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湖凹陷位于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北部,烃源岩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暗色灰岩,储集岩为古生界奥陶系灰岩和石炭系东河砂岩以及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砂岩。本凹陷是被石油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极具油气勘探远景的区域。该文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主线,划分出深部O2+3-C1油气系统和上部T-E1复合油气系统,探讨了烃源岩生排烃与圈闭发育期的匹配关系以及油气运移的方式及通道,深化了对该凹陷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指出了该凹陷油气的勘探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含油气系统划分与成藏历史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柴北缘烃源岩演化历史模拟和油气源对比,分析了其成藏历史,研究并划分了该区的含油气系统.得出的主要结果是:①柴北缘主要烃源岩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分为Ⅰ、Ⅱ1、Ⅱ2、Ⅲ1、Ⅲ25种有机质类型;②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多已超过过成熟阶段.下侏罗统在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沉积时期进入大量生、排烃阶段,中侏罗统则在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时期进入生、排烃阶段;③柴北缘可分为两个含油气系统:一个是J1-R(!)含油气系统,生、排烃阶段在下干柴沟组-上油砂山组沉积时期;另一个是J2-J3(!)含油气系统,生、排烃阶段在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时期.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29构造带是渤海海域为数不多的典型高含CO2气体的油气带,研究油气充注与高丰度CO2气体运移、聚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和CO2气藏的发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原油饱和烃和芳烃等地球化学实验分析结果以及流体包裹体岩石学特征等,系统开展了CO2气体充注与秦皇岛29构造带油气成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并深入探讨了秦皇岛29构造带高含CO2气体的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认为:(1)构造带油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油气来源于秦南凹陷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以沙一段为主;(2)构造带油气藏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事件,早期以原油充注为主,运移方向以横向为主,石油自北向南沿着砂体运移,由秦南凹陷运移至凸起带,晚期发生了岩浆热流体引起的气体瞬时充注事件,以垂向运移为主,富含烃类的超临界CO2流体先沿着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进入主力油层后,自南向北横向运移;(3)构造带油气藏气洗作用比较明显,形成了主力油气藏底部富集稠油和沥青、中部为轻质油、上部为凝析油,以...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发育了3套盆地原型,即P2—T2-3的后裂谷期充填盆地、T33—J1-2的裂谷后前渊盆地、J3—E的陆内前陆盆地的并列叠加作用;发育了3套主力生油岩系,即上二叠统芦草沟组、红雁池组和上三叠统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及下、中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并赋存于阜康凹陷、吉木萨尔凹陷、五彩湾凹陷、黄草湖凹陷之中,形成了多个供油中心。生储盖分析表明,该区油气保存条件良好,并具备在不同区块分别勘探油和油气的特点。构造分析表明,博格达推覆构造和2组(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断块构造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表明,该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较好,是值得进一步工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成藏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敏  赵志刚 《特种油气藏》2015,22(2):18-21,151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内火山岩发育,已发现的油气大多含有CO2 气体。 对凹陷内丽水 36-1 构造含油气系统进行分析,结合凹陷内CO2含量和火山岩的平面展布特征,探讨CO2和火山岩对丽水凹陷油气成藏的影响。 研究表明:丽水 36-1 构造的油气成藏具有始新世成藏和钱塘运动之后成藏特征,并伴随有CO2 的注入;钻井中CO2含量与火山岩的平面展布具有成因联系,与火山岩的距离越近、周缘火山岩展布面积越大,钻井内CO2含量越多;CO2的充注与烃类充注同期,或晚于烃类充注,使得富含CO2的天然气在较深的、物性较差的储集层富集;丽水凹陷后期,注入的CO2气体促使先期注入的富烃气体向西次凹的西斜坡和构造反转带聚集,丽水凹陷内CO2的含量和火山岩的分布对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邮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具有三套烃源岩、九套储集层、三套区域盖层和多套局部盖层、七套有利储盖组合、多种圈闭类型、两种油气运移通道和多种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出E1f2—E1f、K2t1+K2c(!),E1f4—E2d、E2s(!)和K2t2—K2t1+K2c、E1f(·)三个含油气系统。研究表明,各含油气系统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和众多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缅甸伊洛瓦底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洛瓦底盆地是缅甸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西部深坳带是主要含油气区,始新统发育朗欣组、塔本组和尧河组三套烃源层,为钦敦凹陷、沙林凹陷和皮亚凹陷的主要供烃层系;中新统标贝组为三角洲凹陷的主要供烃层;始新统塔本组、蓬当组及渐新统和中新统砂岩储集体发育。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成藏和自生自储侧向运移成藏为其主要油气成藏模式。烃源条件、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方向控制了油气富集,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疆三塘湖盆地板块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三塘湖盆地是一个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本文作者在对该盆地30多年来所累积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的演化,类型及含油气性。认为盆地的基底属西伯利亚古陆前缘主动型大陆边缘的沟—弧—盆边缘海沉积系统,经后期褶皱运动和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盆地的变质基底(O2-3-D2)其上沉积了晚古生代(D1-P1)碰撞前陆型的海相,海陆交替相和陆相沉积及古生代末一新生代(P2-Q1)多期发履的碰撞山前陆相沉积,从而形成了多套油气源,并具奋形成非生物成因油气源的大地构造条件,是一个油气资源比较富集的中型盆地。作者并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东海盆地丽水西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勘探目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亮  王毅  金强 《石油实验地质》2001,23(4):368-372
丽水西凹陷位于东海盆地台北坳陷西部,烃源岩、储集岩均属于下第三系明月峰组(E1m)和灵峰组(E1l)泥岩和砂岩.该凹陷被石油地质学家一致认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作者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划分出深部E1y-E1l油气系统和浅部E1m-E1w复合油气系统,探讨了烃源岩生排烃与圈闭发育期的匹配关系,油气运移方式及通道,提出了油气富集规律以及油气的勘探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台南凹陷构造演化与成藏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台南凹陷历经觉罗塔格前陆坳陷(C2-P1)和博格达前陆坳陷(P2-J)两个阶段。晚二叠世以来,台南凹陷为吐哈盆地北倾斜坡上的次一级凹陷。由于早二叠世南部觉罗塔格前陆盆地向北部博格达前陆盆地演变,桃东沟群沉积末抬升剥蚀,印支末早燕山的构造反转、裸露剥蚀、块断掀斜、构造肢解等三次较大的改造,决定了台南凹陷烃源岩的分布局限、热演化程度低、资源潜力小,以低熟稠油为主。因此,鲁克沁巨大稠油油藏的油应主要来自台北凹陷。鲁克沁圈闭形成期为印支晚期,成藏期为印支末燕山早期,油气运聚成藏后遭受进一步稠化、调整运移及破坏,使鲁克沁构造带形成众多的断块稠油油藏和沥青封堵油藏。  相似文献   

11.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渗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边底水选择性水侵,渗流规律复杂,为了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需要研究储层在改建地下储气库多周期强注强采过程中的多相流体渗流规律。在获取有代表性的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岩心较为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对天然岩心进行剪切造缝和多轮次气水互驱实验,研究了地下储气库气水过渡带在注采过程中的多相渗流规律,分析了裂缝合气空间贡献率以及储气库含气空间动用效果。结果表明:裂缝模型的相渗曲线近似于"X"形,多次气水互驱后相渗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基质岩心模型相渗曲线经多次气水互驱后气水两相共渗区间变窄,共渗点降低;微裂缝对储层含气空间贡献率较高,微裂缝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徽裂缝不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因此,在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过程中可以在徽裂缝不发育储层布置生产井,同时通过控制边底水运移范围降低注入气损失,从而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亚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群为高含H_2S和CO_2的碳酸盐岩气藏,单井产量高,井口设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初步分析认为其原因是生产过程中仅考虑酸性介质对气井井口的化学腐蚀,而没有考虑气体流速对井口的冲蚀作用,极大地影响了气田的安全生产。为此,通过对节流阀上下游阀道、法兰面均出现明显坑状腐蚀的进一步分析,明确了化学腐蚀和气体冲蚀的交互作用是井口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流冲刷腐蚀坑的化学腐蚀产物会加速冲蚀损害;进而借鉴冲蚀与腐蚀运行环境下的多相管流管道的磨损计算理论,计算了该运行环境下的冲蚀极限速度,得到了不同生产工况下节流阀的抗冲蚀流量;最后,根据气田生产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按气井配产要求来选择采气树类型、节流阀通径及类型冲蚀的技术控制策略。此举为气田安全生产提供了工程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Nearly 7,000 hectares of biodiesel forest will take shape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Hebei in 2008, part of a national campaign to fuel the fast growing economy in a green way. In no more than five years, the Pistacia chinensis Bunge, whose seeds have an oil content of up to 40 percent, will yield five tons of fruit and contribute about two tons of high-quality biological diesel oil,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氯化剂种类的筛选,以及对活性组分Pt和引入第2金属组分Zr 添加质量分数的考察,制备出适于C5,C6烷烃低温异构化的高活性Pt/Cl-Al2O3催化剂,并在10 mL小型试验装置中,对上述制备的该催化剂性能与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无水氯化铝制备的Pt/Cl-Al2O3催化剂对C5,C6烷烃的异构化率分别为64.58%,78.64%,C1~C4裂化产物收率为0.65%,综合性能较佳;Pt/Cl-Al2O3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随着Pt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提高,且随着第2金属组分Zr质量分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确保该催化剂性能前提下,Pt与Zr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以0.24%,0.2%为最佳。在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压力为1.0 MPa,体积空速为1.5 h-1,氢气/烃(摩尔比)为0.1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Pt/Cl-Al2O3催化剂对C5,C6烷烃的异构化率分别为78.64%,88.34%,液体收率为96.41%。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探明51个大气田,天然气储量持续高峰增长、产量快速上升、管网建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总结2000年以来中国大气田勘探、开发的特征,可以为发现更多的大气田提供借鉴和思路。中国大气田勘探特征:仅发现于沉积面积大于10×10~4km~2的盆地,已在9个盆地中探明了大气田;2005年前大气田探明天然气总储量较少,为2.708588×10~(12)m~3,之后则较大,2013年底探明天然气总储量为8.168377×10~(12)m~3;大气田储量丰度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超过86倍,储量丰度最大的克拉2气田为59.05×10~8m~3/km~2,最小的靖边气田为0.684×10~8m~3/km~2;深度介于3000~4500m的大气田探明储量比例大,占总储量的46.11%。中国大气田开发特征:大气田的产量是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支柱,2013年大气田总产量达922.72×10~8m~3,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76.3%;大气田的产量中以煤成气为主,2013年大气田中煤成气总产量为710.13×10~8m~3,煤成气占全国大气田总产量的77.0%;关键大气田(苏里格、靖边、大牛地、普光、克拉2等气田)的产量是支撑产气大国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藏对地质条件的变化较为敏感,微弱波动即可造成水合物藏被破坏。为研究水合物藏在温度突变下的分解过程,在水合物三维成藏物模实验系统(装置主体为32 MPa高压反应釜,反应釜内部由5个温度传感器和30个电阻率探测电极构成空间点阵)中合成了100 L的人工水合物矿体,测定了水合物矿体在外界温度升高到295 K后其内部温度、电阻率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水合物薇在温度发生突变以后的演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①人工水合物矿体在环境温度升高后会迅速分解(经过600 h才生成并达到稳定的矿体仅需38 h即可完全分解),通过监测实验过程中介质温度和电阻率变化,可以对分解过程中的分解量、分解速度进行考察;②分解过程中,电阻率变化受水合物饱和度、孔隙水盐度以及地层位置的影响,其中,水合物饱和度较高的区域发生少量分解时,由于孔隙水被稀释会导致电阻率上升;③对于海底水合物藏,当发生持续、显著的温度变化后,其气体组分、赋存方式等均会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以苯、甲苯和二甲苯作为芳烃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它们的烷基化反应性能,并将其对噻吩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苯和二甲苯的烷基化反应性能比甲苯低得多,在反应温度60℃、压力1.5M Pa、质量空速3.0h-1、反应时间1h时,苯、二甲苯的转化率分别为8.88%和1.76%,甲苯转化率较高(达到43.21%);芳烃的烷基化反应性能均远低于噻吩的烷基化反应性能,在苯、甲苯和二甲苯存在时,噻吩转化率分别达到98.04%,87.68%,59.85%;在烯烃过量的情况下,苯和甲苯对噻吩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很小,而二甲苯的存在则可以在反应刚开始的较短时间内抑制噻吩的烷基化反应;芳烃烷基化反应性能影响烯烃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强弱顺序为:二甲苯>甲苯>苯。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流化催化裂化烟气能量回收机组的技术进展,包括烟气轮机的结构设计、机组的配置、设备的材质和控制系统。探讨了机组设计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如烟气轮机流量和运转率。轴流主风机的自保和流量调节、机组的主要故障及其相应对策等。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烟气能量回收技术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新建130 kt/a丁二烯抽提装置乙腈溶剂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优化了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丁二烯装置乙腈溶剂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乙腈溶剂水解,循环溶剂中杂质含量高,物料及工艺污水夹带;通过采取优化溶剂再生流程,使用高效阻聚剂20 Y 3103,控制汽提塔塔底温度为136.5~137.0℃,混合碳四中碳五质量分数小于0.2%,原料罐罐底温度不高于53℃,各系统含氧量小于10μg/g,同时将溶剂再生塔塔顶压力提至0.035 MPa,再生塔塔底温度不低于113.5℃,增加水洗塔水烃比等措施后,循环乙腈中二聚物质量分数由0.34%降至0.20%以下,抽余碳四中含乙腈量低于2μg/g,液化燃料和工艺污水中含乙腈量分别降至19~23,10~12μg/g,乙腈溶剂损失降至0.9 kg/t。  相似文献   

20.
钻井液润滑剂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钻井液润滑剂在国外有15类100多种,在国内有10类40余种,主要由矿物油、植物油及其油脚的改性产物、表面活性剂与有机物的混合物、合成脂类等精细化工产品及固体润滑剂组成。选用或研制润滑剂既要考虑直接成本问题,更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油气层保护问题。利用油脂工业下脚料进行精细化工合成是钻井液润滑剂的发展方向。在润滑剂性能评价方面,非润滑性项目测试日益受到重视,润滑性项目测试尚无规范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