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微胶囊壁材、乳化剂、抗氧化剂对斑蝥黄微胶囊产品制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斑蝥黄微胶囊制备的条件,分析了壁材添加量、乳化剂添加量、抗氧化剂添加量和固形物含量对斑蝥黄微胶囊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壁材为变性淀粉HI-CAP100,最佳添加量为50%;最佳抗氧化剂为dl-a生育酚,最佳添加量为2%;最佳乳化剂为单双酸甘油酯,最佳添加量为3%;固形物含量最佳为60%。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斑蝥黄产品稳定性加速实验2个月保留率达93.6%,所制备的斑蝥黄微胶囊产品的水分含量为3.9%。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斑蝥黄微胶囊产品的喷雾干燥效果,优化喷雾干燥工艺,主要研究了乳液黏度、进风温度、雾化器频率和乳液/淀粉流量比的变化对斑蝥黄微粒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喷雾干燥条件,分析乳液黏度、进风温度、雾化器频率和乳液/淀粉流量比的变化对产品的收率、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液黏度为750c P,进风温度为120℃,雾化器频率为40HZ,乳液/淀粉流量比为1/3时,产品收率最高,达97.2%,所制备的斑蝥黄微粒的水分含量为3.9%,粒度主要分布在30~80目之间,松密度为0.655g/cm3,紧密度为0.736g/cm3,水分活度为0.501,不易滋生微生物,全反式体比例为95.14%,生物活性强,加速试验90d,保留率达95.6%,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房艳  高俊海  于思雨 《食品工业》2020,(10):322-325
建立鸡蛋中斑蝥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定性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再经Acquity UPLC BEH C18 (50 mm×2.1 mm, 1.7μm)色谱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模式监测,保留时间和碎片离子定性。结果表明,斑蝥黄的峰形对称且在0.1~2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4),且与标准方法SN/T 2327—2009的测定低限和分析同一试样时的结果均一致。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鸡蛋中斑蝥黄的定性技术,对于蛋品的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冷诱导液液萃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蛋中斑蝥黄和苏丹红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涡旋振荡提取,-40℃冷冻诱导分层,高速离心后,取全部上清液氮吹浓缩,最后经C18粉末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等度洗脱,测定波长为487nm、514nm和472nm。结果表明,5种待测物在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19~0.0321 mg/kg,定量限为0.0398~0.107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2%~9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6.61%。鸡蛋和鸭蛋两种基质的提取效果无明显差异。本方法前处理简便,提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适合于禽蛋中斑蝥黄和苏丹红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目前尚未列入监控的禽蛋中类胡萝卜素着色剂(斑蝥黄和叶黄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测定条件及前处理方法,有效排除蛋黄中脂肪、蛋白质等带来的干扰。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采用C_(30)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分离,用含0. 1%二丁基羟基甲苯的乙腈-甲基叔丁基醚(8∶2,V/V)和水溶液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优化后色谱条件下,斑蝥黄和叶黄素在0. 20~10. 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 999 3,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 02和0. 08 mg/kg,回收率为89. 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 2%~4. 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禽蛋中斑蝥黄和叶黄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斑蝥中斑蝥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9nm。结果斑蝥素进样量在0.4012~2.006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2%。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斑蝥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素酶I的理化性质。方法测定肝素酶I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紫外吸收光谱、N端序列,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酶活性和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103,等电点为8.5。N端序列不能测到。酶的最适催化条件为:温度45℃,pH6.4~7.0,离子强度150mmol/L。酶在35℃以上极易失活,在pH7~11之间基本稳定。该酶的最大紫外吸收位于280nm。H2O2(1mmol/L,10mmol/L),NaN3(10mmol/L,100mmol/L),乙腈(1%,10%),1mol/L盐酸胍和1mol/L尿素对酶的活性无影响;1%SDS,4mol/L盐酸胍和4mol/L尿素则使酶完全失活;CaCl2和MgCl2是该酶的激活剂,FeCl2则对该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实验,测定了肝素酶I的主要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赵婷  惠伯棣  裴凌鹏 《食品科学》2012,33(5):260-262
目的:探索斑蝥黄质在雄性大鼠血清中的积累情况。方法:体质量250g 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每只一次灌胃1mL斑蝥黄质-豆油溶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斑蝥黄质含量为1.75mg/mL),剩余2只灌胃1mL食用豆油。灌胃后分别于0.5、1、2、4、8、16h各选1组断头取血,萃取血清中总类胡萝卜素。对萃取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C18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结果:灌胃0.5h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斑蝥黄质的信号,开始参与在大鼠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全部消化吸收后,即2h后达到最大值。16h以后,血清中斑蝥黄质的量下降到0.5h的水平。结论:随着血液运输,斑蝥黄质几乎全部被运输至靶器官内或贮存在肝脏中。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β-伴大豆球蛋白弱凝胶体系的稳态与动态粘弹性质.高蛋白质量分数(>3%)的β-伴大豆球蛋白水分散液显示出一定的弱凝胶属性.此弱凝胶体系在稳态条件下呈现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在小变形范围,该分散体系呈现典型的蛋白浓度相关性;在整个测定的频率范围内,储藏模量总是大于损耗模量.对Cox-Merz规则的偏离进一步表明该蛋白分散体系是一类弱凝胶体系.该凝胶的网络结构对离子强度敏感,可见静电作用力对其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分别经中性蛋白酶和二硫苏糖醇(DTT)处理的籼米黄淀粉或灿米黄淀粉蛋白样品为对照,对籼米黄淀粉中蛋白质的形态结构、功能性质及其对黄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籼米黄淀粉中的蛋白质是以小蛋白体的形式结合在纤维素上面,并与淀粉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黄淀粉蛋白的功能性质;蛋白酶与二硫苏糖醇对这种结构能造成一定的破坏;籼米黄淀粉蛋白分子结构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二硫键,且二硫键遭受破坏的程度、蛋白分子中肽片段的多少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同样影响到籼米黄淀粉蛋白的各种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对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为溶剂 ,进行了丙烯酸酯溶液共聚合后 ,用水稀释得到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以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与固化剂 (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成物 )组成水性双组分聚氨酯。系统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玻璃化温度、分子量、羟基单体种类、羟值、酸值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增加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Tg、羟值和酸值 ,涂膜光泽、硬度、耐溶剂性等性能随之下降。表干时间则随分子量、羟值、酸值的增加而相应缩短。用丙烯酸羟乙酯代替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作羟基单体 ,涂膜表面无气泡、表干时间短、柔韧性好。  相似文献   

12.
低限度酶水解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分散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浓缩蛋白分散时间和分散稳定时间为主要指标,研究大豆浓缩蛋白经过Alcalase酶低限度酶水解后,分散时间和分散稳定时间变化情况,并考察低限度酶水解对分子量分布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斑蝥黄质分子在雄性大鼠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几何异构体组成变化。方法:选择体重250g±10g的雄性SD大鼠,一次灌胃1mL斑蝥黄质与豆油混合物(1.75mg斑蝥黄质/mL),4h后收集其血清、肝脏及粪便,萃取其中的斑蝥黄质组分,在酸性乙腈-水(流动相A)和MTBE(流动相B)流动相梯度洗脱中,用C30-HPLC-PDA对萃取物进行分离,检测其几何异构体的组成。结果:斑蝥黄质分子几何异构体在本项研究中所采用的C30-HPLC条件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检测结果表明: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血液运输和肝脏代谢中,未发现斑蝥黄质分子几何异构体比例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李凯 《中国油脂》2021,46(2):28-35
以探究羟基脂肪酸水分散性为目的,研究了羟基位置、阳离子头基种类、阳离子头基与羟基脂肪酸摩尔比和温度对羟基脂肪酸水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在羟基脂肪酸碳链中部较羟基在末端更容易使羟基脂肪酸聚集,并且当中部以及末端均存在羟基时会进一步加强羟基脂肪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促使其聚集,形成较单一羟基脂肪酸更小的粒径;筛选13种阳离子头基对同一种羟基脂肪酸(紫胶桐酸)进行复合后水分散,发现具有4种伯胺基的阳离子头基(乙醇胺、L-赖氨酸、3-氨基-1,2-丙二醇、6-氨基-1-己醇)因其离子体积与紫胶桐酸离子体积相似而得到了具有较小粒径的复合体;温度会改变羟基脂肪酸组装状态进而影响羟基脂肪酸分散状态;增加阳离子头基数量不会有效地改变羟基脂肪酸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不同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效果,采用粒径分布参数以及沉淀法对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分散剂,并对分散剂与TiO2的配比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郑敏 《印染助剂》2006,23(10):7-10
纳米胶体体系的低分散稳定性一直是限制纳米粉体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瓶颈.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纳米胶体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机理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影响纳米胶体体系分散稳定性的内因和外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纳米胶体分散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Production of canthaxanthin by extremely halophilic bacteri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il samples from a salt farm were used as a source for the isolation of carotenoid-producing bacteria. The conditions for optimum growth and carotenoid production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isolated bacteria. Carotenoids were analys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irty-one red extremely halophil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saline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 salt farm in Alexandria, Egypt. Among the isolated strains, strain TM exhibited the highest carotenoid-producing ability. Maximum growth of strain TM occurred in the presence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chloride and magnesium sulfate. Growth did not occur when NaCl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than 10% and the cells lysed at this concentration. Optimum growth of and carotenoid production by strain TM were realized at 37 degrees C in the presence of 1% yeast extract, 0.75% casamino acids, 25% NaCl, 4% MgSO4, 0.2% KCl and at pH 7.2 with shaking for 6 d. Strain TM produced 2.06 mg total carotenoids g(-1) dry cells, including 0.06 mg of beta-carotene and 0.70 mg of canthaxanthi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an extremely halophilic bacterium that produces canthaxanthin.  相似文献   

18.
张晓红  姚云芳  兰淑仙等 《印染》2013,39(13):33-35
探讨影响耐碱螫合分散性的因素,如烧碱质量浓度、耐碱螯合剂的用量、硫酸铁铵用量,以及添加耐碱螯合剂时的温度等,其应用优化的工艺条件为:30 g/L NaOH,5%螯合剂10 mL,2 000 mg/kg Fe3+10 mL。该螯合剂于常温或60℃下加入时,其耐碱螯合分散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