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新建煤矿通风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煤矿关闭南风井,南风井风流并入东风井系统的通风系统改造,通风方式变为两翼对角。并进行了东风井通风系统部分回风路段改造,用4-72-NO16B离心风机更换原9-57风机,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9,(12):114-117
针对九里山矿南风井系统通风阻力大、16采区部分用风地点风量紧张的问题,对矿井通风参数进行了技术测定,提出了3种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对各方案进行网络解算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认为采用增加西总回风并联巷道并将南风井风机角度下调至25°后,在满足各用风地点风量的情况下,南风井系统通风阻力大幅度降低,风机能耗也进一步降低,风机整体运行工况稳定、可靠、高效,且能满足2022年12月以后生产系统发生较大变化后安全生产需要,该优化改造方案具有显著的安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煤》2017,(1):58-59
主要通风机是矿井主要的通风动力,特别是多风井、多风机联合运转是否合理,对于通风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结合山西潞安环能公司王庄煤矿通风系统,利用矿井通风管理信息系统对南风井主要通风机停运进行论证分析,确保停运前后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实现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孔庄煤矿-1020m水平首采区瓦斯涌出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源预测法对孔庄煤矿-1 020 m水平首采区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得出了深部首采区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涌出基础参数,为矿井深部首采区通风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担负矿井-1020m水平通风的南风井风机选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鹤壁十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鹤壁十矿南风井风机负压超标、回风巷风速超限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技术测定,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分别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该方案被采用后,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数据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井下通风系统各测点的实际测定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矿井通风阻力实际分布情况,为矿井的通风设计、通风系统优化改造、风压调节和矿井火灾治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针对南风井通风系统回风段阻力分布较大的特点,提出加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改善矿井通风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孟津煤矿通风总阻力偏大、东翼回风大巷风速超限,矿井采掘部署不合理,风量浪费严重的问题,通过对通风阻力测定和主要风机性能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制定了优化方案,主要措施包括:巷道降阻、合理配风、后期通风系统确定,利用VNT软件数据解网,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效果。并针对矿井后期的生产部署,制定了二水平的通风系统方案,通过评价对比,选择了合理方案。结果表明,对东翼回风大巷断面扩修可有效降低矿井通风阻力,大大降低风机能耗,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宫良伟  何华  邹德均 《金属矿山》2015,44(9):143-146
鲁班山南矿主要通风机的理论特性曲线和实际特性曲线存在很大的差别,另外矿井通风设计提供的风量比实际用风量小、而矿井设计通风风阻比实际矿井通风风阻大,致使目前该矿主通风机工况点处在明显不合理的位置:风机已经没有富裕能力、效率低下。先从优化通风线路入手,提出3个通风方案,并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其中2个可行的方案进行了通风网络解算;从通风网络解算结果和其他几方面的定性比较,得出了最优方案,即“三进一回”的通风方案。结合选定的最优矿井通风方案,再从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的技术可行性、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考虑,提出了首先对现有的2台对旋防爆轴流式主要通风机进行技术改造,更换主要通风机风机叶片、更换电机等,后期结合第二水平的通风改造,更换通风能力更大的主要通风机。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集煤矿南风井通风路线长,阻力比较大等较大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技术测定后,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并利用计算机对优化方案进行解网分析,对该矿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矿井通风系统,降低通风阻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按优化方案车集煤矿计划对北风井风机进行更换.更换风机前需要对北风井新旧风道对接加固.该矿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方案及一系列组织、安全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北风井新旧风道的对接加固工作,严格控制瓦斯超限,保证了井下通风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胡志伟 《煤》2012,21(7):33-34
针对王庄煤矿南风井主通风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实际情况,结合矿井通风要求,对风机选型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先进合理的改造设计方案,并对改造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崔家寨矿现有通风系统现状以及矿井后期采掘规划,经过比对,选择并确定"更换主要通风机大功率电机与对井下主要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相结合"的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解决了矿井通风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平禹一矿通风系统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平禹一矿后期生产部署、通风阻力过大及多风机联合运行后的通风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技术测定后,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利用计算机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网分析,在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的基础上,从经济技术方面比较后,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最优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南翼通风需求,综合分析了矿井需风量计算的影响因素,经过类比分析,确定了通风排热降温的需风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通风网络模拟解算技术、风机机站及风机优选技术、风机变频调速技术对矿区通风系统的主扇机站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南风井-330 m主扇及配电硐室改造完毕后,南翼通风系统总回风量达到了217.68 m~3/s,相对于原回风量120 m~3/s提高了97.68 m~3/s,西山矿区南翼通风系统得到了极大优化,主斜坡道及深部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生产作业效率提高了5%。  相似文献   

15.
李孜军  陈艳丽 《金属矿山》2014,43(3):136-140
研究矿井通风风阻变化规律对通风系统网络解算及优化调节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矿井通风系统中风量、风压和风阻之间的平衡关系,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实现快捷高效优化通风系统稳定性。该方法是通过改变某一分支巷道的风阻值,分析其他特征分支风量和风压对此变化做出的反应状况规律。以某金属矿山为例,将通风系统模型导入Ventsim三维仿真系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定分支,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这一分支巷道的风阻值,通过仿真模拟解算出需要的数据。最后对解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确定该分支巷道和相关分支风量及风机工况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判断其对通风稳定性影响的大小。这不仅为矿井前期通风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期矿井通风系统运行及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持,最终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薛湖煤矿的实际情况,通过通风阻力测定得出相应阻力系数及风阻值,通过风机性能鉴定得到风机实际运行曲线,利用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软件对薛湖煤矿现阶段通风系统进行分析,查明矿井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对优化方案的解算分析、比较,选取较优方案作为薛湖煤矿最终改造方案,解决了矿井主要巷道风速超限和后期生产工作面风量不足的问题,有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沈永铜  刘健 《煤炭技术》2007,26(12):63-65
针对祁南煤矿通风系统现状,分析了祁南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并根据其矿井的生产规划和生产布局,利用计算机模拟了通风困难时期各主要通风机的通风能力,为风机能力核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而为祁南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主要通风机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孜煤矿通风系统现状,分析了海孜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并根据其矿井的生产规划和生产布局,利用计算机模拟了通风困难时期各主要通风机的通风能力,为风机能力核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而为海孜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主要通风机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多台风机的通风系统已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大型矿井、老井挖潜、通风系统改造的矿井应用多台风机通风系统比较广泛。本文介绍了主扇工况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弥补图解法的缺点,为计算机图解提供了条件,使主扇工况分析既有图解法的直观性,又有数值法的精确性,为生产矿井的通风技术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煤矿开采,开采深度增加与井巷巷道越来越繁琐,通风总阻力不断增大,许多煤矿采用风机联合运转进行矿井供风,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不同类型风机联合运转无法精确把控。为保证风机联合运转可靠有效,计算其运行工况点对于判定通风串并联运行是否有效至关重要。研发了矿井通风风机联合运转工况分析系统,根据实测数据拟合风机实际运行特性曲线,分析风机以不同方式联合运转时的等效特性,并结合矿井阻力曲线精确计算运转工况点,判断利用该型号风机串并联进行联合供风时,通风系统是否可靠有效、效率是否优化。研究为风机选型、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