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12):87-89
从马儿庄勘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和岩石学特征入手,对勘查区含煤地层的沉积演化和聚煤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沉积环境主要以河流三角洲相为主,聚煤规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沉积相组合和沉积单元。  相似文献   

2.
《煤》2016,(1):56-59
合水东部勘查区位于陇东煤田,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共发育5层煤,其中3层可采。根据岩性特征延安组可分为三段,可采煤层主要分布在第二段,煤层厚度变化小。可采煤层煤质特征为低灰、中-低硫、中高挥发分、高发热量弱粘煤,可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3.
交口煤炭普查以钻探为主要手段,配合物理测井、地质测量、采样测试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进行勘查,查明了煤层产状形态、顶底板工程地质、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共伴生矿产的分布,论述了交口勘查区含煤地质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煤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龙永煤田早二叠世煤层分布规律、聚煤环境及其演化特征,认为该煤田的沉积体系为障壁岛-泻湖沉积组合、潮坪一潮道沉积组合和滨岸湖泊沉积组合,相应的成煤模式有障壁岛-泻湖、潮坪一潮道和滨岸湖泊3种主要成煤模式,形成了主要的可采煤层;对煤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基底沉降和沉积环境因素,其中基底沉降包括压实差异的影响,沉积环境包括海水进退和盆地水体深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山西宁武煤田侏罗纪含煤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雁玲  王泰  郄润来 《山西煤炭》2002,22(2):30-31,33
山西宁武煤田侏罗系发育不全,缺失下侏罗统永定庄组,但层序清楚,稳定性好。含煤地层为大同组,分布于宁武县三张庄至静乐县闹林沟一带;大同组厚200.92m~461.48m.含煤7层,煤层总厚2.43 m~7.50 m.其中可采煤层2号、3号层;2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3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以河南省宜洛煤田为例,分析了深部煤勘探区煤层特征,主要分析了煤层的含煤性、可采煤层以及煤岩层对比。研究得出,勘探区可采煤层共有7层。二1煤层平均厚度5.72 m,煤层结构较简单,属基本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为层位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厚变化大,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中、西部。采用综合对比方法进行了煤岩层对比,主要含煤地层、二1煤层对比可靠,一8、四1、四2、四3、五1和七1煤层对比基本可靠,二1煤适宜动力及民用。研究可以作为宜阳煤矿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巴彦宝力格煤田的区域地层、煤层概况。着重分析了井田内地层岩性、地层厚度及可采煤层特征,并通过对地层及构造类型的分析,阐述了井田内地层及煤层特征。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榆林地区延安组的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道凯  杨起 《煤炭学报》1990,15(3):49-60,T00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胜煤田某矿2-2煤层厚度变化的分析研究,探讨了2-2煤厚变化规律,并初步分析了聚煤规律。研究表明:该井田内2-2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其沉积环境属于河流沉积体系。而地壳的不均衡振荡运动和古地理环境的不断变迁,使煤层出现了不同部位的变薄和缺失。  相似文献   

11.
峰峰煤田在第三系发现褐煤,使峰峰煤田成煤时代除石炭-二叠纪之外,又增加了第三纪,同时也丰富了峰峰煤田的沉积种类,对找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和什托洛盖煤田大量的钻井岩芯描述和勘查成果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煤田地质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和什托洛盖煤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类型进行研究,探讨聚煤作用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西山窑组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三种沉积相类型,聚煤作用与构造沉降、沉积体系和体系域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桌子山煤田含煤地层沉积特征与聚煤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井岩性、沉积构造、连井剖面分析等手段,对桌子山煤田聚煤期沉积环境类型、沉积演化过程及聚煤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桌子山煤田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由潮坪、三角洲、曲流河3种沉积相组成,可进一步识别出潮上坪、三角洲平原、河漫等8种沉积亚相及多种沉积微相;受海水进退影响,聚煤期本区经历了海相到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期间聚煤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沉积相带的时空配置,最有利的聚煤环境为太原组下段的潮上泥炭沼泽及山西组2段的岸后沼泽、三角洲平原。从沉积环境角度,建立和探讨了本区主要的聚煤模式:潮坪聚煤模式与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聚煤模式。  相似文献   

14.
常村井田义马组沉积环境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村井田的义马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义马组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演化特点及其沉积环境,提出义马组主要形成于冲积扇-流-湖(沼)环境,建立了其聚煤模式.研究认为厚煤层形成于湖泊淤浅的基础上,并对主力煤层的聚煤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朱守东 《煤矿安全》2004,35(6):33-35
根据岩性特征、旋回结构、含煤性变化及分布特点,分析论述了汝箕沟煤田延安组的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16.
库拜煤田西区含煤地层岩性、岩相变化不大,标志层易于辨认,煤层及标志层间距较稳定,物性特征明显。煤层对比采用标志层特征及层间距、物性特征、煤岩层组合特征和煤质特征等方法进行综合对比,煤层对比清楚可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量钻孔资料分析,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平顶山矿区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并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进行了聚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矿区含煤地层形成于滨海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先进的沉积学理论指导下,先根据露头和岩芯初步划分地层,然后编制了各种分析图件,根据地层岩性、测井曲线组合、标志层、煤标志层间距、动植物化石等进行综合分析、横向对比连接;对隆化北勘查区煤系进一步从煤层宏观组合到煤、标志层及其间距、煤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对比。各种方法相互配合、交叉使用、互有验证,达到了最佳的对比效果。通过地层和煤岩层对比发现,本区钻孔揭露断层5条,陷落柱1个,可采煤层3层,形成于动态泥炭沼泽,其中2~#煤层受同生碎屑河流冲刷缺失严重。  相似文献   

19.
宁超  杨振宁 《煤》2011,20(2)
文章通过对陕渑煤田区域地质和煤层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区内二1煤层聚煤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和影响二1煤层聚煤特征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聚煤环境和后期构造形变。该研究对区域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及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翔  贾东力  杨德寿  杨颖  陈磊 《煤炭技术》2015,34(4):134-137
以鱼卡煤田150余口钻井为研究对象,在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出6个长期旋回(LSC1~LSC6)和12个中期旋回(MSC1~MSC12)。侏罗系含煤地层主要发育A型、C1型、C2型和C3型4种层序结构类型。层序结构中,以C1型中期旋回聚煤能力最好,煤层厚,次为C2型和A2型中期旋回,发育较厚煤层;该类层序结构的主要聚煤时期为每一中期旋回的上升半旋回的湖平面上升阶段,以厚煤层发育为特征,下降半旋回聚煤作用较弱,以薄煤层叠置发育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