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层气指标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含气量,渗透率和储层压力是评价煤层气的三大主要指标,用测井资料解释这些指标,就是利用现有数字测井资料。采用多种方法与煤样分析瓦斯含量及钻井煤层渗透率,储层压力的试井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进而运用到勘探区,打出其分布规律,正确地指导煤层气的开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8):54-56
煤层含气量和煤层参数的灰分、水分是煤层气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准确的表征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通过对含气量、灰分、水分与测井曲线的相关性分析,优选相关性高的测井曲线构建复合参数,建立含气量、灰分、水分测井解释模型。在澳大利亚C区块的实际应用中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表现出了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适用性,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澳大利亚R区块煤层气储层中煤层多、单煤层厚度薄、常规测井数据分辨率有限导致解释精度偏低的特点,依据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等数据,优选密度曲线作为煤层解释最佳曲线,以电成像测井数据解释的煤层厚度为标准,分析不同密度值解释的地层厚度,确定单井最佳解释值,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区块煤层密度曲线最优解释标准。为R区块煤层气解释与识别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煤层气开发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延川南地区地震资料中提取各种地震振幅、频率、相位等地震属性,比较分析地震属性与反射结构、煤层气储层中的煤层、含水层、含气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分析可以精细地描述煤层气储层的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可以判别储层中强含水、含气层。结合钻井地质资料与测井资料,三瞬剖面解释可以进行煤层厚度估计与质量评价,为煤层气钻井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比较了常见评价煤层气孔隙发育测井方法,以沁水盆地榆社-武乡区块的煤岩测试资料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因素建立的评价煤层气储层孔隙发育的解释模型,研究认为灰分含量、变质程度、煤体结构是影响研究区储集空间的主要因素;基于影响因素的计算模型预测孔隙度优于常规解释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6.
用测井方法确定煤层气储层的评价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形成于煤化作用的各个阶段,绝大部分煤层气以吸附气状态赋存于煤层之中,煤层的生气和储气能力都受煤变质作用程度的控制.这些特性决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的一系列关键参数,煤层含气量、吸附特性参数、渗透率、孔隙度、煤岩参数、煤的工业分析参数等.可用常规测井方法直接或间接获得,使用测井数据评价煤层气储层已经成为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中综述了国外利用测井评价煤层气储层特性的现状及实例.成果表明.测井能用于精确确定煤层厚度和煤的工业分析值,对煤层气含量、渗透率的估算已成可能.测井还能用来帮助确定吸附等温线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刘亮  李功强  陈丽雯  丁慧 《煤》2023,(4):1-4+20
煤层气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山西和顺地区15号煤层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对和顺地区三口井15号煤层22块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分析,获得了含气量、气体组分、等温吸附线、含气饱和度、煤质及镜质体反射率参数,并分析了三口井15号煤层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结果表明:该区15号煤层属于高变质程度的贫煤及无烟煤,含气特性较好,常规测井曲线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煤层气开采价值且易于识别。后续应进一步提取15号煤层中不同含气参数的测井响应敏感性特征,探索新的非线性煤层气储层解释技术,达到精确定量评价15号煤层气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储层测井地质分析的深入和建立合理的煤层气精细地质模型对于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影响巨大。澳大利亚东部Surat盆地煤层气区开发的目的层系是低煤阶的煤系地层,钻井井数多、测井时间跨度长,准确的单煤层精细识别和岩相定量解释技术需要测井标准化研究,同时,已钻井井距差别大,产量高低变化大,储层认识仅仅限于煤组和煤组模型,不利于细化开发和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因此根据现场实际,建立一套煤储层测井地质分析和精细地质模型分析技术,首先以层序旋回识别为基础,进行多级层序高分辨率的煤小层层序划分和对比,解决单煤层空间分布和单井泄流面积的认识,同时,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区的煤储层测井曲线标准化流程,解决煤储层厚度解释不准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单煤层PLY-BASE为基础的煤层气田精细地质模型,获得煤储层分布和地质储量基础。该研究建立的煤层序多级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刻画了单煤层储层的尖灭合并分布特征和单井泄流面积范围。以测井标准化为基础的煤层精细解释和多岩性定量分析确保了煤层解释的准确性,并确定了包括5种微相类型的河流相概念模式。建立了气田范围内ply-based煤层气精细地质模型,为确定未来在全区进行河流相控煤沼随机模拟的研究重点和开发方案优化以及优选开发有利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常规测井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了煤层气裸眼井的标准测井和综合测井技术及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利用测井资料对煤层、煤层气层、含气量、渗透性、孔隙度、地应力、泥质含量及有关岩石力学参数解释的方法原理,并通过具体实例对部分参数的测井解释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测井资料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目前煤层气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述常用的煤层气测井方法与测井地质应用,以某地区的研究区块多口井的分析资料为例,讨论了煤层测井曲线与水分、灰分、物性等参数的关系,依据煤层气储层实验室分析资料,对煤组分、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已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使得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各项参数的可靠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分析了煤层气测井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述了近年来测井技术在煤层气综合地质评价方面的发展状况,煤储层特点,测井响应特征及测井评价方法。以大城煤田为例,总结了大城地区测井资料在划分煤层、计算工业组份、计算含气量、确定煤层及顶底板弹性模量参数等方面的应用,建立了一套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煤层气储层的方法。该文为今后本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数和施工经验,并对测井资料做更深入的研究和量化煤层气储层的测井特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渝南地区煤层气测井建立了非含煤和含煤测井的体积模型和多参数定量识别方法,煤层气储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三高二低"特征(高电阻率、高补偿中子、高声波时差、低自然伽马、低密度),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煤层含气量在9.4~19.7 m`3/t,气体成分中甲烷含量较高(82.41%~99.21%),煤层气质量较好。通过对煤层气储层的物性、含气性、岩石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等地质参数进行定量评价,为该区域煤层气的井网规划和规模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建南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录井、测试等资料,充分利用测井信息,建立了建南气田飞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物性、含气性测井解释模型,制定出气水干层判别标准,并对36口井测井资料进行解释,为飞三段储层物性分布规律研究及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东部XJ油田珠江组储层具有岩性颗粒较细、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而且高泥质储层和薄层普遍发育,常规测井解释无法对其精细刻画,导致部分油层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产生严重不符现象.为了提高油区薄层和高泥质储层识别及解释精度,为油田后期挖潜研究提供支持,开展了薄差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的研究,完善了测井原始资料,并利用流动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煤层气等温吸附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表明,这种方法精度高、适用性强,为煤层气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手段。在郑庄区块,分析总结了微电阻率扫描、核磁共振、阵列声波等成像测井资料在煤层气评价方面的应用,对30和150煤层进行内部结构的分析和精细描述,分析评价了煤层及项底板的物性和岩石机械特性,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孔隙度、孔隙结构特征、裂缝发育状况、岩石力学参数等评价成果,为煤层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贵州煤层多、薄和电性特征复杂的特点,利用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地层倾角测井结合常规技术开展区域煤层气测井地质、工程应用的综合评价研究,从盖层条件、构造发育情况、煤心基础实验、测井资料、试气试采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参数、应力大小和方向,地层倾角等地质和工程参数,利用岩石机械特性参数开展应力分析、岩石强度分析、压裂设计、水力压裂裂缝高度预测、指导水平井布井。建立了一套适合区域煤层气的偶极子声波测井评价标准和方法,为煤层气后续开发和压裂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含量和海适率已成为评价媒层气地面抽放的重要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对淮南、淮北部分井田测井曲线,煤层气含量和煤结构的研究,认为测井曲线解释煤层气含量和煤结构是可行的。煤层结构破坏程度直接影响渗适率。因此,今后应该继续试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16,(5):81-84
通过对新疆阜康白杨河矿区采用地表构造裂隙填图和井下煤储层精细对比解剖技术,结合煤储层观测取样和试验分析及钻、测井资料,研究了煤储层空间展布、岩石物理、含气量、吸附性、储层压力、大裂隙系统、气藏封闭性等特征,结果表明:44~#、43~#、42~#、41~#和39#煤储层适合煤层气开采;并提出了针对本区煤层气藏特征的井型选择、钻完井和排采等开采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塔北构造阜三段储层为例,介绍了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并通过测井地质分析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应用相控测井解释方法,建立各微相相应的解释图版。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评价薄层低阻型油气藏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