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明治维新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直接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为其服务。日本在历史发展中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政策等必然反映到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种文化载体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武汉工学院王培根,凌玲高校校园文化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服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培养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应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高校校园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结合起来,利用多种...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     
世界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在阶级社会里,是一流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势的新文化。其中社会主义内容,是这种民族文化的主体,决定民族文化的性质。它在发展中为消除剥削阶级影响而进行不懈的斗争。同时,文化的民族性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相结合才能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传统习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当代中国为赶超先进国家而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目前,人们关于高等教育强国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强国的判定标准和建设路径上,而对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与生发规律的观照不够.通过理论分析,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多向量的综合性概念,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数量关系和质量内涵,而且渗透着结构优化和功能耦合的内外部规定性,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支撑,需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子系统在功能耦合中互生共长和统合发展,要通过超循环运转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而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学校内部的政治课及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外 ,社会文化 ,尤其是通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现今社会通俗文化的勃兴 ,对师生、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从通俗文化的负效应角度讲 ,应该引起教育者的警觉 ,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 ,如淫秽录象、暴力、色情电视、黄色书刊的泛滥 ,赌博、吸毒、卖淫、嫖娼和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 ,严重腐蚀青少年。不少青少年从发型、服饰、行为等方面盲目崇拜 ,模仿港台歌星、影星和舞星 ,文化欣赏、鉴别能力向低层次、低品位演变等等。这些通俗文化的负效应 ,必然促使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和德育工作 ,从而有效地疏导、鉴赏、融合、超越和升华通俗文化的影响 ,坚守自己的阵地 ,真正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6.
任何国家的大学都不可能在“真空”中酝酿、产生和发展,而是必然存在于本国土壤之中.德国社会思想观念的引领,大学作为国家机构的政治保障和工业化的助推等三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德国大学崛起的生长沃土.然而,德国社会思想观念、政治和经济等若干成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会对大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德国思想家中服务国家的观念成份,军国主义通过国家控制大学,大学以服务工业化发展为重任等导致德国大学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脱节并影响德国作为世界教育与科学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大学校园文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都一如既往地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并始终影响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作为这种文化载体的校园,同时又是一个以传授知识、培育人才为其主要社会职能的场所,因此,研讨校园文化必须以大学授知育才的职能为矢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文化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生成要受到地理环境、意识形态、时代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纷繁复杂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亚文化 ,在体现社会性与育人性、自由性与纪律性、学术性与娱乐性的同时 ,其生成过程必定受到来自校内外环境的冲突以及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为此 ,校园文化的生成在于处理好几对关系 :1)开放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校园文化是学校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 ,它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又受到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校园是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 ,在各…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保垒作用,是稳定高校、稳定社会局势、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保证。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政治思想工作不能淡化,更不能取消,而必须加强,并且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环  相似文献   

10.
朱颖  廖才英 《现代大学教育》2006,(2):F0003-F0003
一所成功的大学,必然有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我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大染缸”、“大熔炉”,就是指大学校园里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格调和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这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往往发挥着有形的行政力量无法比拟的作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得大学校园里的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地向着高校发展的一定目标不断前进。因此,要使高校合并获得成功,就不可忽视合并后的校园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1.
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与高校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规范在个人心中的内化,并形成稳固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过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合格人才,这里的“德”,最根本的是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牵动着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规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传统思想观念为基础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尽快转变观念,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努力培养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本文是笔者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且又被普遍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的一些思考。一、困惑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日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决定”还明确规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支持各项改革、具有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健康的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还要从他们中间培养一些具有共产  相似文献   

14.
杨萍 《焊接技术》2023,(2):104-108
焊接专业是典型的工科专业,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对祖国高度热爱的复合型人才的责任。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应用为抓手,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焊接专业教育体系中的现状、困境和突破进行分析,认为未来的焊接专业教育体系应该尝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度、提高师资素质、举办相应主题活动等方法,在焊接专业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5.
校庆·校友·校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学校必须要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一种融管理特色、治学精神、工作作风、生活品质、师生情谊等优秀素质的综合风格,这就是校风。校风是一所学校维系生存和向前发展的魂。校训是校风的文字表达。校歌是校训的宣传方式。学校的领导班子只是校魂的组织形式和实际执行者。如果领导班子中的成员败坏校风,他必须从领导班子中革除出去,革除的理由是他伤风败俗,腐蚀了灵魂。校庆的宗旨是:向社会公告,给自己提神,汇报和公告关于校风的执行情况以及校风的丰富和提升的内容;提醒师生必须继续努力,学无止境。校友是校风的见证。因为魂系神绕才有校友会。  相似文献   

16.
范炳树 《模具制造》2023,(10):100-102
随着金工专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营造以优秀的设计、研究和创新为特征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环境是必然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将其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日本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中山大学王沛一一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是该国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变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特征。它与该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日本目前是世界经济强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以来,摇滚乐在美国产生之后,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多元文化中的一支——摇滚文化。随着摇滚文化的广泛传播,逐渐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对高校的校园文化与组织管理,对学生的服饰与外在符号表征,心理状态与精神状况,价值观念与生活状况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利用相关理论对高校摇滚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摇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事物,其出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必然有其合理性,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逐渐缓和学生自身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对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是隋朝出现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延续千年,最终与封建王朝相终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探究这种人才选拔制度的兴废对当今我国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教育的发展与政治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从政治学的视野来探讨科举制是非常有意义的视角.事实上,科举制的兴废与其政治功能紧密相关,它因政治发展而达到极盛,也因政治而废除.在探讨科举制的兴废中,积极发掘政治对人才选拔制度发展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影响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韩国面向21世纪的人才开发方略江汉石油学院刘昌明一、创新性的教育改革: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为了建成世界上第一流的国家,韩国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制订了与之适应的方案。所有这些方案的实施,都牵涉到一个共同的要素,这就是人才。因此,韩国把创造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