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开清棉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经过方差分析得出流程排列应符合先松后打,先自由打击后握持打击的原则,进而通过工艺参数优选,探索如何掌握原棉开松程度及棉束块的大小对棉结粒数的影响,提出了原棉的开松应求适度,不求过细,选出最佳流程及工艺参数,对生产实际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疆沙雅银河纺织厂安装的两套开清棉联合机系江苏金坛纺机厂生产 ,该流程中的SFA0 35型混开棉机由混棉、前开棉、后开棉三部分组成。混棉部分通过摆斗、输棉帘、压棉帘、角钉帘等机件完成棉层的铺放、夹层喂入、垂直抓棉 ,实现了“直铺直取 ,夹层混和”。前开棉部分通过角钉帘、均棉罗拉、平打手、第一豪猪打手完成对棉块的扯松和自由打击开松 ,原棉可从上出棉口输出 ,也可根据对原棉的开松除杂要求 ,进入后开棉部分 ,再经一只豪猪打手和一只鼻型打手的自由打击开松后输出。该机打击点多 ,且均为自由打击 ,其良好的开松除杂作用为后续设…  相似文献   

3.
棉花灰纱开清棉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纺纱实践,总结了开清棉各工序对原棉的质量影响,分析了原棉性质和开清棉各工序工艺参数的关系,提出了棉花灰纱生产中开清棉工艺参数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抓棉机是开清棉联合机中的第一道工序,从开棉混棉的工艺要求来讲,期望原棉经抓棉机加工后有较好的开松质量,这样将有利于原棉充分混和,也可为开清棉工艺的开松除杂创造有利的条件。我国现已广泛使用抓棉机,其型式为上抓式,有不少类型,如墙轨式,地轨式、圆盘式等,但它们的主要机件均采用一运行的抓棉小  相似文献   

5.
一、国外开清棉联合机概况国外开清棉联合机(以下简称联合机)与纺织工业发展一样,工艺原理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仍以打手开松为基本工艺。近几年来,仅对缩短流程和部分单机进行了改进。由于较多地使用机摘棉,原棉含杂偏高,加之棉纺工艺流程不断缩短和气流纺的应用,对开清棉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我国最新开发的短流程混开棉机组中的主要机台FA028型多仓混棉机、FA109型三辊筒清棉机的主要结构、重要机件规格参数,并通过工艺试验资料证明了机器具有优越的性能。在清梳联流程中配置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打击点、提高开松除杂效果、避免损伤纤维、可以防止棉结过多增长,其他性能与长流程开清棉机组相当 。  相似文献   

7.
贯彻工艺基本原则,提高开清棉整体效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提高开清棉系统总功效和生条质量为目标,阐述了开清棉工艺的开松、除杂、混合、均匀四大功能及其基本工艺原则,进而提出理想的流程应是:先柔和自由开花、再握持下的梳针在齿梳;先多排早落大杂,再精细开松细小杂质;注意延时混合;利用先进技术保证输出棉层线密度稳定。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近年来,上海地区使用外棉和外省棉多,原棉性能差异大,含杂高,含杂内容中细小杂质多,致使细纱棉杂增加,影响质量。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提高清梳除杂效率。由于梳棉机已趋向中产或高产,负担加重,在目前情况下,继续提高梳棉除杂效率的潜力不大,因此应积极提高清棉除杂效率,进一步合理清梳落棉分工。近年来,开清棉工艺流程已被缩短,机台排列占地面积有所限制。因此,清棉流程改造无法再恢复到原有较长的流程,而应以提高清花单机除杂效率为方向,在不增加占地面积,不影响车间布局及整洁条件下,适当增加开清点,以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开清棉工艺流程的组合必须满足开清棉工艺要求:多松、少打、早落、少碎、少返花和不同原棉不同处理的工艺原则。我厂西清车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机采棉制成率,介绍机采棉和手摘棉质量差异以及机采棉纺纱存在的问题,详述在清花工序优化工艺参数、在梳棉工序使用高齿密锡林、刺辊、盖板针布,解决机采棉棉结、带纤维籽屑、短纤维率高等导致用棉成本大、半制品质量差等问题的具体措施。通过纺纱实例测试对比,指出:使用机采棉,清花工序一般采用先开后打、大杂早落、小碎多落、多梳少打的工艺原则,以加强开松、除杂、混和和梳理,防止过度打击而损伤纤维;梳棉工序使用高齿密针布,除杂、开松效果明显改善,落棉率降低且成纱质量改善;用好机采棉,应充分发挥清梳联设备作用,在持续抓好设备、原料、工艺、操作管理的同时,大胆尝试新的梳理器材。  相似文献   

10.
探讨菠萝叶纤维/棉55/45 30tex纱的纺制工艺。先对菠萝叶纤维进行生化联合脱胶处理,经牵切和机械开松后,通过棉型纺纱设备成功纺制出菠萝叶纤维/棉55/45 30tex纱。结果表明:牵切和机械开松对纤维性能影响较大,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可以提高纱线性能;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捻系数为540时较佳。认为:经过工艺优化纺制的混纺纱线物理性能指标较好,表面光洁,能够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1.
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棉流在FA系列开清棉流程加工中开松情况及各机除杂能力的演变规律曲线。提出采用开松效率η和除杂效率指数H来作为衡量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用开松、除杂效能分布曲线,分析出FA系列开清棉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开清棉流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开清棉机械发展及开清棉流程合理组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棉纺厂清棉工序的主要工艺目的与任务,是在开松原棉的基础上,充分清除原棉各类含杂,并均匀混和各种不同原棉,为梳棉工序提供得以顺利分梳的棉卷或棉层。而在开清混三者之间,开松是最大的前提;因为只有开松得好,才更易于除杂与混和,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棉层究竟开松到了什么程度,还缺乏测试手段,因此也无法提出怎样才算开松得好的指标。近年来,我厂所纺中长涤粘华达呢,印染加工后布面留白较一般为少,经推理分析认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棉流在FA系列开清棉流程加工中开松情况及各机除杂能力的演变规律曲线。提出采用开松效率η和除杂效率指数H来作为衡量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的重要参数。对各单机开松除杂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用开松、除杂效能分布曲线,分析出FA系列开清棉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开清棉流程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开清棉机械发展及开清棉流程合理组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进口印度棉多为皮辊棉,加工质量差,原棉含杂多,短纤维含量高,适纺性能差.介绍了在进口短流程清钢联生产线上加工印度棉的效果.探讨了早落杂、细开松、强梳理与降低纤维损伤的工艺配置,研究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在印度棉纺纱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根据原纺织工业部“棉纺几种改造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研究”(软科学)项目提出对引进清梳联几种方案进行调研、分析的要求,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清梳联是当代棉纺技术的一项重要发展,它以连续化、自控化的方法把传统的开清棉与梳棉二者分割的工序联接在一起。对原棉采用逐步开松的合理工艺,取代了原开清棉把棉层压紧到梳棉再开松的旧工艺。与老工艺明显不同的是清梳联流程内各机台都有  相似文献   

16.
徐学尹 《纺织器材》2013,40(4):52-54
为了使低级棉纺制的纱线满足质量要求,针对原棉品级低、含杂高的缺陷,通过优化清梳联工艺配置,清花采取轻打击、少损伤、多排杂工艺原则;梳棉通过合理调整工艺隔距、速度等相关措施提高开松、梳理质量,降低结杂和短绒;并条以伸直弯钩纤维、改善纤维伸直平行度为重点;粗纱、细纱工序灵活采用"两大两小"工艺原则,最终纺出质量符合要求的纱线;指出,利用低级棉纺纱,开清棉和梳棉工序是排除短绒杂质,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的关键工序。  相似文献   

17.
清梳联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林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5):24-25,34
介绍了郑州纺机厂短流程清梳联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调整情况,注意输棉管道和吸尘管道压力的控制,认为清梳联不是开清棉和梳棉的简单结合,而应系统考虑制订工艺,根据原棉特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清钢联工艺需要充分提高原棉开松、除杂和混和功能,把均匀棉流喂给高产梳棉机才能见效,并要采用在线监控技术做好工序质量把关。连续喂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开清棉质量,清钢联工艺必将逐步替代成卷工艺,我们应该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粘棉混纺纱产品质量,结合粘胶纤维单强低、疵点少和开松度差等特性,通过"一抓、一混、一清、多梳"的清梳联短流程,以及降低速度、减少打击,梳棉机道夫加装导流板,梳棉机全套更换新针布,优化各位置隔距和车速等对纺粘胶清梳联的流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工艺参数优选。指出:根据所纺粘胶纤维特性,选择适宜的流程配置、合理的上机工艺参数以及稳定的除尘系统,所纺产品制成率及质量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开清棉过程中,不仅要使原棉得到进一步开松,而且必须将被开松后原棉中的杂质清除。A034型六滚筒安装角的调节范围在+15°~-15°。因此,对被分离的杂质在安装角范围内的运动及反射情况进行详细讨论和实践,将会充分发挥A034型六滚筒的除杂潜力。一、当安装角为-α(0~-15°)时原棉在A点受打击投射到尘棒轨迹的连线上P点,作P Q∥OA。此时,投射线与反射线重合为AP(图1)。经计算得H、β、θ的关系如表1及图2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