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某地区搅拌站所使用的机制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现在所使用的机制砂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圳及周边地区生产的机制砂开展了机制砂胶砂流动度试验和混凝土试配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机制砂对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胶砂流动度扩展达到200mm以上的机制砂在混凝土中有着良好的性能,低于200mm则需要大幅提高外加剂掺量来弥补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且机制砂砂浆流动度经时损失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混凝土的现场施工和易性;不同种类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性能和抗压强度有较大差别,通过检测机制砂胶砂流动度能更准确快捷地鉴定机制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战略,根据我国建设用砂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砂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参考GB/T14684标准.设计了高品质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并建立了质量控制模型.依据设计方案,高品质机制砂小样试制后的混凝土性能达到甚至部分超过天然砂混凝土性能,可以完全替代天然砂用作混凝土骨料.  相似文献   

4.
乐平地区河砂资源匮乏且质量不稳定,含5mm及以上颗粒的卵石较多且难以及时供应生产。本地区利用碎石场经破碎筛分后的碎石粉末进行筛分、水洗制成机制砂。不仅解决了采石场石粉堆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砂资源的压力。因机制砂在乐平地区无实际使用经验,针对机制砂的特点,通过严格控制机制砂进厂质量,调整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在乐平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类混凝土建筑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机制砂、天然砂和特细砂混合使用,不但在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硬化后的强度和耐久性上取得与单用天然砂相同的效果,更在经济效益与确保质量方面比单用天然砂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6.
宋超  黄明  王纳 《山西建筑》2012,38(2):225-227
从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等角度出发,介绍了机制砂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措施,对于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6,(5):27-28
对当前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善措施,为后续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研究和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机制砂取代率对混凝土表观密度和高温后混凝土试件颜色变化、质量损失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机制砂取代率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不同机制砂取代率下的温度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不同机制砂取代率下的温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取代率的提高,混凝土的表观密度逐渐增大;当温度为200~1 000℃时,混凝土试件颜色由灰色变至红色再到白色,且温度越高试件开裂及脱落现象越严重,质量损失也越大,全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损失低于全河砂混凝土;当温度为2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逐渐降低;当温度超过20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先升高后降低,20%机制砂取代率下,其抗压强度损失率最高,全河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最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拟合函数的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从机制砂的级配、石粉含量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程实践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对机制砂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机制砂混凝土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指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标号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以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贵州地区机制砂在工程中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机制砂的品质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机制砂的生产及管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机制砂混凝土质量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殷大雷 《山西建筑》2012,38(10):133-134
鉴于实际情况,国内以人工砂等替代天然河砂生产混凝土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人工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砂的性能优于天然山砂,利用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机制砂岩性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岩性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影响甚微,相比而言,石灰岩性机制砂对应的混凝坍落度和扩展度均最高,综合工作性能最佳,这与其MB值和石粉含量较低相关。机制砂岩性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显著影响,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依照石灰岩、白云岩及铁尾矿的顺序呈小幅增长趋势,铁尾矿岩性机制砂的棱角性最大,因而宏观上表现为劈裂抗拉强度最高。由于机制砂的岩性未改变集浆比等关键参数,因此未对混凝土的静压弹性模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人工砂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人工砂的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指出人工砂特别适于配制有抗折和有耐久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张俊锋 《山西建筑》2010,36(34):160-162
针对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质量日益下降,难以满足建筑用砂持续发展这一现实情况,详细介绍了采用机制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配制工艺,对节约社会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机制砂的典型制备工艺,分析了影响机制砂质量的几个因素,介绍了机制砂在工程中的利用现状。以西部某桥梁工程为例,介绍了桩基部位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并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水压渗透性、抗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抗硫酸盐耐蚀系数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试件性能的影响,为机制砂在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机制砂颗粒特性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颗粒连续级配程度高时,混凝土工作性较佳。当机制砂中大颗粒组分占比较大时,混凝土易发生泌水离析现象,当细颗粒组分占比较大时,混凝土易出现粘稠现象。混凝土坍落度随机制砂圆度系数降低而降低。在石粉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随机制砂细度模数的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呈先增后降趋势。当机制砂颗粒级配处于二区中值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佳。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机制砂圆形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SCC) with manufactured sand (MSCC) is crucial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ssociated property. The properties of MSCC with different microlimestone powder (MLS) replacements of retreated manufactured sand (TMsand)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high-performance SCC, made using TMsand (TMSCC), achieved high workability,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by optimizing MLS content and adding fly ash and silica fume. In particular, the TMSCC with 12% MLS content exhibits the best workability, and the TMSCC with 4% MLS content has the highest strength in the late age, which is even better than that of SCC made with the river sand (Rsand). Though MLS content slightly affects the hydration reaction of cement and mainly plays a role i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compared to silica fume and fly ash, increasing MLS content can evident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arly age hydration progress. TMsand with MLS content ranging from 8% to 12% may be a suitable alternative for the Rsand used in the SCC as fine aggregate.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SCC made with manufactured sand and mineral admixtures for concrete-based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级配探讨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机制砂级配、石粉含量限值和细度模数规定的差异。在对比国内外机制砂标准的差异及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生产的69种机制砂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机制砂生产控制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的I、II区级配范围。并通过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试验,确定了一个机制砂全级配标准,同时对配制不同强度混凝土用的机制砂石粉含量和细度模数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机制砂骨料的细观指标出发,研究机制砂混凝土梁的受弯与受剪性能,选取了天然砂和3种机制砂,对比了不同骨料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等材性指标,利用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获取不同骨料的形状参数,通过试验对比了不同细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能;分别设计了受弯和受剪天然砂及机制砂钢筋混凝土梁,通过荷载试验,比较不同细骨料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挠度曲线和承载力等受力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延性参数与圆度参数可以反映不同类型骨料间的颗粒形状差异,颗粒级配合理、形状参数良好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和长期干缩性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天然砂混凝土的,机制砂和天然砂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受剪破坏形态相似,承载力与其混凝土强度相关,可采用现行设计方法对机制砂混凝土梁进行承载力设计。天然砂钢筋混凝土梁抗裂能力略优于机制砂钢筋混凝土梁的,为此,采用现行开裂荷载计算方法会高估机制砂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建议对机制砂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设计进行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