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文中从煤矿废弃地的概念界定入手,在分析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煤矿废弃地的景观再生设计分析及方法支持,并引入城市双修、大地艺术美学和工业遗产等模式与方法,深入剖析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模式,得出一系列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方法,力图对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做出全面及深入地了解,从而平衡场地生态,恢复场地生境。  相似文献   

2.
郑可 《福建建材》2023,(8):30-34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再生是延续场地文脉,提升人居环境,带动区域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景观再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石狮伍鸿滨海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策略,并从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及场所精神景观再生设计方面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城市滨水空间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期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工业发生了结构、规模和空间分布的变革。城市中出现大批废弃的、甚至是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闲置土地。视觉形象差、水体变质、土壤污染、植被缺乏等是多数废弃地的共同特征,场地景观再生是废弃地再生利用的基础。美国经历了城市工业废弃地再生的完整过程,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本文以制造业河谷和911事件垃圾集中处理区的景观再生为典型案例,分析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场地生态环境修复的经验,探讨对快速变革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工业从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中,沈阳这座重工业城市中有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工业旧厂房,对这种工业遗产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可利用的场所,实现老工业旧厂房在城市景观中体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价值,使其城市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避免城市历史文化出现断层,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孙青丽 《安徽建筑》2006,13(6):47-48
工业废弃地改造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传统工业的逐渐衰落而出现的,20世纪在西方国家已经成功实践。改造中体现的景观设计思想,拓展了景观设计的内涵,革新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成为景观设计界关注和实践的前沿性领域,它们对于我国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施雨  杨蕊 《城市住宅》2021,28(4):205-206
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大多数工厂逐渐向城郊转移,由此出现很多工业废弃土地.阐述工业废弃地的价值,分析修补生态漏洞、合理处置新旧建筑物等景观重塑措施,进而从景观和生态两方面探讨景观重塑策略,并以南京市汤山矿坑公园为案例论证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徐州市夏桥工业遗址公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的必要性。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场地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冯宇 《福建建筑》2011,(2):29-31
以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为依据,通过科技手段,功能更新和艺术发展,探索工业矿区废弃地的景观更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废弃地景观改造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青丽 《山西建筑》2007,33(5):350-351
介绍了废弃地的概念及内容,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了西方景观设计师对废弃地改造的成功经验,指出他们的成功实践对我国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璐  唐文 《园林》2017,(5):42-4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产业结构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社会已经慢慢消失在人们视野中,并在城市或郊野中遗留下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这些工业废弃地见证历史变迁是重要的工业遗产,其蕴含的工业景观不仅值得深入挖掘研究,而且还具备显著的改造与再利用的价值。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方式可能多种多样,而Loft创意产业园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它是在中国利用城市工业废弃地一种较早的也是较为成功的方式。本文以昆明108智库为例,来分析研究其改造策略,以及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为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中自然景观的改造与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已成为景观设计界关注的前沿性领域,在分析其发展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以土壤、植被、水系、地形为构成要素的自然景观进行论述,提出了具体的更新措施,即运用生态恢复技术及艺术设计手法进行改造与再生.  相似文献   

12.
李文  李莹 《山西建筑》2011,37(1):192-193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生态设计在矿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最后阐明了矿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景观与休闲空间,更维护了矿区生态平衡,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如何在先前过度开采而污染严重的废弃地中实现生态恢复这一景观再生研究课题,探讨了攀西地区进行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该地区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方法,为今后类似地区科学处理工业遗迹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及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谈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使景观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需要设计师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与场地之间反复进行对话交流。设计师需要对场地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把握其中抽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三个层面的组成:自然特征、历史文化特性、区域特性。  相似文献   

15.
采矿废弃地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及文化遗失等突出问题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引和新时期发展需求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将采矿废弃地视为一种景观资源,重新赋予其生态、经济、文化、美学价值成为全新命题.总结欧洲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同类型问题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首先,从法律法规和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6.
翟俊 《中国园林》2012,28(5):113-115
针对时下景观设计中所盛行的"千园一面"的国际风格,提出了景观既不是世界共享的,也不是跨越文化和时空出现的论点。对现代主义那种毫无地域特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风格的单一性和无场所性进行了批判,分析了景观设计不能"无中生有",必须提倡本土的、地域的、场所的设计。只有强调场址对设计的决定作用,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方法,重新诠释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传承地域生态与历史变迁的景观设计,才是演绎地方特色,抵御环境同质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董冰 《新建筑》2012,(2):118-121
建筑与景观的不协调往往会带来环境使用上的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建立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弥合支离破碎的环境片断。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实例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实现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核心要点:突破建筑边界,延伸建筑空间;内外环境融为一体,建立一体化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平 《山西建筑》2005,31(16):57-58
阐述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现状,针对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其原因作了分析,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对环境景观设计作了探讨,并提出优秀的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体现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采石废弃地被修复为城市绿色空间,亟须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研究采石废弃地的植被修复。分析现阶段多种基于土地复垦学的采石废弃地植被修复技术的特点与不足,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解读采石废弃地的价值并提出修复原则。结合国内外采石废弃地景观修复的实践案例,总结适合于景观营建的植被修复策略和方法。针对岩壁与裸岩陡坡、边坡、坑口迹地和其他受干扰类废弃地提出15种植被修复策略,并指出其技术、景观与经济特点,以及修复策略的选择依据和修复过程中需要的多学科技术与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采石废弃地的景观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贺勇  姜云娇 《规划师》2010,26(2):84-89
从解读"糟糕的场地"、"废墟"等角度入手,深入解析了当代景观设计大师P.拉茨教授的工业遗产、工业废墟等景观更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挖掘了拉茨教授所持有的"景观句法"设计观点,通过理解其设计作品的形成过程,指出其对于当下我国产业转型阶段遗留下来的大量产业类建筑与场地的再生与改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