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Na2WO4-ZnO-WO3熔盐体系表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拉筒法测定了800~950℃范围内Na2WO4 ZnO WO3熔盐体系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该体系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成线性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温度下,熔盐中的阴离子结构随着WO3摩尔含量的增加趋于复杂,表面张力降低,随ZnO摩尔含量的增加趋于简单,表面张力升高;组元ZnO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比组元WO3大。  相似文献   

2.
熔盐电沉积工艺可以直接从钨的氧化物中制备金属钨。主要综述了熔盐电沉积钨的发展,介绍了Na2WO4-Zn O-WO3体系、Na2WO4-WO3体系、Na Cl-Ca Cl2-Na2WO4体系、Zn Cl2-Na Cl-KCl-KF-WO3体系、KF-B2O3-WO3体系和Li2WO4-Na2WO4-K2WO4体系等6种熔盐体系的电沉积钨的发展,认为熔盐电沉积金属钨是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并提出了应继续研究现有熔盐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善熔盐结构及电化学反应机理等理论,以形成完整的熔盐电沉积钨理论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熔盐电解法在NaCl-KCl-Na2WO4和NaCl-KCl-CaWO4体系制取钨粉的过程中采用瞬时断电计量,对电极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对比分析Na2WO4和CaWO4两种钨酸盐在熔盐中的解离运动形式,从而能够深层揭示体系的电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活性物质本身的结构、外部条件及电解质体系、电子传递过程和扩散过程的影响,Na2WO4和CaWO4在电解过程中的活性基团解离及离子运动形式有较大差别,Na2WO4以Na+和WO42-为活性离子基,而CaWO4可视为中性分子团,其中的活性基团可近似为CaO·WO3,电极的浓差极化仍是Na2WO4和CaWO4电解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4.
文中研究采用熔盐电解以由Na2WO4和CuO为活性物质电解获得钨铜合金复合前驱粉体.通过循环伏安法对电解质体系及电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认为Na2WO4减缓体系活性物质扩散速度,CuO与Na2WO4的电解非同步进行.通过改变活性物质的加入方式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750℃;以一定比例KCl-NaCl混合熔盐为电解质,在起始槽电压1 V,先加入CuO电解2 h;后加入Na2WO4,调整槽电压至2 V电解3 h,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表明,可以获得纯度达到98%的W-Cu合金粉体.  相似文献   

5.
NaCl-Na_2WO_4-WO_3系熔盐电解法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NaCl Na2 WO4 WO3熔盐体系中 ,对熔盐电解法电解氧化钨制取高纯超细钨粉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该电解质体系中 ,在电解温度为 780℃、阴极电流密度为 32 0mA/cm2 的条件下 ,可以制得平均粒度为 0 96 1μm的超细钨粉。在低电流密度时 ,阴极的电解反应为W6 在阴极放电 ,三氧化钨直接还原得到钨粉 ;而在高电流密度时 ,阴极电解反应分为两步 ,首先是Na 在阴极放电 ,生成金属钠 ,然后是金属钠还原三氧化钨得到钨粉。另外 ,还对电解槽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和电解质中WO3的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定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PbSO4-ZnO-C体系中各组分在Na2CO3熔盐中的反应行为,揭示了PbSO4固硫还原炼铅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873~1 123 K的温度范围内,PbSO4首先和Na2CO3反应生成PbO和Na2SO4,PbO和Na2SO4再分别被还原成金属Pb和Na2S;温度大于1 123 K时,Na2S和ZnO反应生成ZnS和Na2O,Na2O再和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在PbSO4-C-ZnO固硫还原熔炼体系中不仅是充当反应介质,改善反应体系的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效果,同时也是主要反应物之一;ZnO在反应过程中不仅是固硫剂,同时也是Na2CO3熔盐的再生剂。  相似文献   

7.
Fe(OH)3吸附法从高钨钼酸钠溶液中分离钨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用Fe(OH)3吸附法从高含钨的钼酸钠溶液中分离钨的可能性及技术条件。试验表明,在pH=7.0和Fe(OH)3用量为WO4^2-量2~4倍的条件下,每次吸附能分离70%~80%的钨。对WO3/MO=0.445的物料而言,经一次吸附可使WO3/Mo降为0.17~0.18。试验中开发了一种以HCl+NH4Cl作中和剂将Na2MoO4溶液中和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显著提高回收率及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回归25℃、252℃、301℃、352℃条件下Na2WO4和0~350℃范围内NaOH溶液的Pitzer参数。在不考虑混合电解质相互作用系数的情况下,利用所计算的Pitzer参数及文献测得的NaOH分解白钨矿的反应平衡浓度,用插值法计算了70℃下不同浓度NaOH(0.69~3.15 mol.L-1)分解白钨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均为14.4×104-左右),证实计算所得Na2WO4和NaOH溶液的Pitzer参数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利用Na2WO4和NaOH的Pitzer参数可对Na2WO4和NaOH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镁盐净化工艺难以净化高As(0.2g/L以上)粗Na2WO4溶液的情况,提出采用MgSO4-FeCl3复合法净化高As粗Na2WO4溶液。结果表明:采用5倍理论量的MgSO4溶液净化高As粗Na2WO4溶液后,在70℃以上、pH9~10的条件下加入0.5倍理论量的FeCl3溶液,能有效净化As含量为0.2~0.8g/L的粗Na2WO4溶液。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熔盐电阻,并通过CVCC法研究了在1 020~1 120℃的温度范围内NdF3-LiF-Nd2O3熔盐体系的电导率,确定了温度、Nd2O3含量与熔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温度和Nd2O3含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熔盐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增加、Nd2O3含量减少,则电导率增大;在温度为1 080℃,Nd2O3含量为1.5%、2%、3.5%时,熔盐电导率变化幅度小,体系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王燕 《四川冶金》2002,24(6):48-49
介绍了一种用辛可宁重量法测定白钨精矿中WO3的新的测试手段,用该方法测定钨矿的WO3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小。与沿用的钨铁中测定W的方法测定W再换算成WO3的值相比,准确度更高。该方法简单方便,可行性较强,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海涛  尚福亮  高玲  韩海涛 《中国钨业》2006,21(5):28-31,36
采用旋涂-热解工艺,以双亲嵌段共聚物F127为软模板剂,合成出WO3薄膜。通过TG-DSC、XRD、SEM等对其热处理温度、晶相组成和显微形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WO3薄膜材料在350℃时主要为非晶WO3,同时含有少量六方晶相,而在500℃时则主要为尺寸在微米极的单斜晶相;电化学循环伏安和光谱测试分析表明该350℃时制备的薄膜具有更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对可见光具有较好的调制功能,其最大透过率调制幅度可达55.4%。  相似文献   

13.
WO_3负载的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杨沂凤  柯勇  饶国华  黎先财 《中国钨业》2004,19(2):30-33,4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WO3负载的金属催化剂,以甲醇低温裂解、苯加氢和甲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实验发现对甲醇低温裂解反应,WO3负载的金属催化剂没有提高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载体WO3对甲醇低温裂解反应没有促进作用;而对苯和甲苯加氢反应,WO3负载的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却大大提高,载体WO3对苯和甲苯发生加氢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吸附在不饱和W中心上的苯和甲苯,与金属活性中心活化的溢流氢发生反应,分别生成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  相似文献   

14.
WO_3基的掺杂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了WO3基材料的研究意义基础上,综述了WO3基掺杂的改性研究现状,主要在电致变色性能、气致变色性能及光催化性三方面展开叙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用WO3+C纳米混合粉末制备堆焊用新型耐磨合金粉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级的WO3 C混合粉末制备新型耐磨合金粉块。对该粉块进行了工艺性试验.并对堆焊层的组织、成分及硬度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粉块焊接工艺性良好.熔敷效率高;堆焊层组织细小.主要为富W碳化物(Ee6W6C)、针状马氏体和奥氏体.堆焊层中未有WC相形成。焊后堆焊层硬度在HRC60以上,最高可达HRC63。和微米级粉末相比.纳米粉末制备的粉块基体中的含W量高.组织细小.硬度高.适于耐磨堆焊。  相似文献   

16.
评定ICP—AES法测定白钨矿中WO3的测量不确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ICP—AES法测定白钨矿中WO3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提出了量化过程所需各个数据参数的采集和统计计算方法,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一个样品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7.
微波法制备NiO/WO_3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掺杂NiO的WO3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电子探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等分析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形态,用甲醛的光降解为评价体系探讨它们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制备的掺杂了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剂结晶度高、晶粒小、比表面积大,微波加热得到的产品其光催化活性要优于传统加热得到的产品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其稳定性也较好。其中以掺杂NiO为1%(摩尔比)时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崔玉民  张文保 《稀有金属》2006,30(6):783-788
以钨酸钠为主要原料,通过气液反应制备纳米WO3粉体,并运用XRD,FT-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500 W氙灯为光源,甲基橙的脱色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纳米WO3粉体的光催化活性.实验发现,气液反应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纳米WO3粉体催化剂的新方法,并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900 ℃煅烧的WO3粒子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其对光谱的吸收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对可见光的吸收率明显提高;另外,讨论了甲基橙的起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试液Ph值、双氧水的加量、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光催化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橙起始浓度为5 mg·L-1、催化剂用量为0.500 g,pH=5.0、双氧水的用量为0.30ml时,光照7 h,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到92.3%,而同样条件下的暗反应和空白实验的脱色率分别为9.5%,6.5%.  相似文献   

19.
盐酸调酸回收利用APT结晶母液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PT结晶母液采用盐酸直接调酸的方法脱除S2-后,全部返回离子交换工序配制解吸剂,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利用除钼试剂的作用降低系统中的其他杂质含量,与工业上处理APT结晶母液的现行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复合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微波法制得铋掺杂WO3光催化剂。采用XRD、TEM和DRS等手段对所得样品分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所得的样品具有更好的介孔结构,且分散更加均匀。以苯酚为模拟废水,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液pH值和铋掺杂量对苯酚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