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分析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目前使用烟煤性能的基础上,应用数学优化方法进行喷吹煤粉中高比例烟煤配入研究,并对优化后配煤方案的燃烧性能、输送速度以及理论置换比进行了分析,得出高比例烟煤配煤喷吹具有可行性,确定了最优化的配煤方案,并开展工业化试喷吹,试验期间2座高炉整体稳定顺行,1号和2号高炉均取得了提高喷煤比3.86 kg/t和1.89 kg/t、降低燃料比6.14 kg/t和5.39 kg/t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鞍钢喷吹西山贫煤进行了单一煤种的工业分析、元素组成分析及制粉、热值、结焦性能等的测定,应用数学优化配煤方法,在综合评价不同煤种配比下的燃烧率、置换比基础上,确立了西山贫煤最优化的配煤方案,并进行工业喷吹试验,试验期间新1号、10号高炉炉况都呈现出稳定顺行状态,2座高炉分别取得了提升喷吹煤比5.17 kg/t、4.67 kg/t,降低燃料比2.00 kg/t、1.75 kg/t的效果,达到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施宏  张洪海  庞江 《炼铁》2001,20(5):14-17
宣钢8号高炉喷煤系统采用中速磨制粉、一级布袋收粉、双管路喷吹等技术。通过改善原料条件、提高风温、富氧、优化高炉操作等措施,煤比稳步提高,2000年全年煤比平均为123kg/t,2001年3月份达到143kg/t。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鲅鱼圈分公司所用喷煤煤粉理化性能指标基础上,采用数学优化设计,确定了不同煤种、不同配入水平下的配煤方案,并在2座高炉实际喷吹应用中取得了提高喷煤比4.44kg/t(1号高炉)和5.78kg/t(2号高炉),降低燃料比14.94和13.20kg/t的良好效果。对比传统配煤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燃料消耗,改善高炉技术指标,降低炼铁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张三印 《炼铁》1996,15(6):50-51
1 概况 略阳钢铁厂现有2座150m~3高炉,1993年10月建成喷煤系统,喷煤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等处于国内较先进水平。喷吹系统规模按供2座180m~3高炉(利用系数2.2)最大煤比为150kg/t设计,设计喷吹煤种为烟煤。系统投产至今一直喷吹无烟煤,高炉试喷的第一个月煤比为21.19kg/t,1994年年均煤比为34.86kg/t,未达到80kg/t的设计水平,焦比在630kg/t左右,煤焦置换比低(1994年1月份平均为0.426)。为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围绕略钢高炉如何提高置换比及使煤比增加到80~100kg/t进行了攻关,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8,(5)
为扩大可用于高炉喷吹的燃料品种范围,在太钢高炉开展使用兰炭煤替代无烟煤喷吹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业试验,并将其用到正常生产中。可行性分析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兰炭煤各项基础性能符合喷吹煤粉的要求,具备高炉喷吹的使用条件;高炉生产实践表明,喷吹煤粉中兰炭煤比例达到了15%~20%,最高25%,有利于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2017年太钢高炉配加兰炭煤后,喷吹用煤价格降低了17元/t,吨铁燃料成本下降了13元/t。  相似文献   

8.
分析新钢1050m3高炉2012年5月份后的原燃料现状.通过加强原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低硅冶炼、优化喷吹配煤结构等管理和技术措施,克服原料品质下降,高炉操作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实现了高炉长期顺行,燃料比逐步下降.2013年2月高炉入炉焦比为400 kg/t,煤比142 kg/t.  相似文献   

9.
陈昆生  罗茂华  李玉萍 《炼铁》2002,21(Z1):67-71
为了提高球磨机的制粉能力,综合利用资源,提高喷煤量,降低成本,昆钢6号高炉利用无烟煤喷吹系统进行了混合煤喷吹工业试验.3个月的工业试验表明,当烟煤配比达33%时,煤比可提高15~20kg/t.  相似文献   

10.
对鞍钢新购峰景北瘦煤进行了基础成分及性能分析,在考虑煤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学优化配煤技术,对配入峰景北瘦煤的混合煤粉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率、置换比展开综合评价,从中甄选出最优配煤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鲅鱼圈分公司喷吹峰景北瘦煤的工业试验,试验期间1号、2号高炉运行状态平稳,2座高炉分别取得了提高喷吹煤量4.49 kg/t、4.14 kg/t,降低燃料消耗3.03 kg/t、2.32 kg/t的良好效果,达到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鞍钢5号高炉燃料比平均在590 kg/t以上,采用提高焦丁用量并与矿石混装技术措施后燃料比降低。实验室测试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焦丁用量提高,矿石在块状带透气性得到改善,尤其是软融带区域透气性改善显著。鞍钢5号高炉试验结果表明,当粒度为10~30 mm小粒度焦炭与矿石混装入炉,焦丁比提高到60~80 kg/t时,降低高炉燃料消耗效果显著,焦丁与焦炭置换比可以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曹锋 《中国冶金》2006,16(7):6-9
首钢1号高炉由于采取了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操作、提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使得煤比大幅度提升、焦比显著下降。2005年11月,1号高炉煤比提高到136kg/t、平均焦比降低到322kg/t。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安钢7#高炉喷煤节焦的生产实践情况。通过优化喷煤工艺、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加强炉外管理等措施,取得了煤比180kg/t、综合焦比500kg/t的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安钢9号高炉采取了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操作、提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使得煤比大幅度提升、焦比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安钢3号高炉在大喷煤操作过程中,从优化喷吹操作、精料入炉、强化高炉操作和管理以及设备改造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了安钢300m^3级高炉进一步增加喷煤量,降低入炉焦比的生产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高炉操作技术创新。攻关前、后指标对比,喷煤比提高了17kg/t,降低焦比23kg/t,喷煤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为了降低2580m^3高炉综合焦比。通过采用精料方针、调整布料制度、控制冶炼强度、调整送风风口面积等措施。综合焦比由530kg/t下降至500ke4t水平,实现了经济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 1 #高炉喷煤比受风温水平及富氧率制约的问题 ,济钢第一炼铁厂进行了大喷煤试验 ,采取大喷煤比 1 40kg/t ,通过加强原燃料的筛分、增大鼓风动能、提高富氧率、提高炉缸热容等 ,使入炉焦比降低 2 5kg/t ,保证了炉况稳定 ,实现了高炉高产、低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鞍钢备煤炼焦技术的现状,结合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情况以及世界备煤炼焦技术的发展,建议鞍钢新建焦炉可考虑采用6m焦炉 干熄焦 煤调湿或5.5m捣固焦炉 干熄焦,以保证焦炭质量满足高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焦炭M10指标的影响因素有炉型、装煤堆比重、配煤结构、入炉煤细度、熄焦方式等。采用大型焦炉、增加装炉煤堆比重、适当提高入炉煤细度、采取干熄焦方式、高的炼焦终温及合理的配煤结构,有利于改善焦炭质量。济钢6#~9#焦炉采用降低干熄焦故障率、优化配煤结构等措施,焦炭M10指标由6.46%改善到5.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