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代尔纤维与莱赛尔纤维逐渐被大量应用于纺织服装,两者在物理和化学性能上大致一样,研究两者的特征及差异对纤维鉴别有很大帮助。本文运用FZT01057—2007中的显微镜法、燃烧法和溶解法,根据实际检测经验总结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莫代尔纤维及莱赛尔纤维的特征和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的特性,对其与棉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不同浓度甲酸-氯化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莫代尔或莱赛尔纤维与棉混纺织物溶解情况,确定了最佳溶解温度。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时,宜采用88%甲酸-氯化锌溶液在70℃的条件下进行溶解,溶解时间为2.5 h。  相似文献   

3.
通过选用5种碱性强度不同的碱液组成碱剂梯度,研究不同纤维的膨胀规律,建立一系列膨胀性能与纤维种类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再生纤维素纤维在碱性较弱的碱液中膨胀率较小,无法作为鉴别的有效依据。进一步研究对再生纤维素纤维有较大膨胀率的烧碱溶液,从浸渍时间和碱液浓度,发现了可供鉴别的碱液浓度及膨胀规律:70g/L烧碱溶液中,铜氨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含台化莫代尔纤维)膨胀率≥350%,莱赛尔纤维的膨胀率≤250%;100g/L碱液中,铜氨纤维的膨胀率≥550%,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膨胀率≤450%,且莫代尔纤维在碱液中边缘模糊,有部分裂痕,莱赛尔纤维边缘清晰,纤维完整。  相似文献   

4.
粘胶纤维和莱赛尔纤维都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本文根据它们的特性,对两种纤维的定性方法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可知,采用修正系数直径法对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和莫代尔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测量结果准确、数据稳定,且测试简便、工作效率高,能满足日常大量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5.
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和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纵向有明显的沟槽,莫代尔纤维纵向沟槽较少,莱赛尔纤维纵向表面平滑无沟槽;4种纤维显示出纤维素Ⅱ晶型特征,与莱赛尔纤维相比,竹浆纤维、莫代尔纤维与黏胶纤维的结晶度较低;纤维红外谱图显示4种纤维的化学结构和基团大体相同;干态条件下竹浆纤维和黏胶纤维的断裂强度小于莱赛尔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湿态条件下4种纤维的断裂强度均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GB/T2910.6—2009中给出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标准中规定,一般情况下采用40℃的甲酸/氯化锌对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进行2.5h溶解,对某些较难溶解的纤维采用70℃溶解时处理时间不够明确,给测试带来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依据该标准,对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各种纤维的结果影响进行试验探讨,并结合试验结果给出了最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虽然采用横截面镜数法定量分析棉与莱赛尔、黏胶、莫代尔等纤维混纺面料时的试验结果较为准确,与标称值间的差值均在误差范围内,但试验时间长,制样难度大;而采用纵面镜数法定量分析上述面料的试验时间短,试验难度小。为了探讨“纵面镜数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作了对比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当棉与莱赛尔、黏胶、莫代尔等纤维的平均直径差值小于3时的试验结果与标称值间的差值均小于5%,且在误差范围内,无需修正;当棉与莱赛尔、黏胶、莫代尔纤维等纤维的平均直径差值大于等于3pm时的试验结果与标称值间的部分差值超过了5%,通过建立直径计算面积与实测面积的关系曲线修正该方法的测试结果,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试验结果。该试验表明,纵面镜数法经过修正可得到较为准确的试验结果,可作为溶解法的补充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与注意事项。阐述了现行常用的国内外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六种定量分析方法,并分析了棉与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解决方法。提出: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尽量选择对棉纤维损伤小的检测方法;当试验反应较剧烈时,应同时做全棉空白样品平行样,以空白样的d值修正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莱赛尔/其他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莱赛尔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而且重复性和再现性好的定量分析莱赛尔/其他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分析棉和莱寒尔纤维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利用棉和莱赛尔纤维不同的化学性质,提出了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的棉和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