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概述分布式发电、微网及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和运行特性.通过对微网系统并网的基本理论分析,提出实现可靠并网的几点要求.运用EMTDC/PSCAD对含光伏和风电模型的微网系统进行建模,通过仿真微网和大电网并网的可靠性标准,得到电力电子设备、电能质量和控制策略等方面对微网系统和外电网实现可靠并网的基本要求.该算例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实现微网系统可靠并网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未来微网会逐步接入配网,直接影响配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现有控制方法以微网计划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没有考虑配网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此,提出综合考虑微网与配网计划运行成本最小的动态随机调度控制方法。首先分别建立微网和配网期望计划运行成本最小的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两点估计法求解;再根据微网和配网分别优化结果得到的二者之间功率交换控制区间,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二者综合期望计划运行成本最小的功率交换值,从而确定微网和配电网的最优动态随机调度控制方案;最后验证了改进的IEEE33节点标准系统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响应全球节能降耗的整体工业发展趋势,我国在智能电网的规划、设计与应用方面都在积极的努力运作中。这其中对智能配电网及相关智能设备与技术手段的提出和研发都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本文着重研究了在配供电网络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智能故障指示系统,从它的三个子项系统,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电缆线路故障指示器、短路接地故障指示器在现实中的应用,探讨了智能故障指示系统之于配网供电系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无线射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支持移动终端的配网智能巡检培训系统,创建了电力培训的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配网巡检工作效率,规范配网的巡检作业,提高配网巡检的培训效果和配网管理水平,从而满足配网精益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多智能体系统的群集行为特征,研究2阶时延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问题.假设多智能体系统的网络拓扑是有向图、且具有一个全局可达结点,在多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传输存在通信时延、信息处理存在输入时延的情况下,研究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动态编队控制.通过分析多智能体系统的运动特性,建立具有不同通信时延和不同输入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协议.采用频率域的Laplace变换,分析时延通信系统的频率特性.根据Greshgorin圆盘定理,研究闭环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应用广义Nyquist判据,得到保证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的收敛性条件.得到的收敛性条件是一个分散式条件,该条件只采用每个结点的局部信息,与其他结点无关.应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PSCAD建模,研究了微网从并网向孤网模式转换的动态运行特性,获取了微网电压与频率的变化规律.微网由各分布式电源提供功率支撑,由IEEE34节点配网提供电压支撑.由于微型燃气轮机的慢响应特性,微网在过渡过程中引起频率电压波动极大,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储能设备对于微网稳定有重要作用,采用下垂控制策略的蓄电池作为储能设备,有效抑制了由微型燃气轮机所引起的电压和频率误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概念,从供电可靠性、能源利用率、黑启动中备用电源三个方面,对分布式电源和微网在智能配电网自愈功能实现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应在智能配电网规划阶段合理考虑分布式电源与微网的位置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受电力负荷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气象、节日等因素的影响,微网孤岛运行负荷极具不确定性。如何保证微网系统能够较准确捕捉负荷需求的变化,提高微网系统对负荷变化的跟踪能力,对微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供电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将神经网络与分类器概念相结合,构成多重分类器系统,对微网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仿真实验证明其对负荷用电值预测的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分类器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电网对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与可靠性提出了亟待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的课题。通信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系统。本文就如何设计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虚拟企业的运行特点,将多智能体技术引入到虚拟企业之中,把虚拟企业中具有不同功能的管理制造单元设计成独立的智能体,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虚拟企业框架,并借助多智能体系统开发平台JAFMAS来实现系统框架的运行.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符合虚拟企业的发展方向,还对多智能体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微网并网方式供电可靠性低、稳定性差、潮流无法控制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新型微网并网装置,提出了其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对于电网跟随控制下的微网系统,并网装置采用V/f控制策略;对于微网并网点潮流恒定控制下的微网系统,并网装置采用PQ控制策略。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所提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并网装置及控制策略不仅可实现微网与大电网的联网运行,还能精确控制并网点潮流,减小并网过程中微网DG、负荷波动时对主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杭州城东10kV配网运行现状从网架布局、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配网运行的薄弱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智能电表和新一代无线通信等的发展,以及通过电价机制实现需求侧管理,配电系统的状况逐步发生变化,智能配电系统应运而生。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灵活性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也有能力参与上层输电系统的优化调度或市场化运行。在过去的10多年间,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未来配电系统的组成、体系架构、规划方法、运行策略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逐步建立了智能配电系统的概念。在此背景下,对含电动汽车的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做了评述并对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首先分析了智能配电系统的体系构成,并给出了一种系统架构;之后对智能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有待研究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就智能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与控制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贝叶斯网及其概率推理在智能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贝叶斯网及其概率推理进行了简述,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以贝叶斯网为学生模型的智能教学系统,并重点介绍了学生模型的结构、功能和概率推理算法. 系统运行的实例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学生模型当前的解题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研究了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的间歇二部一致性问题.首先,结合间歇控制,提出了可以实现二部一致性的控制协议,得到了二部一致性达到的条件;然后,利用代数图论、Lyapunov稳定性理论知识,给出了系统的收敛性分析;最后,利用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间歇控制协议对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网的案例推理在智能方案设计支持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讨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智能方案设计支持系统的原理。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寻找到过去的相似案例,然后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对案例进行修正,从而形成设计方案。具体研究了方案库和指标库的建立,并采用关系数据库格式进行存储,从而提高了其可维护性,安全性和共享性。提出基于3层BP网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准确地检索到相近案例,对产品方案设计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相光伏发电系统在小型低压配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在光照变化时的最大功率跟踪.将多组光伏电池串并联,通过boost升压电路连到三相逆变器的直流侧,逆变器的交流侧通过LC滤波器直接连到电网.三相逆变器采用PQ解耦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其详细模型.研究三相光伏发电系统在0.4kV小型低压配网中的应用,分析了低压配网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时的功率电压特性,验证了这种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配电运行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为县级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提高抢修管控管理的水平,可提升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供电企业建立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探讨了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的建立、实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控制在多机器人合作控制、交通车辆控制、无人飞机编队和网络的资源分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当前控制学科的一个热点问题.首先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的研究背景、智能体的概念和相关的图论知识;然后从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包含的几个问题入手,即群集问题、编队控制问题、一致性问题和网络优化问题等,对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给出了多智能体系统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对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理论与应用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出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建设智能配网的新方案,基于北斗卫星通信方式的电力104规约数据的智能物联网后台接入系统,能降低运行维护工作的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增进用户精益化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