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不同机构的组成、结构、原理及特点,指出电磁驱动和电液驱动可变配气相位机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液压张紧器式可变配气相位机构的设计 ,并通过试验获得了最佳气门关闭角的提前与滞后角度。试验结果表明 :该机构结构简单 ,对原机改动小 ,成本低 ,能够实现配气相位的可变控制 ,明显改善了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3.
可变配气相位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在我国研制可变配气相位机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以及应用到发动机上所带来的好处;提出一种可变配气闰机构,并介绍它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为发动机和整车带来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设计制作了EVA动态特性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对所研制的EVA进行了初始化试验和往复运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VA能够按照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的要求运动,但在开环控制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软着陆,因此EVA必须采用闭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电液驱动无凸轮配气机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传统下置凸轮轴驱动式配气机构的驱动系统进行改造,以适应无旋转机构的特种发动机配气机构及对配气机构有柔性调节要求的传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驱动需求,实现了电子控制液压驱动的无凸轮柔性调节配气.与原凸轮轴驱动的配气机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气机构在气门开启速度、气门时面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原机;同时实现气门正时、气门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等参数的柔性调节.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系统(EVA)是机械、电磁耦合的复杂系统。以所研制的EVA装置为例,采用仿真计算和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EVA电磁铁的电感、磁链和铁磁材料的磁化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VA工作时电磁铁基本上处于铁磁材料磁化曲线线性区,因此在仿真建模时可将电磁铁磁链、电感按磁化曲线线性区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给电磁气门驱动(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EVA)气门软着陆研究提供适用的平台和探索电磁气门驱动小型化设计,研制了一个装在每缸4气门汽油机缸盖上的EVA装置。采用电磁驱动的传统设计方法与CAE相结合,确定了电磁铁结构、尺寸和线圈参数,其中铁芯由E型硅钢片堆叠而成。EVA装置的总体装配关系中主要考虑了铁芯固定、衔铁运动限位、EVA与缸盖联结等。此外在EVA中布置了电磁铁磁链测量线圈、励磁线圈温度测量电阻。报告了EVA设计过程及初步的仿真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在所有工况下都能连续、独立地控制气门运动,使发动机获得低排放、低能耗、高扭矩和高功率输出等优点。怎样解决控制问题是很关键的一步。本文对近来在无凸轮电液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其配气机构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郭建  苏铁熊  王军 《内燃机配件》2011,(12):28-31,33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的分类,对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以目前典型的可变配气机构为例,总结了不同可变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发展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浅谈配气相位变化的原因和正确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朝霞 《内燃机》1998,(3):38-39
浅谈配气相位变化的原因和正确调整工程兵指挥学院周朝霞内燃机的配气相位是指以活塞上、下止点为基准,用曲轴转角来度量的进、排气门开始开启和关闭终了的时刻。正确的配气相位对保证内燃机的功率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工程机械内燃机的曲轴转速可达2000~6000r/...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自然吸气直喷汽油发动机上进行运行工况内的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VVT)相位扫点试验,根据不同排气VVT相位下的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结合进气流量、最高燃烧温度、指示热效率和泵气损失等因素,分析了发动机性能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外特性工况排气VVT推迟15°曲轴转角时,进气量增加,动力性提高;继续推迟排气VVT相位,泵气损失增加,动力性降低。在转速低于2 400r/min的中、高负荷区域,开启排气VVT使得指示热效率增大,泵气损失减少,发动机油耗降低;在排气VVT相位大于-15°曲轴转角、转速高于2 800r/min的中、高负荷区域,发动机经济性变差。  相似文献   

12.
电控配气柴油机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TBD234V6型柴油机的配气系统,设计了电控可变气门系统,并应用相关软件模拟气门运动规律。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该柴油机的模型,计算柴油机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参数,并用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研究分析了柴油机配置电控可变气门后的工作过程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电液控制配气机构代替传统的配气机构,设计与柴油机运行相对匹配的气门运动规律,有利于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天然气发动机仿真模型,并对其进排气门的配气相位进行优化,研究并预测了配气相位优化前后发动机充量系数及功率的变化规律.对该天然气发动机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气门定时(VVT)技术后,发动机的功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在中低转速时,功率提高达到10%以上,大大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4.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在6缸机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利用原机脉冲增压系统排气管模拟阀门关,用新加工的准定压增压系统排气管模拟阀门开。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下准定压增压系统的油耗比脉冲增压系统的油耗降低4.7 g/(kW.h)。原因是当增压方式为准定压增压系统时,在强制排气过程中,排气管内排气平均压力减小,使泵气负功减小,油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可变进排气供油正时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改善车用高速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大扭矩性能的自动变进排气供油正时(AVIEIT)涡轮增压系统,阐述了AVIEIT系统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刘宇  崔毅  石磊  邓康耀  何方正 《柴油机》2005,27(3):10-13
试验研究了变进排气正时对缸内早喷柴油均质充量压燃燃烧(HCCI)的影响。柴油在排气上止点附近喷入缸内,研究改变进排气门负重叠期对HCCI燃烧放热率、排放及综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气门负重叠期,有利于早喷燃油的快速蒸发和均质混合气的形成,有利于减少柴油湿壁,但是容易使燃烧相位提前,易于产生爆振。增加气门负重叠期,HCCI燃烧的运行范围向低工况扩展,但是中高负荷受到限制。在HCCI燃烧可运行范围内,有害排放产物和指示油耗均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用CFD方法研究内燃机配气正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台柴油机为例介绍了1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分析来研究配气正时的方法,并计算了4种工况下不同进气提前角时缸内的充气量和扫气量,分析了进气倒流和缸内工质质量随进气提前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燃机工作过程的CFD分析方法可以成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变凸轮式系统或非凸轮驱动系统配气正时参数确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杨振东  刘琼  胡可 《内燃机》2007,(3):22-25
详细介绍了宝马全可变气门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该系统包括Valvetronic机构和VANOS机构,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调节气门的正时与升程,实现发动机的无节气门负荷调节,降低了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改善了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某船用8缸机高低负荷兼顾的问题,提出了1种全新的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它通过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可控阀门来实现增压方式的转换。利用GT-POWER对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进行了计算研究,根据油耗最优原则找出其阀门开和阀门关之间的切换点在50%负荷;又分别对四脉冲增压系统、PC系统、MPC系统和MIXPC系统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25%、50%、75%、100%负荷,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油耗均小于四脉冲增压系统、MPC增压系统和MIXPC增压系统的油耗,扫气系数均大于四脉冲增压系统、MPC增压系统和MIXPC增压系统的扫气系数。  相似文献   

20.
柳炽伟 《内燃机》2011,(6):34-37,40
分析了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故障原因,总结了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故障检修的方法,介绍示波器、数据流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发动机怠速振抖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案例验证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