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硅藻土对实验室筛选得到的成团肠杆菌脂肪酶干燥酶粉进行固定化,固定化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下催化生产生物柴油。在最佳反应条件,即菜籽油15.47 mL,固定化脂肪酶用量1 000 U,甲醇为酰基受体(7.15 mL,3次等量加入),5 mL正己烷,振荡速度180 r/min,35℃反应48 h时,转化率达91.03%。实验结果表明,油酸含量高有利于生产生物柴油,而芥酸有不利影响。固定化酶稳定性好,重复使用8次,转化率仍大于50%,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催化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研究表明,固定化酶可用于催化生产生物柴油,并有效降低酶催化法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筛选出的活性较高菌株Y7生产脂肪酶.此菌最佳产酶条件为:1.0%的葡萄糖和1.5%的NaHCO3作为C源,1.5%的蛋白胨作为N源,添加0.1% MgSO4·7H2O,初始pH 9.0,30℃培养48 h.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的不同天然油脂和有机酸进行研究,发现该菌对添加物有特异性,只有橄榄油有较强促进作用,而油酸、乳酸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添加1.0%的橄榄油时,产酶活力可达到66.31 U/mL.此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8.0.  相似文献   

3.
从油坊土壤、饭店、食堂油烟机排气孔等8个取样点获得16份样品,通过溴甲酚紫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选出9株产脂肪酶量高的菌株,其中一菌株A7的产量最高,其酶活为12.9U/mL,以菌株A7为出发菌株再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脂肪酶高产的最佳培养基为:大豆油5g/L、蛋白胨20g/L、MgSO_47H_2O 0.4g/L、初始pH 6.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r/min,优化后产酶量达到19.8U/mL。  相似文献   

4.
袁树先  赵岩  郭成  盖秋竹 《中国酿造》2012,31(5):135-137
为了获得脂肪酶产生菌的菌种,进而获得高酶活菌株.通过添加橄榄油作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富油土样中筛选出能够在溴甲酚紫培养基上形成黄色透明圈的菌落,再在罗丹明B的培养基上得到高活菌种以及水解圈大小,摇瓶复筛得高活菌株,进而测定酶的活力,经筛选有10株脂肪酶产生菌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5.
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罗丹明B固体平板显色法初筛和橄榄油乳化法测酶活力复筛,从富油土壤中筛选到1株脂肪酶产生菌HF45,并对该菌株的部分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HF45菌株的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水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脂肪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是:麦芽糖3.0%,豆饼粉2%,KH2PO40.05%,最佳反应pH值为6。在此条件下,脂肪酶最高酶活力达到17.54 U/mL,且其水解甘油三酯的主要产物为1,3-甘油二酯。  相似文献   

6.
脂肪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含油脂的土壤、菜籽等为脂肪酶菌株分离材料,分离得到11株脂肪酶产生菌株;对产酶活力高的菌株进行酶学性质实验,测得其所产酶最适作用pH为7,最适温度为40℃,酶活力为34.55U。在pH为8.5和35℃时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的性能较理想的产脂肪酶菌株为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不同来源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31株脂肪酶生产菌株,经复筛得到一株脂肪酶产量较高的菌株Mhy-1。根据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菌株Mhy-1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及初始pH分别为35℃和pH7.0,最适产酶温度及初始pH分别为30℃和pH9.0。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从菌株Mhy-1的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了脂肪酶,酶的分子量约为34ku,最适作用温度为45℃,最适作用pH8.0。该酶在pH7.0~9.0和温度30~70℃的范围内稳定,在70℃条件下能维持80%以上酶活力,是一热稳定酶,纯化后的酶可用于生物柴油的催化合成。  相似文献   

8.
从食用油加工厂含油十壤等样品中分离筛选产脂肪酶菌株,得到活性较高的D7、D14、D20株菌,对其生长和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菌株均在培养24h右出现生长高峰,D7和D20株菌在培养48h后表现出高的酶活性,而D14株菌则在12h~27h活性较高,3菌株最适pH值均为6~7,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8℃~30℃.  相似文献   

9.
生物柴油专用脂肪酶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酶法催化油脂合成生物柴油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文章根据各种脂肪酶的特异性理论,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一种生物柴油专用脂肪酶的配比为:PB011脂肪酶86%,胰脂肪酶14%;由此构成的生物柴油专用脂肪酶在已经优化的条件下,催化大豆油、棕榈油、花生油、菜籽油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分别为:98.9%、95.23、97.8%、88.09%。  相似文献   

10.
以富含α-亚麻酸达61.2%的紫苏子油为唯一碳源,从含油的泥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水解能力较高菌株,通过紫苏油中的α-亚麻酸对此菌株生长及所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建立此菌的筛选模型:紫苏油2.0%、NaNO30.3%、K2HPO40.1%、KCl0.05%、MgSO4·7H2O0.05%、FeSO4·7H2O0.01%、琼脂1.5%、pH自然。  相似文献   

11.
米曲霉产胞外脂肪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米曲霉产胞外脂肪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出麦芽糖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氮源,平平加O为最佳的表面活性剂。该菌株产脂肪酶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麦芽糖0 5 % ,蛋白胨0 5 % ,橄榄油1 0 % ,平平加O 0 0 32 % ,发酵液初始pH值为6。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脂肪酶固定化及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采用溶胶-凝胶法对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考察了固定化酶催化大豆油转酯化的生产工艺中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等参数对转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大豆油4.5 g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固定化酶646 mg,醇油摩尔比4∶1,含水质量分数为6%,40℃,甲酯的最终转化率为96.33%。  相似文献   

13.
大孔树脂D101固定中性脂肪酶及其生物催化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孔树脂D101固定化中性脂肪酶,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固定化条件:给酶量为90IU/g,固定化温度为35℃,时间为12h,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约为60%。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由游离酶的53℃提高到57℃,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分别由42℃上升至44℃和由7.5下降到7.3。对固定化中性脂肪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应用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硅藻土固定化脂肪酶及酶法合成单甘油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一种简单的用硅藻土固定猪胰脂肪酶的方法。选择合适的pH、酶量及温度 ,脂肪酶固定量可达 10 2 0U/g。用于棕榈油甘油解合成单甘油酯时 ,固定化酶热稳定性比游离酶好 ,使用寿命长 ,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葡聚糖填料作为载体,采用共价结合法对嗜热嗜碱土芽孢杆菌T1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在获得固定化酶制备的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固定化酶的催化特性。在单因素实验中,2-碘酰基苯甲酸终浓度1.23%、固定化温度50℃、固定化时间2 h的条件下效果最好,酶活力达到50.25 U/mg基质。利用该固定化酶催化橄榄油和甲醇进行醇解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醇酯,60 h后得率为14.08%。同时,对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以及有机溶剂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固定化T1脂肪酶在60℃孵育7 h后依然保持70%以上的酶活性;且除甲醇、乙醇外,固定化T1脂肪酶在经过正丁醇、正丙醇、异丙醇处理后酶活力能够增加到120%~140%。以上催化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固定化酶具有催化甲醇生成生物柴油的潜力,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溶剂耐受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工业应用前景的脂肪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生物柴油合成用脂肪酶ZG与制革生皮脱脂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确定了三种对该脂肪酶具有明显激活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质量浓度为LAS-3 g/L、平平加O-3 g/L、OP-10-6 g/L.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上述三种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酶ZG复配的质量浓度优化结果为OP-10-6 g/L、LAS-3.5 g/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纸纤维素为载体,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为活化剂共价偶联法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醚化反应最适pH为10.0,偶联最适条件为pH8.0,酶量控制在800μmol/(min·g),所获得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和酶回收率,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半衰期为375h.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维生素A醋酸酯和棕榈酸为底物,对影响固定化酶转酯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条件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方法:以转化率为主要指标,辅以考虑降解,研究有机溶剂、加酶量、反应时间、底物物质的量、底物浓度和反应批次对转酯化的影响。结果:有机溶剂疏水性增加,转化率呈现幂指数形式增加,降解率随之降低;转化反应对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底物物质的量有量的依赖效应,即在数量较低的条件下对转化率有影响,而在数值较高时对转化率没有影响;转化时间越长,降解率越大;底物物质的量比越大,降解率越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转化率呈现负幂指数形式降低,而降解率呈线性增加;乘幂函数模型比线性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固定化脂肪酶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固定化酶在反应转酯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过程中的稳定性好,可以连续使用多次。结论:阐明了条件因素对酶法转酯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影响,初步优化了反应条件,为进一步工艺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固体平板法,从食堂下水道污泥中筛选到1株耐热脂肪酶产生菌LJM-1,采用摇床培养法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脂肪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是:玉米粉淀粉6.0%﹑酵母粉3.5%﹑KH2PO40.3%﹑MgSO4.7H2O0.05%、(NH4)2SO40.5%﹑NaCl0.1%;适宜培养条件:培养温度40℃,初始pH7.7,摇床转速150r/min,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2.5%(体积分数),种龄72h,发酵时间48h。在此条件下,脂肪酶最高酶活为112.6U/m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棉粕发酵脱毒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是:初始pH7.7,培养温度40℃,接种量1.5%,发酵周期2d,酶活力达131.6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