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8月30日,又一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并网光伏项目——中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530兆瓦并网光伏项目在青海省共和光伏产业园开建。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53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是黄河公司继龙羊峡水光互补一期32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建设的又一座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电站占地面积11.24平方公里,无论是在建设规模,还是装机容量都超过了一期项目,电站建成后将接入到一期已建的330千伏升压站,以33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龙羊峡水电站。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光伏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了光伏逆变器的功率约束及其无功输出能力,对比分析了SVC(静止无功补偿器)与逆变器的无功响应特性,提出了逆变器参与无功调节的光伏电站无功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逆变器参与光伏电站的无功调节,可有效改善光伏并网系统的无功响应特性,有助于提高光伏接入电网稳定性和逆变器的利用水平,降低光伏电站无功配置成本,对光伏电站实现低电压穿越及无功配置优化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光伏电站的设计中,为满足接入电网的相关要求,一般按照光伏电站并网容量的20~30%配置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如果并网逆变器所具有的连续无功调节能力能满足光伏电站并网的要求,那我们在光伏电站的建设中能节省数百万的SVG动态无功设备的投资及数十万的设备维护费用,并且可以减少升压站永久性建设用地的占地面积,无疑在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今天带来更好的电站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光伏发电并网运营监管,国家能源局2013年11月26日印发了有效期为3年的《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适用于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照办法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运行、交易、信息披露等进行监管。在监管的具体内容上,办法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5.
在假设并网光伏电站各交流器件的输出和输入变量只含有基波分量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量法和受控源法模拟并网光伏电站电能转换及传输系统特性的方法,并建立了包含光伏阵列,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逆变器、变压器及控制系统的并网光伏电站整体仿真模型。通过采用国内某地并网光伏电站的实测数据进行的仿真验证及误差分析可知,所提出的光伏电站模拟方法和数学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随着中利腾晖嘉峪关100兆瓦光伏电站并网,甘肃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网,甘肃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5万千瓦,占系统总装机的3.5%。标志着甘肃成为全国仅次于青海的光伏发电容量第二大省。在甘肃,光伏发电已成为继风力发电之后迅速崛起的又一重要电源形式。截至目前,甘肃省已实现并网光伏电站37座,装机达到105万千瓦。按照《甘肃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预计今后两年内,到2015年底,甘肃光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一大批百兆瓦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在电网结构中占比不断加大。大量的光伏电源接入电网后,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可通过采用自动运行、功能完善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数据分析与预测诊断系统,提高电站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青海黄河共和产业园区三期200 MWp并网光伏电站的应用为例,介绍百兆瓦级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特点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8月30日,又一全球最大水光互补并网光伏项目——中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530 MW并网光伏项目在青海省共和光伏产业园开建。龙羊峡水光互补二期530 MW并网光伏电站是黄河公司继龙羊峡水光互补一期320 MW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建设的又一座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国家能源总局近期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积装机容量2805×10~4kW,其中光伏电站2338×10~4kW,分布式467×10~4kW。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0×10~4kW,同时明确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及全部自发自用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不限制建设规模。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4 306MW,与去年同期增幅基本持平,其中,光伏电站12 062MW,同比减少30%;分布式光伏12 244MW,同比增长72%。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4 510MW,其中,光伏电站11 260MW,分布式光伏41 903MW。上半年光伏发电量823.9×10~8k W·h,同比增长59%;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太阳能发电相关规划,考虑到开发条件等因素,广西光伏开发将以中小型光伏发电接入为主,具有相对容量小、分布广等特点,也将对电网传统运营模式带来挑战。笔者首先总结广西光伏现状及规划情况,分析光伏发电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基本原则,分析光伏接入电网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引导光伏电站的合理布置。  相似文献   

12.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提高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调度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预测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将光伏组件环境清洁度作为模型输入因子,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进行预测.采用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算例验证平台,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山地光伏电站"已成为光伏电站主要形式之一,结合已建并网光伏电站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出复杂山地光伏间距控制、锚杆桩基础、可调型支架、集电线路混合布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设计重点和建设控制要点,有效克服了复杂山地光伏电站设计建设中的难点,对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施工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光伏系统设计软件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系统设计软件在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不断的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有必要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光伏系统相关设计软件进行了解.分3类对其中常见的几个软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开始,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在全球各地得以蓬勃发展,据此可以预计的是,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方阵、直流汇流设备、逆变器、交流升压系统、电站自用电系统及附属设施系统组成。对阿尔及利亚233 MW光伏电站项目总承包管理实践进行了介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光伏电站中的并置箱基础方案和接地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修改,从而达到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速率、节约成本的目的。研究成果可对后期光伏电站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管理起到很好的借鉴所用。  相似文献   

16.
光伏并网逆变器为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大部分情况下以接近单位功率因数运行,逆变器控制功能单一。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能力,同时对本地负载进行无功补偿,节约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改进了三相瞬时无功电流检测方法,使光伏并网逆变器能够在光伏发电的同时进行无功补偿。并网逆变器模型为电压型电流源方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采用双闭环瞬时矢量控制技术。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可提高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是新能源并网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研究可再生能源经VSC-HVDC接入对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本文建立了送端分别为光伏发电、水电和火电的三送端三受端的六端柔性直流输电仿真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经VSC-HVDC接入时的系统特性进行研究。送端中光伏并网系统为两极式并网结构,经LCL滤波电路接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选取了MPPT和双闭环控制算法后推导了LCL滤波电路的参数公式,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性较大的光伏发电接入后,六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仍可稳定运行,验证了六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和参数计算的正确性,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协调控制研究提供了仿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龙羊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为例,分析水光互补电站建设的条件及关键问题,利用水电资源的调节性能优化光伏发电,为电网提供优质电能。  相似文献   

19.
邵翔 《水利科技》2023,(4):51-53+69
受光照条件、安装角度和线路损耗等各种因素影响,光伏电站逆变器功率无法完全利用。适当提高光伏电站容配比有助于降低平准化度电成本,提高逆变器运行时间和电站发电收益,但过高的容配比严重限制光伏电站出力,造成电站弃光损失。该文以泰宁县某工业园额定容量3.332 MW的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通过计算平准化度电成本,研究福建省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最佳容配比,可供光伏电站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帅 《陕西水利》2016,(5):121-123
对于光伏发电站,逆变器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关系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现市场上主流逆变器机型有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和集中式并网逆变器,本文通过对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和集中式并网逆变器的技术参数、建设投资成本、系统接线方案、后期运维情况作出对比,并结合陕西合阳桂花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合阳150MWp光伏发电及农业综合开发一期50MWp项目的实际建设运维情况,提出对光伏地面电站的并网方案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