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某些不利因素对青少年成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观,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在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仅需教授技术。其实,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学生通过网络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满足了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了学习效率。网络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仅需教授技术。其实,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学生通过网络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满足了个人兴趣爱好、提高了学习效率。网络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深入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的自身行为特征,对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牛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形成个性化发展及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一题展开了研究,同时结合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教学建议,其中包括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德育空间、结合真实案例,树立学生正确的法制与道德观念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德育队伍等等,以期能够对各位教育界同仁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本文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以及网络德育出发,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了一个全断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这个学期市教研活动安排的是现场观摩优质课的评比,所有选手上同一节课,教材采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九课《电子表格的制作》。比赛共七节课,分两个下午进行,我作为听课者兼评委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信息技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由“随风潜入夜——信息技术道德的无序性”出发分析,提出了“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教育的德育观”,从而慢慢改变学生的信息技术道德,完成由“道德无序”向“道德有序”的转变,以期改变每一位学生,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向上.将德育融入数学课堂,能使学生知数而明理,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更坚定地攀登人生高峰.  相似文献   

12.
何小阳 《福建电脑》2010,26(7):197-197,201
互联网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娱乐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研究网络德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其专业知识对中学网络德育开展及实施所起的作用做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网络正日益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结果往往是“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缩小学生兴趣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简要分析一下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高中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众多中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希望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学校活动课程中的德育类活动课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课程。它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人际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采用创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符合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开展的教学环境与目标,建立创新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开拓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首先从日常行为着手,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上机课结束时,填好使用记录,关机,收拾好桌面,键盘推进去,凳子摆整齐,进出机房带上鞋套,保持好卫生。  相似文献   

20.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地深入,学生的信息活动日益频繁。如何让初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养成规范的信息行为习惯,笔者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实践,进行了探索。钻研教材,开发资源,找准立足点,强调德育的针对性1.立足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标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目标,作为收学设计的导向。这是实现有效的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依据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总目标,从学生在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层面的学习需求出发,制定信息技术课的德育目标,分为认识、行为、情感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