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三相电流不平衡是指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线路或电动机本身发生故障而造成流过电动机三相绕组的电流不完全相等,通常用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来衡量流过电动机三相绕组电流的差异程度(以百分数表示)。目前,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公式没有统一,关于电动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保护动作有多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的感应电动机稳态模型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感应电动机传统的参数测试与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感应电动机稳态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利用实际所测的电动机电流和转速数据,结合感应电动机稳态模型电流特性方程,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电机稳态模型电流特性曲线及电机稳态模型各参数值。试验证明该设计参数辨识方法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准确性和精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进一步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驱动往复式压缩机用同步电动机定子电流波动的计算和飞轮力矩的选择。介绍了合理选择同步电动机的飞轮力矩和控制定子电流波动计算方法,为同步电动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洪康福 《电气应用》2005,24(3):12-14
电动机综合保护继电器目前在工厂企业,特别是在中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优点在于产品出厂后不再需要进行调整、维护,而且动作可靠、正确。本文对ALSTHOM 生产的MOPN型电动机综合保护继电器热过载保护部分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并给出了检验方法。热过载保护的原理当电动机的定子电流或转子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电动机处于过负荷状态,必然引起电动机绕组温度升高,促使绝缘老化甚至烧毁电动机。引起电动机过热的既有正序电流的原因,也有负序电流的原因。特别是转子因负序电流产生的发热效应远大于正序电流所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5.
宫璞 《电气传动》2004,34(Z1):19-21
介绍了热锯锯片交流电动机的恒流控制方法,通过热锯直流进锯装置控制锯片电动机的锯切电流,解决热锯锯片电动机因锯切电流太大而烧损电动机的问题.系统由三环构成,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分析了异步电动机的故障特征 ,提出了基于检测电动机过流和负序、零序电流分量的保护判据 ,研究了异步电动机微机保护装置故障电流的整定计算方法。依据该判据 ,本文所研制的异步电动机微机保护装置能够保护电动机的各类常见故障。通过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现场具体设备电动机产生轴电流的实例,分析了造成产生轴电流的原因,简述了电动机产生轴电流导致轴承烧损及轴电流对电动机危害,介绍了如何防止电动机产生轴电流及产生轴电流后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倪小敏 《广西电力》2005,28(2):66-68
列举了造成异步电动机断相的原因,系统地分析、计算了断相起动电流及运行电流,及其对电动机造成的危害,并根据分析计算的结果,论述了电动机断相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笼型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和开裂的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玉泉 《电工技术学报》2003,18(1):77-81,56
分析了笼型感应电动机转子故障时导条断条和端环断裂的物理模型 ,给出了电动机的定转子绕组的参数计算表达式 ,建立了数学模型 ,从而导出转子故障时的电流和频谱分析。本文分析了电动机在故障时 ,在dqn任意速坐标系中 ,电动机定子电流的轨迹 ,为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和在线监测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较以往的电流监测方法更有利于克服边频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动机直接(全压)起动时,起动电流可大达额定电流的4~7倍。过大的起动电流将造成电动机发热,特别是功率大又需要经常起动的电动机,可影响电动机寿命;过大的起动电流对电动机绕组端部的电动力作用也不可忽视;可能使端部变形磨擦造成局部短路而烧坏电动机;过大的起动电流还会使电网压降增大,降低正常运行中电气设备的端电压,影响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于较大的鼠笼转子异步电动机采用降压起动的方法,通过降压把起动电流限制在2~3倍额定电流的范围内。对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有转子绕组串接电阻及转子绕组串接频敏变阻器两种起动方法。这种起动方法一般可将起动电流  相似文献   

11.
对电力系统中关键节点的电源侧和负载侧的U I静态特性曲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比较两条特性曲线在交点处的斜率来判断电压稳定性的方法 ,并利用特性曲线的摄动来分析负载增长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负荷配比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基于U I特性的电压稳定判据作简单回顾 ,讨论节点负荷配比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之后进一步提出更具有实用价值的节点电压稳定性判别方法及节点电压稳定视在功率临界值的计算方法 ,为快速在线判断电压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供应侧和负荷侧的U-I特性分析,得出了利用供应侧和负荷侧特性曲线的斜率比较来判定节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方法,进而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多项式负荷模型与节点静态电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适合于多项式负荷模型的节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判别公式。该方法简单快速,并可直接应用于实时在线电压稳定分析,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运行连续潮流计算的PV及VQ曲线法,对不同控制策略下含直驱机组风电场的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新疆一个实际地区电网进行仿真计算,绘制了直驱风电机组构成的风电场分别采取恒功率因数为1、恒功率因数为0.99、恒功率因数为-0.99及电压控制模式下地区电网电压中枢点、重要变电站、风电场公共接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的PV曲线及VQ曲线。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当风电场在处于低出力水平时,电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较好;在风电场注入功率较大时,电网无功裕度减少,导致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降低。直驱机组风电场采取恒电压控制策略要优于恒功率因数控制策略下的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对中长期电压失稳机理的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理解中长期电压失稳现象的本质,采用小扰动分析法在系统特性曲线上展示静态特性不同的具体负荷的静态电压稳定域的确定过程,解释了失稳过程中系统电压稳定于低水平的现象,指出不同负荷在系统特性曲线下半支的稳定情况由负荷的静态特性所决定;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目前两类截然不同的中长期电压失稳现象的机理解释,即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不平衡解释,指出这两种机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统一之处。  相似文献   

16.
推导出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静态电压稳定条件和广义实用判据,阐述了静态电压失稳与电压崩溃的联系及其区别;分析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对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系统在鼻形曲线上半支运行时的静态电压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网络的电压—功率传输特性,而系统在鼻形曲线下半支运行时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则主要取决于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  相似文献   

17.
船舶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响应特性.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控制系统,为了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建立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状态反馈H∞调压器.将H∞控制理论应用于同步发电机调压器的设计,把系统的性能要求转化为标准H∞控制问题,通过解Ri...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传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精度和速度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静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通过仿真工具沿时间轨迹捕捉不同时间断面上的系统状态数据,筛选出与系统电压稳定性关联度较高的特征属性,采用静态负荷有功功率裕度对数据进行标签分类。然后,应用集成多个决策树的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将原始状态标签数据转化为稳定信息和行为模型,从数据中感知和学习静态电压稳定行为。最后,通过查询随机森林的分类结果,实现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判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有效,适用于静态电压稳定态势评估。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问题是系统特性与负荷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借助系统电压崩溃曲面的概念,讨论了由于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的动作使系统特性和负荷特性发生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而直观地阐述了OLTC在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问题中作用机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针对几种典型的系统运行方式和负荷特性讨论了与电压稳定问题有关的OLTC的运行与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20.
风电场根据并网导则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向系统注入无功电流可能引起风电系统失稳,导致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失败。针对该问题,建立了该运行工况下含有锁相环环节的风电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有效揭示了系统失稳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储能装置改善风电场注入电流特性进而维持系统稳定的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风电系统低电压运行工况下的状态方程能够有效地描述系统的小扰动稳定特性;储能装置通过合理注入有功电流改善了风电场注入电流特性,有效提高了风电场低电压情况下的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