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煤炭地下气化实验系统模拟鹤壁烟煤地下气化过程,收集气化后残留半焦(气化残焦),研究了气化残焦中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浸出规律.研究表明,煤炭地下气化残焦浸出液中含有挥发酚等有机污染物及镉(Cd)、铅(Pb)、砷(As)、铬(Cr)、铜(Cu)、镍(Ni)和锌(Zn)等10余种重金属无机污染物.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是影响煤炭地下气化残留半焦浸出液中污染物质量浓度的重要因素.当浸出温度为45℃,浸出时间为8h时,气化残焦浸出液中挥发酚、总有机碳(TOC)及化学需氧量(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3mg/L,5.07mg/L,7.48mg/L;Cr,V,Cu,Se,Ni及Zn等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介于4.0μg/L~73.4μg/L之间.大规模进行煤炭地下气化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潜在污染.  相似文献   

2.
金楚湄  闫颖  袁昕玥  王晓凤 《山东化工》2023,(19):134-138+142
土壤颗粒的不同粒径和含水量会影响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浓度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铅、镉两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制一系列不同粒径、不同含水量和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土壤,采用XRF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将模拟土壤加入的重金属含量值与XFR法的测定值进行比较,运用Origin2019b对数据进行拟合,最终确定出适用于铅、镉污染土壤的XRF法测定的最佳粒径和最佳含水量。本研究的结果为:当Pb的模拟含量分别是50,100,500,1 000 mg/kg时,最佳粒径分别是0.125(120),0.096(160),0.150(100),0.106(140) mm(目);最佳含水量是30%,35%,35%,45%。当Cd的含量分别是5,10,15,20 mg/kg时,最佳粒径分别是0.150(100),0.250(60),0.150(100),0.425(40)和0.150(100) mm(目);最佳含水量均为30%,30%,30%,30%。在最佳粒径和最佳含水量条件下,测定不同含量水平的Pb和Cd,其XRF法的测量结果准确性大大提高。因此,参数优化可...  相似文献   

3.
以硅酸盐矿冶固废为原料制备胶凝材料,进行固镉试验,并借助XRD和IR对水化产物进行了基础研究.结果 表明,在钢渣掺量不超过30%,Cd2+浓度不高于30 mg/kg时,固镉试样28 d龄期Cd2+浸出质量浓度低于饮用水5 μg/L的限值.XRD和IR测试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水化产物主要为AFt、Friedel盐和C-S-H凝胶.胶凝材料固镉试样中存在着多种协同作用,是其固镉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用模拟酸雨(pH=4)对高镉土壤(全镉为10.590 mg/kg)进行浸取。实验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土壤中镉的浸出率仅为其总镉的1%左右,但浸出液中镉的含量(0.108 mg/L)仍远高出GB 3838—2002地表水Ⅴ类水质的要求,也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0.01 mg/L),必须予以处理。弗雷德盐是以聚合铝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层状双羟合物,它能以同晶取代、吸附或共沉淀形式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镉离子。研究表明,土壤浸出液中大量的Al3+、Fe3+会影响弗雷德盐对淋洗液中镉的去除,但处理后的镉含量仍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聚氯化铝样品按照GB15892-2009 5.7方法处理后,采用标准加入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其砷、镉和铅的含量。本方法使用碰撞模式消除干扰,检出限(3s)为As0.0001 mg/L、Cd0.00009 mg/L、Pb0.00007 mg/L,回收率分别为As 105.0%、Cd 104.6%、Pb 103.6%,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谢朝阳  朱潇 《广州化工》2023,(2):185-186+232
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周边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检测土壤中Pb、Zn、Cu和Cd的含量,结果显示:五种利用类型土壤中,重金属Cd污染最严重,重金属Cu、Zn、Pb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其中水稻田镉含量最高,为2.1 mg/kg,是标准限量值的7倍,可能原因是污水灌溉或使用含镉农药和肥料所导致。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土壤均遭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其中水稻田和草莓地污染最严重,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11):2550-2554
将0. 5 g土壤进行消解,采用碘化钾-Cd(Ⅱ)-罗丹明B离子缔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微量镉,最佳反应条件:加入2 m L浓度1 mol/L H2SO4,20%碘化钾-抗坏血酸溶液3 m L,显色40 min,在波长588 nm处测定离子缔合物吸光度。结果表明,Cd(Ⅱ)浓度在0. 25~2. 0μg/m L范围内符合郎伯-比尔定律。本方法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方法检出限2. 1μg/kg,加标回收率98. 90%~100. 60%。实验表明,校园内土壤镉含量0. 035~0. 050 mg/kg范围内,几乎无金属镉污染。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酸搅拌浸出-N902萃取工艺回收铜渣氯化烟尘中的铜,考察了影响铜渣氯化烟尘浸出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15%(w)、液固比4 mL/g、60℃的条件下浸出1 h,铜浸出率可达98.95%,铁、锌、镍浸出率分别达91.58%, 95.8%和93.66%,铅浸出率为5.96%. 盐酸浸出可实现铜与铅的有效分离. 萃取剂N902对浸出液中的铜具有较好的萃取选择性,振荡时间120 s、相比为1、N902浓度30%和pH=3.0的条件下,浸出液铜浓度由7.4 g/L降至0.11 g/L,回收率达98.51%,浸出液中Fe, Zn, Ni和Pb萃取率均不高于1.5%.  相似文献   

9.
程志飞  杨珍 《山东化工》2022,(17):208-210
通过添加不同剂量活性炭改良剂进行红托竹荪层架栽培试验,分析改良剂使用后红托竹荪土壤和竹荪不同组织部位中Pb、Cd、Cr、Hg、As的含量,判断竹荪种植土壤的污染状况和竹荪不同组织部位富集Pb、Cd、Cr、Hg、As能力大小与改良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质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分别为Pb:27.48~51.65 mg/kg,Cd:0.28~0.56 mg/kg,Cr:94.37~126.19 mg/kg,Hg:0.05~0.14 mg/kg,As:13.43~22.18 mg/kg,Cr和As的超标现象较严重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征显著。研究区基质土壤中Pb、Cd、Cr、Hg、As的Eir和RI均属于轻微水平,潜在风险较小。红托竹荪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刘玲  刘海卿  李喜林  赵奎 《硅酸盐通报》2016,35(7):2065-2070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已经成为治理重金属污染土的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技术.以沈阳矿渣堆场污染土为研究对象,使用熟石灰和高炉矿渣作为混合固化剂,进行固化/稳定化联合修复重金属铬和镉污染土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固化剂掺量、不同含水量、不同养护龄期条件下,联合固化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浸出特性及酸中和能力.结果表明,熟石灰-高炉矿渣联合修复镉和铬污染土壤具有有效性,力学性能主要由固化剂掺量和水含量控制,而重金属铬和镉的浸出主要受pH和固化剂掺量的影响;熟石灰与高炉矿渣质量比1∶4作为混合固化剂掺量20%、含水量为最佳含水率22%时,满足填埋场的废物接受标准和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2021,(2)
正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铅(Pb)、镉(Cd)污染土壤中单一及复合添加石灰(w=0.2%)和腐植酸(w=1%、2%和5%)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黑麦草生长及黑麦草吸收Pb和Cd的影响,探讨石灰和腐植酸对土壤Pb、Cd生物有效性的调控效率。结果表明:单施石灰和石灰配施腐植酸处理均能提高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Pb、Cd含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砷(As)、铅(Pb)和镉(Cd)。方法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优化了ICP-OES条件。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元素在0.05~1.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As,Pb和Cd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63,0.30和0.015 mg/kg,定量限分别为2.1,1.0和0.05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7%~108.6%,相对标准偏差为0.44%~4.59%(n=6)。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茶叶和银杏叶2种植物叶中Pb、Cd和Cr等3种重金属含量,首先对干的叶子做预处理,然后采用微波消解,最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消解样品中Pb、Cd和Cr三种元素的含量。茶叶、银杏叶中铅的含量分别0.459 mg/kg、2.45 mg/kg,镉的含量分别为0.0425 mg/kg、1.22 mg/kg,铬的含量分别为0.461 mg/kg、5.18 mg/kg,三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2.0%-97.3%,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5%。表明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茶叶、银杏叶中的铅、镉和铬的分析方法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苘麻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浓度梯度镉(Cd)、铅(Pb)复合作用下苘麻的生长及重金属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Cd、Pb复合处理对苘麻生长及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而高浓度下则产生明显抑制效应,株高变矮,茎粗变细及生物量明显减少。苘麻不同部位Pb、Cd的富集量均表现为随着土壤中Cd和Pb浓度的增加而增大,Cd和Pb在苘麻植株中的富集部位表现为为根叶茎;苘麻对Cd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强,对Pb的吸收能力较弱,对Cd和Pb的富集系数分别大于3.0、0.35,对Cd和Pb的转运系数大于1.67、0.64。苘麻对Cd和Pb具有较好吸收累积及转运能力,是修复Cd和Pb复合污染土壤的潜在理想植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硝酸和高氯酸(10∶1)的混酸消解面制品试样,D113型树脂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面制品中铝、镉、铅,考察了7种树脂在缓冲液体系中对面制品中Al、Cd、Pb元素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D113型树脂在pH=7条件下,对Al、Cd、Pb元素回收率分别达98.9%、98.4%、93.9%。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Al 0.003 2 mg/L, Cd 0.000 9 mg/L, Pb 0.007 4 m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9%,该方法可以用于面食品中Al、Cd、Pb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预测酸雨沉降对重金属含量较大的再生铅厂区土壤重金属浸出规律的影响,以湖北省某大型再生铅企业厂区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土壤中Pb、Zn浸出和Al、Fe活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b、Zn的浸出率随乙酸浓度、液固比以及浸出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浸出pH的增大,浸出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乙酸浓度为2. 4 mol/L、液固比为10、pH为3. 5、浸出时间为12 h时,Pb的最高浸出率达76. 4%,Zn仅为23%,表明用乙酸作浸出剂时,Pb比Zn更易从土壤中释放,乙酸对Al和Fe的最高浸出率分别为1. 41%和0. 61%,所占土壤矿物组分比重极小,基本不影响土壤的正常生态功能。基于Medusa热力学软件研究乙酸浸出土壤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规律,为揭示铅锌浸出和铝铁活化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磷酸氢二钠(DSP)作为稳定剂处理三种不同含铅量污染土壤,以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标准为目标,考察不同DSP添加量和稳定化处理时间以确定最佳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过为期15天处理含铅量为6000、3000和1500 mg/kg的污染土壤,DSP添加量与其对应含铅土壤比例分别为30∶1、10∶1和4∶1,其土壤浸出液中铅浓度分别为0.25、0.24和0.22 mg/L,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迫切需要廉价且高效的材料和方法来减少其流动和迁移。采用土柱实验,探究羟基磷灰石(HAP)和羟基磷灰石与粉煤灰的混合物(HAP+FA)对污染土壤中的铅、镉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土壤pH随着HAP和HAP+FA的加入略微升高;渗滤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呈现出CK(不加稳定剂)>HAP+FA>HAP;经过稳定剂处理后的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性均低于未经稳定剂处理的,其中初始浓度为400,800 mg/kg铅污染土壤,HAP比HAP+FA的稳定效率分别高出7.5%,2.79%,对于初始浓度为400,800 mg/kg镉污染土壤,HAP比HAP+FA的稳定效率分别高出2.5%和0.51%。HAP对铅和镉的稳定效率均高于HAP+FA,且等量的稳定剂对同等浓度铅的稳定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调研了我国部分地区建筑垃圾中的重金属浓度含量,如Cd、Ni、Pb的浸出浓度范围分别为0.03~0.51,8.12~21.26,40.12~95.10 mg/kg;总结影响建筑垃圾重金属浸出浓度主要因素,如pH值、液固比、粒径大小等,并阐述了建筑垃圾在实际工程中应用途径;对我国典型地区的建筑垃圾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指出,研究区均为轻度生态风险,其中商丘地区Hg单项潜在生态危险指数73.35,成都和北京地区Cd单项潜在生态危险指数分别为90.91和100.84,是生态风险贡献最大的污染元素;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与地累积污染指数法结果一致,商丘和西安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北京和成都处于中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Pb、Cd,总体而言建筑垃圾重金属浸出风险与区域特征有较大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某铀矿石样品的浸出性能,进行了五组条件柱状浸出试验,柱浸试验结果表明,2号条件试验为最佳浸出方案,铀矿石样品适合用硫酸浸出,硫酸最佳质量浓度10 g·L~(-1),浸出液铀最大质量浓度250.86mg·L~(-1),平均质量浓度为52.24 mg·L~(-1),铀浸出率最大可达98.36%,达到80%浸出率的最短浸出时间为16 d,在浸出一定时间后,加入氧化剂浸出液铀质量浓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小于最大浸出质量浓度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