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徽派建筑是古徽州地区受到徽州文化影响形成的建筑风格,其门窗雕刻的造型、色彩、雕刻手法等具有一定社会性,在中国建筑史中的位置十分特殊。本文通过对徽派建筑门窗雕刻主要的三种艺术类型进行总结,品味徽派建筑门窗的艺术特点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徽派建筑作为徽州的一种特色,直接体现这生存文化价值以及背景韵味,其样式多样化,拥有的着大量的美学元素,本文从多角度对徽派建筑进行分析,如:装饰、造型、环境等。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对徽派建筑装饰中砖雕、石雕、木雕及色彩画这四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介绍,对传统徽派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深入分析,在装饰艺术方面,蕴含着深厚的艺术特色。并对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徽派建筑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徽派建筑的理念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建筑和文化的发展。将徽派建筑的理念与与现代建筑技术有机融合,有利于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民族特色建筑。  相似文献   

4.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融风俗文化之精华,表现出一种哲学上的理趣,具有着文化、历史、审美等价值.对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徽派建筑装饰元素为其提供了诸多创意灵感,有助于丰富现代室内空间的视觉元素与文化意蕴. 基于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理念的大堂空间.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特色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四周坡屋面围合成开放性空间,具有着淡雅的风姿、清灵的体态,同时也有着聚财养气、天人合一等深度文化内涵,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融风俗文化之精华,表现出一种哲学上的理趣,具有着文化、历史、审美等价值.对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而言,徽派建筑装饰元素为其提供了诸多创意灵感,有助于丰富现代室内空间的视觉元素与文化意蕴. 基于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理念的大堂空间.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特色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四周坡屋面围合成开放性空间,具有着淡雅的风姿、清灵的体态,同时也有着聚财养气、天人合一等深度文化内涵,与善于聚财经商的徽商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马荣  朱毅 《山西建筑》2015,(3):222-223
论述了徽派传统建筑形成的自然与社会因素,并通过对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等装饰工艺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了徽派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特点,对徽派民居建筑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7,(1)
徽派建筑在中国的古舆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明朝开始,经历了三百多年文化的熏陶养成了徽派建筑独有的清幽、山水画、古朴自然的田园气息。徽派建筑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传统宗法制度和儒学思想的影响,在建筑中也应用了"风水"的观念,是中国乃至世界古典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从徽派建筑造型、徽派建筑的色彩和徽派建筑的环境等角度对徽派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深入的了解徽派建筑所固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安徽九华山毗邻古徽州,其寺庙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良好地吸收并兼容了徽派建筑的元素与特点,从建筑构件、装饰工艺、装饰题材等方面均表现出宗教文化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徽州地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符号的相互吸纳与融合,同时彰显出九华山寺庙建筑装饰艺术特色鲜明的地域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经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徽派建筑的美学趋向,是古徽州独特的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艺术结晶、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  相似文献   

10.
对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蒯文彬 《安徽建筑》2008,15(2):17-18
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筑技巧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新时期如何传承徽派建筑文化,文章从九个方面探寻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徽州古村落棠樾地处歙县县城(原徽州府邑)西南十五华里处,是具有独特风貌格局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类聚居地,在聚落选址、布局设计、建筑技艺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是徽州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它具备徽州古村落的许多共性特征,更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色和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形态,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州古民居的内部空间和结构格局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造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徽州传统建筑技艺的特点及艺术形式。又通过对比徽州传统建筑技艺古今发展状况,综合多方面因素,找出徽州传统建筑技艺传承败落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徽州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建议。文章结尾处引经据典,从"道"和"法"的古代哲学角度指出徽州传统建筑技艺区别于其他传统建筑技艺形式的关键所在,旨在宣扬徽州传统建筑技艺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唤起社会的保护意识,使得徽州传统建筑技艺得以长久地发展,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传统建筑技艺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徽州古民居,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室内仍然能够保持较舒适的物理环境,基本上能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根据对徽州古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查、实测结果,从古村落规划、建筑空间布局和建筑构造等方面对徽州古民居所采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西递古民居的建筑特色,着重介绍了徽州地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认为研究和挖掘徽派建筑的特色对于我们设计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微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屯溪老街是一条闻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商业步行街。传统的砖木结构,保留着浓厚的徽派建筑特色。为了保护好这条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老街,根据“整旧如旧”的原则,整修好老街的古建筑,要明确整修老街的指导思想,制定整修老街的修缮原则,落实整修老街的措施。屯溪老街通过改造已恢复了古街风貌。  相似文献   

18.
苏北金字梁架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建  李岚 《建筑师》2005,(3):82-86
广泛应用于苏北传统建筑中的金字梁架,是区别中国古建筑抬梁、穿斗、井干三大结构体系之外的一种特殊的木构体系。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其梁架形式、受力特点和构造做法,并进而初步探讨了金字梁架的起源,揭示其文化意义及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徽派建筑特色在九华山花台停车楼设计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慧  张笑笑  王苗苗 《工业建筑》2014,(5):31-33,78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研究和挖掘徽派建筑特色对设计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建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作用。九华山花台停车楼设计方案从构思到具体设计,融入了现代建筑设计需求与徽州地域文化理念,探讨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吸收、转化、融合和创新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徽州园林常被形容为中国乡土园林景观的杰作,区别于徽派建筑直观的外形,植物造景却以抽象、隐晦的方式反映徽州地域特征、诉说徽州历史文脉。造景手法多体现"师法自然"的特点,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以徽文化内涵为基本内容,又受到地理山水条件的制约。通过查阅古徽州地区典型古村落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文献资料,结合徽州地区自然与历史文化,以宏村为例,从宏村的公共园林与私园两个角度探究植物造景的地域特征与人文气质。试图从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角度来理解徽州古村落树种选择、造景手法以及植物配置方式等内容,而这个讨论主题的确定来源于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以及相关的思考,希望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树种选择、植物造景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