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磷肥、冶金及氟工业的发展,氟化物成为大气污染中引人注目的问题。氟化物对人体,牲畜及植物均有较大危害性,大气中含ppb量的氟化物可使某些植物枯死。氟化物在大气中主要以氟化氢状态存在。我们应用自制的Y—1型氟离子选择电极对环境水质分析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之后,建立了大气中氟化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此法与灵敏的、正色反应的氟试剂(茜素络合酮)分光光度法对照,取得一致的分析结果,但较分光光度法大为简便与快速。  相似文献   

2.
张乐 《磷肥与复肥》2007,22(1):64-65
国家标准GB 1872-80对磷矿中氟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有:硝酸钍容量法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两种。笔者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选用氟离子电极法操作简便、快速,仅50 min即可完成测定,准确度、精密度较好,符合中控的要求。1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实验1.1实验原理称取经研磨与烘干的试样0.1~0.2g(±0.0001 g),用盐酸分解,用柠檬酸三钠和盐酸溶液调节溶液pH=5.5~6.0。使用电位测量仪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测得试液的电位值后,再加入标准氟溶液测得电位值,得到两个电位值的差,经计算可求出试样氟的含量。1.2仪器和试剂1)…  相似文献   

3.
氟化镧单晶膜电极是性能优越的离子选择电极,它对氟离子具有较理想的选择性。氨电极成功地解决了氟的快速分析这一难题。本文用苏州计量局实验工厂生产的氟电极,选择不同的离子强度调节液和测定方法,对海盐中氟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格氏(Gran)作图法效果较好。测定平均值为0.90mg/kg;标准偏差为0.056;变异系数6.6%;平均回收率在99.6%左右。实验一、仪器与主要试剂一.仪器:PHS—3型酸度计,电动磁力搅拌器(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PXJ—  相似文献   

4.
郭建  左雷  景丽洁 《河南化工》2007,24(6):45-46
研究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豆腐中的氟含量.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与待测含氟溶液构成原电池,通过测定加入标准溶液前后的电位值计算试液中氟的浓度.所测豆腐样品的氟含量为1.135 mg/kg,测定平均偏差为0.08 mg/kg,平均相对偏差为7.0%.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测定氟轻松中氟含量的方法。比较了燃烧比色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的结果,将电极法应用于药物分析使测定工作简便、准确和快速。  相似文献   

6.
应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镀铬溶液中的氟硅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应用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pF—1型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20%醋酸钠作离子强度缓冲剂,在pH5~6范围内,利用工作电池的电动势与F-活度(在10~(-2)~10~(-7)M之间)的对数成线性关系,用来测定镀铬溶液中的氟硅酸的含量。镀铬溶液中的铬酐浓度及可能有的杂质,Fe~(3+)、Cu~(2+)、Cl~-对测定均无影响,回收率可达到101%,与硝酸钍滴定法相比,本法简便、快速,又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氟离子在人体中作为一种营养性的痕量元素而存在,但人体所摄入的氟离子量只应在一个较狭窄的范围内。人体长期摄入过高量的氟化物将引起氟中毒,表现为斑釉齿症或氟骨症。确定人体或牲畜是否氟中毒,可取血、骨检验之。但最切合实际的办法是检验尿中氟。尿氟的测定过去多用繁琐耗时的比色法。此法首先需要16—24小时进行分离干扰的“扩散”,即将尿氟化物经强酸作用生成氟化氢气体,再吸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及干扰甚少。由  相似文献   

8.
就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泥中氟含量的测试原理及操作步骤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从环境温度、溶液温度、溶液pH、氟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状态、搅拌等方面探讨对测试准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西化工》2021,37(2)
试样以氢氧化钾为碱性熔剂进行熔融,用热水浸取熔融物后干过滤,在柠檬酸钠-三乙醇胺介质中调节溶液酸度,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测定氟含量[1],测定范围为:0. 010%~0. 50%。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性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正> 磷酸氢钙产品中氟含量的高低是决定能否用作饲料添加剂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内外饲料磷酸氢钙产品标准都对氟含量作出了相应规定。测定磷酸氢钙中氟含量的方法有硝酸钍比色法、茜素络台酮和硝酸镧比色法等,这些方法操作较复杂费时。本试验选用PF—1型氟离子电极对饲料磷酸氢钙中的氟含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周激  张翠梅 《火炸药》1996,19(2):33-36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预定电位法对171-25型火药中铝粉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原子法相比,结果令人满意,该法快速,简捷,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为火药中铝粉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743厂所产含氧化铕的氟化镧单晶片,自制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测定磷矿中氟的含量。作了电极性能,H~+、Al~(+3)、Ca~(+2)、Mg~(+2)、Fe~(+3)、PO_4~(-3)、SiO_3~(-2)等七个离子的干扰实验。对于冷酸分解磷矿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冷无机酸分解矿样后,以柠檬酸钠作缓冲络合剂,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氟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能被酸分解的磷矿、磷肥中氟的测定。结果舆硝酸钍容量法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磷肥生产试制过程中,对磷矿、成品及中间产品中氟含量的测定,以往大多是采用加酸蒸馏-硝酸钍滴定的方法,但此法比较费时,分析一个试样需要几个小时。现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试样中的氟,一般不需分离杂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氟离子选择电极是1966年由美国的Ross等设计试制成功,1969年澳大利的Edmond首先用于直接测定磷矿中的氟,后来国外还不断有用于某些磷肥及其它含氟化合物中氟的测  相似文献   

14.
pH值对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梁唐敏 《广西化工》2014,(1):45-46,19
溶液中pH值的控制,在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pH值的不同,将引起测定时电极电位的波动,直接影响氟含量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1概述 测定水中氟离子含量的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硝酸钍滴定法等.电极法因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无颜色均可测定而被经常采用.其测定原理是:当氟电极与含氟的试剂接触时,电池的电动势E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cF-遵守能斯特方程,即E=E0-(2.303RT/F)logcF-,E与logcF-呈正比关系;通过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电动势,绘制出标准曲线,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即电极的斜率;再通过测定待测样品的电动势E,根据标准曲线求出logcF-,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氟离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1 概述 测定水中氟离子含量的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硝酸钍滴定法等。电极法因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无颜色均可测定而被经常采用。其测定原理是:当氟电极与含氟的试剂接触时,电池的电动势E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cF-遵守能斯特方程,即E=E0-(2.303RT/F)logcF^-,E与logcF^-呈正比关系;通过测定一系列标准溶液的电动势,绘制出标准曲线,求出该直线的斜率,即电极的斜率;再通过测定待测样品的电动势E,根据标准曲线求出logcF^-,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氟离子的含量。该方法在具体应用时通常相当麻烦且容易带来人为误差,而采用PXSJ-216型离子分析仪,只需校正其电极斜率即可直接测出试样中氟离子的浓度,非常方便,避免了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测定磷矿中氟的五种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对三种光度法的重现性,显色物的稳定性,灵敏度,测定范围,酸度等进行了比较;简要讨论了硝酸钍容量法;推荐冷酸分解试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磷矿中氟的含量。用三种光度法测定了一批磷矿试样,并与硝酸钍容量法及电极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中茜素氟蓝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电极法不需分离,直接测定氟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是一个测定磷矿中氟含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复合镀铬溶液中的氟硅酸。采用柠檬酸钠消除AI^3+、Fe^3+和稀土金属离子的干扰,控制溶液的pH值为5 ̄6。本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9.
张丽珍 《广西化工》1997,26(2):55-57
介绍一种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饲料及磷酸氢钙中氟的准确、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样中氟的分析方法。煤样低温灰化后和氢氧化钾混合,在600℃马弗炉中熔融,然后用热水提取,加柠檬酸三钠掩蔽铝、钙、镁,调节酸度,以酚红为指示剂,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氟离子浓度。氟离子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氟的检出限为0.022μg/m L,方法用煤样标准样品中氟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为2.37%。方法对照试验表明本方法测定值与国标法GB/T 4633-1997测得的氟含量一致。此法简单、准确、迅速,适合批量煤样中氟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