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申顺华 《株冶科技》2001,29(1):21-23
文章分析了控制铅钙合金中元素A、B含量的影响因素,阐述了导致合金中元素成分A、B难以达到要求范围的主要原因,以及保证合金成分控制在要求范围内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用熔融电解法制取铅钙合金该法以液态电铅作为阴极,用石墨电极作阳极,在熔融钙盐及HST添加剂体系中进行电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使钙离子在铅液阴极表面变为金属钙瞬间溶人铅液。因电铅及钙均在无杂质并熔融钙盐保护下,故产出的母合金进行生产的钙系列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李涛  蒋凤麒 《铁合金》2002,33(4):5-7
通过对锰硅合金锭的解剖分析,发现了锰硅合金中磷元素偏析的规律性以及合金中磷元素偏析与硅、碳、硫等元素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无铅易切削铋黄铜的研究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系统回顾了无铅易切削铜合金的发展背景和铋黄铜的研究开发动态,对比分析了铅及其主要替代元素铋对黄铜合金微观组织及综合性能影响状况,重点介绍了铋黄铜合金成分优化、Bi在铜晶界的扩散和偏析行为及改善铋黄铜耐腐蚀性能等研究热点问题,对未来铋黄铜的研究和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合金元素对合金锌粉析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氨气雾化法制得碱锰电池用无汞锌粉,考察了各种微量合金元素的浓度对锌粉析气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元素的影响因元素含量而异,且不同元素的影响差异较大。无汞锌粉中铟、铋、铅等元素的作用明显,而铝、钙等元素的作用较小。通过实验得出了合金锌粉成分的合理配比范围,并讨论了各种合金元素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UNS N10276合金大规格电渣重熔锭铸态组织、合金元素偏析行为以及合金中析出相的析出规律,并结合热力学计算系统分析了电渣重熔凝固组织及偏析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UNS N10276合金电渣锭具有典型枝晶组织,电渣锭头部的二次枝晶间距明显大于尾部。合金在凝固过程中,Mo、Mn、Si、C等元素富集于枝晶间,属于正偏析元素;Fe、W、Cr等元素富集于枝晶干,属于负偏析元素。Mo是偏析最严重的元素且在电渣锭头部偏析量最大。UNS N10276合金电渣锭中的主要析出相为枝晶间和沿晶界分布的大尺寸μ相和M6C碳化物相。Mo元素是析出相主要形成元素,且在电渣锭头部析出数量多,析出相尺寸大。因此,为改善UNS N10276合金冶金质量及其热加工性能,在成分设计和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减少Mo元素偏析,并尽可能地减少其析出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邢献强  曹文全  王存宇 《钢铁》2020,55(3):68-73
 为了研究中心偏析对弹簧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55SiCr弹簧钢的元素偏析行为、带状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带状组织由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其内部锰、铬和硅质量分数为非偏析带2倍以上,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带状组织,弹簧钢拉伸试样中裂纹起源于偏析带状组织,并沿垂直于带状组织方向扩展导致最终断裂,带状偏析是影响高强度弹簧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和保护气氛电渣重熔双联工艺生产的617B合金电渣锭进行组织分析、析出相和元素偏析情况研究.依据残余偏析指数模型通过Dictra热力学软件计算提出七种不同的均匀化制度,并结合均匀化后的组织分析和热模拟压缩试验,确定了617B合金的最终均匀化制度.结果表明:经双联工艺生产的617B合金电渣锭中存在枝晶和元素偏析,其中Mo和Ti是主要的偏析元素;电渣锭组织的晶内存在较多的块状碳化物,表现为多种碳化物共生生长.经过1210℃保温48h均匀化处理后,枝晶和元素偏析基本消除,晶内的块状碳化物部分溶解,且均匀化后的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9.
对含铋的铅钙合金和常规铅钙合金所铸造的板栅进行了扫描电镜形貌、能谱、元素面扫描等分析,结果显示:含铋的铅钙合金不存在铝成团现象,且钙分布均匀,较好地解释了含铋的铅钙合金铸造性能优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含铋的铅钙合金和常规铅钙合金所铸造的板栅进行了扫描电镜形貌、能谱、元素面扫描等分析,结果显示:含铋的铅钙合金不存在铝成团现象,且钙分布均匀,较好地解释了含铋的铅钙合金铸造性能优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Zr-1Nb铸锭中Nb元素含量范围窄(0.9%~1.1%),对成分均匀性要求高,且易形成Nb高密度夹杂(HDI)等技术难题,研究了铌元素的添加方式以及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工艺参数对Nb成分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rNb中间合金为配料,采用合理的熔炼工艺,可获得无偏析、无HDI冶金缺陷、成分均匀性优良的合金铸锭。  相似文献   

12.
李勇 《铝加工》2005,29(4):13-16
研究了6063合金中的微量Si、Mg元素对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6063铝合金中同时存在微量的Si、Mg元素时,Al-Ti-C的细化效果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微量的合金元素Mg和Si对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微量的Mg和Si均能促进  AlTiC中间合金对工业纯铝和 6 0 6 3合金等铝合金的晶粒细化作用 ;在细化温度相同的条件下 ,与Si相比 ,Mg对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微量的Mg可以抑制AlTiC中间合金晶粒细化的“温度效应” ;铝熔体中同时存在微量的Mg和Si时AlTiC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更好。初步探讨了这两种微量元素促进AlTi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5083合金中使用中间合金与使用添加剂的工艺流程,并对两种工艺生产的5083合金铸锭进行质量全分析。通过对比研究,确定出使用中间合金与添加剂生产的5083合金铸锭在成分偏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板材力学性能满足标准,并确定出合理的成分范围。  相似文献   

15.
Zr元素对Al-Ti-B中间合金有严重的"毒化"作用,因此,在生产7050等含Zr的Al-Zn-Mg-Cu系超高强度铝合金时不宜使用Al-Ti-B中间合金细化晶粒。Al-Ti-C有效地改善了Al-Ti-B的缺点,降低偏聚倾向,对"中毒"起抑制或免疫作用。生产7050铝合金铸锭时,控制Zr含量小于0.12%,将铝熔体温度控制在730℃以下,使用Al-3Ti-0.15C中间合金细化晶粒不会产生细化"中毒",有很好的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易切削铜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切削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易切削铜合金的切削性能除了受铜合金中添加元素铅的影响外,还与金相组织、铅分布大小形态和机械性能有关。实践表明:影响铅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铸造工艺,即连续铸造比静态铸造(即铁模浇铸)好。  相似文献   

17.
陈越  卢育  汤皓元  杨钢  方树铭 《云南冶金》2013,(2):81-84,95
在熔制A1-Ti—B中间合金时,氟钛酸钾、氟硼酸钾的不同的加料方式直接影响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从而对Al—Ti—B中间合金的化学成分即Ti,B元素的吸收率有一定影响;在其它(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相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原料添加方式得到的Al—Ti—B中间合金成分的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加料方式使得A1-Ti—B中间合金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中间合金TiB2和TiAl3颗粒的分布,形貌及其尺寸大小。本文重点讨论加料方式对铝钛硼中间合金细化剂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C5210铜合金带材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金相、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5210铜合金带材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结晶角小于15°,水平连铸速度控制在10.8 m/h左右,带坯晶粒度均匀,结晶线不发生明显偏移,长时间的均匀化退火,消除枝晶偏析,有利于冷轧开坯;C5210铜合金在650℃下保温9 h,合金元素分布相对均匀,粗轧冷轧加工率可达80%以上;合金在560℃下保温6 h,再结晶退火后,合金晶粒度为0.04 mm,消除了加工硬化,此时合金的平均抗拉强度为411.9 MPa,平均伸长率为60.9%,平均维氏硬度为94.7.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CoNi基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及喷涂后相关涂层的性能。用XRD、SEM、EDS分别测定了合金、粉末、涂层的相组成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合金组织为枝晶状,无明显的元素偏析;合金粉末呈类球形;涂层显微硬度450HV0.3,涂层结合强度为50MPa。  相似文献   

20.
稀土在铝及铝合金的变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Al-10Ce中间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Al-10Ce中间合金对α-铝的变质处理效果及对α铝的长效性变质和重熔稳定性变质,并与钠盐变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l-10Ce中间合金用量对变质效果的影响很大,Al-10Ce中间合金用量为0.30%左右时达到最佳变质效果,用量少变质效果差,用量过多则形成过变质。用Al-10Ce中间合金对α铝进行变质,可取得极好的变质效果,变质持续时间比钠盐变质剂更长久且具有更好的重熔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