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压力锅1996年12月开始在国内,批量上市销售,但在产品导入期,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到2004年时市场规模仅为100万台。而自2005年以后,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本刊对电压力锅行业的调研.2008年电压力锅市场增长速度已达50%以上.预计市场规模将达1000万台。目前虽然尚不足以和电饭煲、电磁炉的市场规模相比,  相似文献   

2.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10,(20):61-62
2008年,是微晶玻璃行业转折的起始年,2009年,电磁炉行业规模下滑至4500万台,微晶玻璃行业的规模也从最高峰的七八千万跌倒了5000万片左右。规模的下滑让本就竞争非常激烈的微晶玻璃各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微晶玻璃竞争转向中高端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显。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小家电行业的龙头品牌美的,召开了一次主要零配件的采购招标会,对电磁炉等多种产品的重要零配件进行了集中的招标采购。但是整个招标中,微晶玻璃的竞标是最引人瞩目的。2006年微晶玻璃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年初的原材料涨价造成多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下滑,下半年的电磁炉市场萎缩造成微晶玻璃行业供货价格下跌,多家在年底才进入行业的微晶玻璃新企业面临退出行业的危险,几家规模企业也出现难以突破的技术改造瓶颈,营业收入下降,利润缩水。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美的2007年微晶玻璃的招标采购对于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家电》2007,(18):27-27
进入2007年以后,整个家电行业的亮点产品很少。就新面孔最多的小家电行业来说,也是显得平淡,缺乏亮点产品。电压力锅等市场看好的产品,并没有呈现出真正的爆发式的增长。电饭煲和电磁炉销售平稳,产量、  相似文献   

5.
电压力锅这个被看作继电磁炉之后最受关注、期待最高的行业在2007年销量真正开始释放,几年前电磁炉行业的盛景似乎就要在电压力锅行业重演,电压力锅可否成为小家电行业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考验着行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宏观经济下滑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整机企业规模下滑的同时,上游配套企业的规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微晶玻璃来说,规模的下滑不仅仅是因为电磁炉的总体规模下降造成的,能源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在直接影响着微晶玻璃企业的发展。内忧能源成本上涨在微晶玻璃的直接成本中,人工、能源和材料各占三分之  相似文献   

7.
柳森 《现代家电》2007,(10):50-51
在电磁炉企业面临市场及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众多小企业转向电压力锅的生产。而知名企业的介入。使这个被看作继电磁炉之后最受关注.期待最高的行业在2007年销量真正开始释放。有业部分内人士分析说。几年前电磁炉行业的盛景似乎就要在电压力锅行业重演。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电器包括电饭煲、吸尘器、电压力锅、榨汁机、搅拌机、加湿器、电磁炉、电水壶、豆浆机、挂烫机、电暖器、电咖啡壶等与生活有关的小家电品类。据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5年生活类电器市场规模达950亿元,零售量、额同比增长9.9%、5.8%。其中,以破壁料理机、养生壶为主导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微晶玻璃在家电行业的应用是从电磁炉开始的,且一直以来电磁炉都保持着微晶玻璃最大用量的地位。因此,近两年电磁炉行业的总体规模的萎缩是微晶玻璃总量无法增长的重要原因。随着餐饮设备的丰富和消费市场的变化,微晶玻璃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领域。同时,新型家用电器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给微晶玻璃的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高端的养生壶,采用的就是微晶玻璃,不单加热速度快,且外观豪华,线上的销售看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电》2010,(12):67-68
与2004、2005年混乱的电磁炉市场相似,近两年中国的电压力锅市场正在走着与之相同的发展路径。其规律就是前期由于品牌格局的不稳定.市场出现竞争混乱的局面;未来,随着市场蛋糕的做大,产品向广度、深度的发展.规模决定成本,随着价格的多次探底,主流品牌的份额进一步增长,并涌现以加工生产为主的代工企业等等。而我们可以想见的是,电磁炉用五六年探索出来的市场规律.电压力锅可能会用更短的时间走完。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压力锅行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微晶玻璃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从电磁炉到电陶炉到气电双灶和燃气灶,微晶玻璃最渴望的是进入中国传统的灶具市场。世界四大微晶玻璃企业德国肖特、法国欧凯、日本NEG和中国康尔,近十年来都在推动者微晶玻璃在中国高端灶具市场应用的发展。而中国的厨房将因为消费转型而发生变化,这或许将成为拉动微晶玻璃需求的又一股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7,(18):66-67
进入2007年,在关键技术攻关没能突破的情况下,国内微晶玻璃生产企业开始推广新的产品—透明微晶板。以美的为代表的电磁炉整机企业也开始响应微晶玻璃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透明面板产品,作为2007年电磁炉中高端产品。  相似文献   

13.
相比前几年,2007年的微晶玻璃市场表面异常的平静。整个2007年,国内微晶玻璃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在追求着一个“稳”宇。从各企业产量的稳定到产品价格的稳定,从下游客户的稳定到行业格局的稳,让很多业内人士感觉意外。各个企业都不再宣扬自己有多大的熔炉,多高的产量,而是默默地将一箱箱的玻璃送到电磁炉企业的仓库里。电磁炉行业明显感到,微晶玻璃企业的业务员沟通,拜访企业的次数增多了,服务周到了,服务水平提升了。微晶玻璃企业一改往日的营销风格,目的就只有一个,能够在行业内立足。  相似文献   

14.
蒋士桦 《现代家电》2008,(16):24-25
厨房电气化时代已经到来,其代表产品众多,电磁炉、电炖锅、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等,不一而足。下一个商机在哪里?电炖锅是不是太慢了?电饭煲是不是太老了,已可归入古董电器了。到底什么会是厨房电器中的黑马?在这里,本刊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即厨房能否进入蒸时代?与广大读者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6,(17):60-62
最近,某国外微晶玻璃企业的中国市场总监问我一个问题,中国市场每年真的有几千万台电磁炉在销售么?如果有,都销售到哪里了?为什么这段时间,电磁炉的老总又开始去微晶玻璃的厂家“蹲点”呢?是啊,2006年,各个企业的电磁炉新品又出来了,望着4000万台的销量,企业都踌躇满志。然而4000万台的销售要靠充足的原材料来保证,微晶玻璃首当其冲。2006年初开始出现的原材料短缺,使得微晶玻璃再次成为电磁炉行业关注的焦点。7月底,记者在湖州岱兴遇到了三位老总,虽然是礼节性的拜访,但是这多少也证实了目前微晶玻璃行业的隐忧。  相似文献   

16.
朱东梅 《现代家电》2008,(22):44-44
上周的一个晚上.我的手机忽然收到了一个在河南做业务的朋友的短信,很久没有联系的他突兀地问我”难道要重现06年的情景?”我的心立刻为之一震。因为他所在的企业是做电磁炉等厨房电器产品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2006年中电磁炉市场火爆之后.迎来的却是年底和2007年整个年度的萧条。2006年电磁炉行业的危机最终的买单者是微晶玻璃行业。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把短信发到了微晶玻璃企业的销售人员那里,作为上游配件.微晶玻璃无疑对电磁炉行业的景气指数是最为敏感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上半年小家电整体规模稳步增长,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分为增长型、平稳型和成熟型三种类型。增长型:电饭煲仍处于二次结构升级成长期,存在一定增量市场,但上半年拉力动力不足;料理机处于成长期,爆发式增长。普及型:电水壶、电压力锅动力不足,需核心厂商借机新概念、新技术做推广。成熟型:电磁炉、豆浆机、榨汁机处于成熟品类,迈向衰退期,结构升级遭遇瓶颈。未来,小家电稳定增长仍需结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家电》2013,(14):34-35
厨房小家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电饭煲为代表的,具有蒸煮等加热类的电器产品;另一类是以榨汁机为代表的食物料理电器产品。加热技术是厨房小家电产品最普遍的技术之一,也在不断地前进。电加热、电磁加热、微波加热等,其中,电磁加热技术的应用,让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等产品更加节能。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磁炉1957年诞生于德国。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末起,电磁炉市场的增长遭遇空前打压,各品牌的降幅普遍在30%左右,个别品牌2009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量甚至比往年同期降低了50%。在企业经营业绩的重压下.电压力锅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业内人士反映,电压力锅经过了几年的集中推广之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009年电压力锅市场中主流品牌在产品卖点.新技术应用及市场表现等诸多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冬梅 《现代家电》2006,(17):16-17
电压力锅进入市场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但是从市场表现看,似乎仍然处于一个慢热的状态,市场规模不大,消费者购买意愿不高。为什么这个使用者和生产者都在叫好的产品,始终处在一个看上去很美、操作起来不易的状态呢?正如某家电连锁的采购主管所言,电压力锅并没有出现火爆的销售场面,其销售额只有电饭煲的1/4左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消费者、厂家、经销商都有一定的责任,或许是电压力锅还没有到火爆的时候,也许是厂家并不希望电压力锅太过火爆。电压力锅为什么叫好不叫市?首先是企业对于电压力锅产品的宣传引导不够。一个产品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