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认识湿地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提供了众多促进人类福祉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巨大的功能与效益。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的渔业与湿地保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利民  王丁 《人民长江》2004,35(5):37-39
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和发达的渔业.长江渔业在中国淡水渔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种质、苗种、名特优鱼类上具有资源优势.介绍了长江流域的湿地,渔业及天然渔业资源的概况,渔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与长江湿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长江捕捞渔业严重衰退,而养殖渔业有较大的发展.长江在我国淡水渔业中的地位是基因库、原种基地和珍稀物种的乐园而不应是天然渔场,应大力发展养殖渔业,捕捞渔业应退出长江,为湿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湿地健康评价旨在判断湿地健康状况和趋势,以便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和修复措施。针对黄河口湿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口湿地进行了健康评价。结果表明,1992年到2008年黄河口湿地整体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还对东营市1992-2008年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湿地健康有负面影响。影响黄河口湿地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来水来沙量减少、湿地恢复工程和东营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6,(2):71-74
基于黄河上游某工业区居民直接饮用黄河水的健康风险问题,构建人工湿地对黄河饮用水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饮水健康风险的降低效果及机理。湿地运行后按月采集黄河水、湿地处理水、湿地基质和湿地植物等样品,测定样品中Cu、Zn、Pb、Cd 4种重金属的含量,从而对人工湿地对不同人群饮水风险的降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直饮黄河水的健康风险值儿童大于成人;构建的人工湿地能显著降低黄河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而可显著降低成人和儿童引用水的健康风险值;湿地基质的吸附富集和湿地植物的吸收是湿地去除重金属的两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改善长江水体透明度的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昀  王国祥  黄齐 《人民长江》2009,40(20):85-87
根据自然水体湿生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沉水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构建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到沉水植物的野外示范研究区(面积9 048 m2),模拟长江潮汐规律每天调长江水(浊度77.62 NTU,透明度17.6 cm)4 320 m3流经试验区,进行长江水体透明度改善试验。试验共进行100 h,进水量18 000 m3,试验区平均水力负荷0.477 5 m/d。结果表明:① 人工湿地对长江水体透明度的改善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试验水体流经串连湿地系统后浊度降低为9.47 NTU(减小88%),透明度提高到64.5 cm(提高2.66倍);② 湿地植物对长江水体N、P等元素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③ 由挺水、浮叶、沉水等水生高等植物组成的串连湿地系统对改善长江水体透明度和降低水体浊度具有良好的效果,是长江水体透明度和水质改善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湿地被人们冠以“地球肾脏”“生命摇篮”“鸟类乐园”“物种基因库”“文化摇篮”等美誉。保定市与京、津毗邻,地理位置特殊,其湿地的存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保定市湿地现状,研究了保定市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导致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衡水湖湿地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北温带生物密集湿地,国际上不同候鸟南北迁徙路线的密集交汇区,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最理想的栖息地。根据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调查资料,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进行评价。按照湿地生物多样性评分标准,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评价,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比分析2010 年至2021 年的数据,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值波动于4.720 至6.556 之间,其中2012 年和2016 年湿地处于健康状态,而其他年份则表现为亚健康状态。2018 年综合健康值最低,主要由于驱动力和状态要素的健康值较低。驱动力要素中,2012 年健康值最高,2018 年最低;压力要素健康值总体下降,主要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最低生态水位的增加;状态要素在2016 年健康值最高,2018 年最低;影响要素在2020 年和2021 年健康值最高,2010 年最低;响应要素健康值趋势变好,特别是2021 年达到最高值。总体而言,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总体呈现稳定状态,但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各要素层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今后的湿地管理策略应着重于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适应性,平衡人类活动与湿地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强污水治理和生态水位管理。  相似文献   

9.
海河流域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初步估算了海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海河流域12个重要湿地服务总价值为5.52×108USD/a,其中生态效益占总价值的96.27%,这说明海河流域湿地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在生态效益方面,养分循环、调节水分和水资源供给等方面功能尤为突出.海河流域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初期以调节水分和水资源供给为主运渐转变为以养分循环和调节水分为主,湿地服务价值明显降低.针对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长江流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的河流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选择健康长江评价指标之一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进行研究。将长江流域的河流分为 3 种类型,针对不同的河流(或河段)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从生态环境缺水量的角度对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重新定义,以适于长江流域可能季节性缺水的特点,并利用来水和用水资料,计算了各河流(或河段)的满足程度,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其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长江流域仍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江流域蓄滞洪区的概况、规划范围,分析了蓄滞洪区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危害。划分了荆江、城陵矶、武汉和湖口4个水土保持防治区,提出了具体的生态修复措施、预防监督措施,构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重点蓄滞洪区先期治理,实施进度按近期10年规划和远期规划分期进行。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泥沙输移比初探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景可 《泥沙研究》2002,(1):53-59
首先阐述泥沙输移比界定的三个条件一是粒级 ,二是时间 ,三是空间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长江上游泥沙输移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可靠的侵蚀产沙量 ,对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分界线不明确 ,对坡面侵蚀产沙和重力侵蚀产沙在总输沙量中的权重缺少量的概念 ;针对上述问题对河道及沟道泥沙输移比的推理分析 ,再根据反映泥沙输移比的形态指标的定性分析 ,认为长江上游除丘陵宽谷区泥沙输移比会小于 0 .5外 ,高中山区长时段的泥沙输移比都接近 1(不包括泥石流在内的重力侵蚀 )。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解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制定水土保持政策与规划及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系统总结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基础理论重点与亮点及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科研平台建设等取得的成果.但总体来看,长江流域水土保...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及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展该区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级及分区将为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区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长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现状,滑坡泥石流的危害,以及土壤侵蚀对河流、水库等洪水调控能力的影响程度,确定土壤保持重要区域,并根据河流泥沙输移能力分布情况以及土壤保持重要性相同等级成片集中分布且地貌类型一致原则,将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分为土壤保持极重要区、重要区、较重要区、中等重要区、一般重要区总共5个类型区,对科学地开发利用长江上游土地资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江源之一当曲地处三江源保护的核心区,由于海拔高、沼泽成片和水系复杂,很难深入其中进行科学观测和研究,至今仍然是科研的空白区,对其在江源的定位也出现了一些质疑。对过去几十年当曲科学考察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根据2014年长江科学院当曲综合科学考察成果,对其在长江源区中的定位、水系、地貌和沼泽湿地等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研究,澄清了当曲水系定位中的一些问题,并对当曲流域上下游划分和当曲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塔里木河湿地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流湿地,是多种鸟类栖息与多种候鸟迁徙中转、繁殖的重要区域。对塔里木河湿地的基本特征、生态功能、近代变化和其保护与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应该重视科学研究,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水系连通性对河流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健康长江3个方面的标准分析了水系连通性对长江水质、湿地生态环境、水生动物资源、防洪及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水系联通,通过水体的流动和扰动,增强了水体的复氧、自净能力,同时也使污染水体稀释的速度加快,对于改善水体水质、治理水体污染具有重要作用。维持水系连通可以明显地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维持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障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长江水环境保护是维持长江健康生命的关键.针对由于水环境问题而引起的长江"亚健康"现状,从流域系统观出发,基于流域系统的演化"山-河-湖-海互动理论",从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提出了长江水环境问题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目标研究3个层次的研究思路,重点对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作用下长江流域山-河-湖-海相互作用及流域水环境演化规律、重大水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流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及调控原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进行了论述.旨在引起人们对长江水环境问题研究的关注,推动长江水环境问题研究的开展,为新时期的治江战略制定服务.  相似文献   

20.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以服务治江事业为宗旨,立足长江、面向南方,紧密围绕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与江湖泥沙、地质灾害、面源污染等关系,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等,积极开展基础科研与技术咨询,切实履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职责,积极承担相关社会公益责任,为治江事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10 a的发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首创移动式坡面水土流失高精度快速测评系统、完善创新以长江上游“排水保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区划理论首次用于中国山洪灾害防治领域、建立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且提出并解决了以工程开挖面与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技术和水利行业标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为代表的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