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4.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客户组成的供应链,考虑工件有交货期限约束且不允许延迟送达客户处,对平行机加工环境下的供应链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实现从日常调度层面对工件加工和工件分批运送进行集成优化,首先,以运送所有工件的总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然后,分析了问题的复杂性并针对工件的交货期限相同和工件的交货期限不同两种情形分别设计了多项式时间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MTO(make-to-order)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多个订单的价格/交货期协商问题,基于供应链伙伴间关系是竞争性合作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两阶段协商议程.在合作性协商阶段,中介者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帮助制造商和供应商寻找最小化供应链总成本的交货期预协议点;制造商和供应商在此基础上基于整合效用的思想调整价格议题的保留值和期望值.在竞争性协商阶段双方逐步让步,就价格达成协议.实验表明,该协商议程能够获得近似最优的社会福利,达成对协商人双赢的方案.该协商议程能够有效应用于供应链协调和B2B在线市场. 相似文献
6.
针对消费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的特征, 采用延迟定价策略应对需求波动和实现产品售罄. 基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 探讨最优零售价格的确立, 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下的零售商利润函数模型和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函数模型, 通过函数单峰性分析证明最优订货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并求得最优解. 比较和数值分析表明, 在分散决策下, 采用延迟定价策略虽然未必能达到集中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最优, 但相比固定售价, 可以显著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
相似文献7.
在两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为了得到供应链内生时机,构建了促销-定价博弈模型,分析产品替代度和促销效率对促销-定价策略和内生时机的影响,并通过数值仿真探讨成本差异对成员决策和内生时机的影响。研究表明:强势品牌促销效率的增加将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水平;成本差异不改变整体内生时机,只对区域范围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研究者随意假设博弈参与人的行动时机,那么所得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风险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 准则建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 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最优解. 研究表明, 根据不同风险偏好程度, 供应链成员会采取不同定价策略; 当制造商风险偏好程度确定、零售商风险规避度增加时, 最优零售价降低, 最优批发价升高, 直销价不减; 当零售商风险偏好度确定、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增加时, 各最优价格均降低; 风险偏爱的影响则与风险规避相反.
相似文献9.
基于优先准则的电子产品订单交货期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安排订单生产使得企业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同时,也要满足客户对订单的交货期要求,这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问题。研究了多装配线情况下的订单交货期决策问题,建立了电子产品订单排产成本模型。通过对客户重要性、交货紧迫性和订单效益的分析计算,确定订单的优先执行顺序准则。基于订单优先准则,考虑装配资源约束和交货期约束,提出了多装配线条件下的装配模拟排产方法,根据订单的重要与否分为两类订单,分别采用后向排产方法和前向排产方法。应用实例的计算分析表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企业获得较大效益并且能够满足重要客户的交货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回收价格的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中,回收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回收价格的不确定性.针对这种不确定性,将回收价格看作三角模糊数,应用模糊理论和博弈理论对回收价格浮动的基准点进行决策,分别得出了两个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斯坦克尔伯格均衡和纳什均衡)和一个合作博弈的均衡解(联合定价),并给出了各均衡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各自回收价格的浮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网络直销渠道和电子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进行研究。基于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谈判能力对比, 通过博弈建模分析了三种零售价定价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价格决策和物流服务水平决策。研究表明, 在制造商谈判能力较弱的情况下, 制造商统一定价模式是最优模式; 在制造商谈判能力较强的情况下, 以直销价格为协商基础的分别定价模式是最优模式; 在最优模式下, 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显著占优, 电子零售商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也相应最高, 但电子零售商的利润受定价模式的影响不显著, 最优模式也是双方接受的均衡策略。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互惠偏好行为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 以及这种互惠偏好对决策行为和渠道效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 双方的互惠偏好程度对制造商废旧品回收比例呈正面影响; 零售商互惠偏好程度对制造商产品批发价格呈负面影响; 双方互惠偏好程度增加会导致零售商产品售价降低, 从而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加; 系统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增加会导致自身收益减少和对方收益增加; 互惠偏好行为有利于闭环供应链系统收益和渠道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13.
研究了集中式决策和基于Stackelberg博弈这两种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服务及需求的关系。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的服务对价格、需求会产生影响,渠道商改善服务有利于本渠道价格的提高,同时会影响到另一渠道的定价,影响程度与双渠道决策模式相关。与服务对定价的影响不同,渠道商提供的服务对本渠道需求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当服务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善服务可以增加本渠道市场需求,降低另一渠道需求;当服务水平过高,继续改善服务不仅不能增加需求反而减少需求,同时对另一渠道的需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与消费者市场类型存在密切关系。当消费者市场属于价格敏感型时,服务水平存在一个帕累托区间,任一渠道商改善服务都会促进双渠道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角度,利用粗糙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供应链绩效改进决策模型框架,并给出其中的指标约简方法和基于分辨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的数学模型。最后结合一个制造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实例,首先对其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约简,然后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的供应链绩效改进决策模型,确定了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绩效改进决策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Mario Guajardo Martin Kylinger Mikael Rnnqvist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2013,20(6):889-916
In divergent supply chains, such as in the oil industry, processing raw materials results in an outflow of multiple products. Final products are stored at international depots, from where they are ready to be shipped to the markets. Even if one company controls the entire chain, when production and sales organizations are decoupled, a relevant problem is to determine the internal prices of products at depots for achieving coordination. We propose an optimization model involving pricing and production decisions, and several constraints commonly used in divergent chains. In our approach, the producer incorporates the sellers’ behavior by expressing demand as a function of the internal price. As a result, our model serves as a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trying to get an overall coordinated integrated solution in a decoupled reality. Numerical examples in single and multiple periods problems show the advantages of our approach over cost‐ba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回收垃圾的可利用程度与消费者对其再制品的偏好性不同的实际情况,建立闭环供应链的差别定价模型,从而分析闭环供应链总利润随废品可利用率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当再制品和残值单位总价值大于新产品的单位成本价格偏好时,总利润随着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分散决策情形下,会造成各企业节点之间效率的流失。据此,提出以集中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作为标准,建立了一种协调契约收益共享机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到收益共享比例的具体取值范围,实现了供应链中各节点之间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的差异, 分别建立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多周期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 得出了各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 通过shapley值法来确定利益协调机制, 并利用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决策存在效益缺失, 中间商的减少可有效提高供应链系统的效益; 可通过shapley值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利益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 相似文献
18.
Yi-Chi W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2013,44(12):1193-1202
Most of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on production flexibility is centred on the flex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However, the manufacturing system is just one of several key components of a supply chain. A supply chain is a network involving all of the activities within individual organisations that link material suppliers, manufacturing factories, distributors, warehouses, retailers and customers. Research into the flexibility of a supply chain therefore extends from the intra-organisational flexibilities to the inter-organisational flexibiliti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tudy of examining two aspects of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order quantity flexibility and lead time flexibility, which have been clarified as the two most common changes which occur in supply chains. Order quantity flexibil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provide proper order quantity for customer needs. Lead time flexibility allows customers to set the order due date depending on their needs. A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n different flexibility levels of a supply ch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interesting insights and can be applied in selecting suppliers with order quantity flexibility and delivery lead time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19.
从零售业纵向供应链整合入手,考虑供应商、零售商和配送中心构成的协同配送网络,研究带越库配送的车辆路径问题。分析越库配送实施要求和操作准则,设置协同到达作业时间,将配送过程分为集货、分拣和送货三个阶段,建立最小化车辆运输成本和固定成本为目标的越库配送路径优化模型。考虑模型的复杂性,设计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由仿真实例验证模型可行性和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越库配送模式能有效服务城市区域零售门店的及时供货情况,在配送时间和运输成本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