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花瓣形翅片管的开发及其纵向冲刷冷凝强化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花瓣形翅片管在纵向冲刷条件下的冷凝传热性能及传热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知,由于该翅片管既能充分发挥冷凝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又能干扰汽液两相流态,增加边界层的湍流,因而对强化纵向冲刷冷凝具有明显的效果,其平均冷凝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1~18倍。  相似文献   

2.
应用FLUENT软件对纵向翅片管、圆形翅片管和椭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流场中温度和压力的分布,并分别将纵向翅片管和椭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性能与圆形翅片管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纵向翅片管的传热效果最差,椭圆翅片管与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效果相当,但椭圆形翅片管对流体造成的压降略小,综合传热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卧式重沸器技术落后、传热效率低的状况,研制开发了以采用“T”形翅片管为管外沸腾传热强化传热元件的新型高效设备——“T”形翅片管重沸器。对钢质“T”形翅片管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表明,该设备在提高沸腾传热系数35%的同时也减少了所需换热面积35%。目前,钢制“T”形翅片管重沸器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厂中。  相似文献   

4.
加热炉用翅片管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炼油厂加热炉常用五种圆形翅片管和一种钉头管进行了单管总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对各种翅片管的经济性、优劣性、适用条件以及改进方向等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螺旋隔板换热器壳侧传热与流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隔板是强化管壳式换热器壳侧传热十分有效的壳程结构型式。以现场的压缩空气为工质 ,分别对花瓣状翅片管 (以下简称为 PF管 )与低肋管在螺旋隔板支承下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花瓣状翅片管比低肋管具有更优越的传热性能 ,在同等的 Re下 ,PF管螺旋隔板换热器的壳侧传热系数比低肋管螺旋隔板换热器高出 40 %~ 60 % ,而且其压力损失比低肋管低 30 %~ 40 %。此外还与光滑管螺旋隔板和弓形隔板换热器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对5根不同结构参数的铜制勺形螺旋槽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勺形螺旋槽管用于管内无相变传热时,在紊流状态下,管内传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4~3.5倍,管内流阻是光滑管的2.1~5.0倍。提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用于勺形螺旋槽管的传热系数及摩擦因数的实验关联式,为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FLUENT软件对纵向翅片管、圆形翅片管和椭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流场中温度和压力的分布,并分别将纵向翅片管和椭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性能与圆形翅片管进行比较。分析表明,纵向翅片管的传热效果最差,椭圆翅片管与圆形翅片管的传热效果相当,但椭圆形翅片管对流体造成的压降略小,综合传热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摘要借助Fluent软件,采用边界加密的六面体网格,建立了平直翅片管翅式换热器三维物理模型。在层流假设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二阶精度的QUICK差分格式,对换热器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根据得到的换热器通道内的传热与阻力特性,提出了可以通过控制宏观流场来减阻强化传热的思想,给出了一种在工程上容易实现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案使传热Nu数平均提高了7.24%,而阻力系数下降,且最大下降达6.39%。  相似文献   

9.
笔者就滴形管内填充物的强化传热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填充物的传热和阻力特性,得出了强化效果随Re数增加而减弱以及随填充物结构尺寸而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型翅片管重沸器的传热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工业应用情况。T型翅片管重沸器与普通光管重沸器相比 ,其传热系数可提高 3 0 %~ 5 0 % ,而且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操作平稳等优点。T型翅片管代替光管用于蒸汽发生器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斜针翅管强化传热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luent软件,以水和柴油为换热对象,利用三维模型对柴油在3种不同规格的直针翅管、30°和45°的斜针翅管套管换热器壳程层流流动时的温度场、压降及传热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将斜针翅管与光滑管和直针翅管的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壳程为柴油时,针翅管的压降为光滑管的1~3倍,总传热系数约是光滑管的1.7~2.7倍;与直针翅管相比,斜针翅管的总传热系数提高约20%;斜针翅能使传热膜的系数增大,压降降低。  相似文献   

12.
固流体波面板换热器振动强化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波面板换热器在振动情况下的传热特性。通过研究发现,振动床传热模型可以用两区模型来表示,振动床的传热系数高于同类情况下移动床的传热系数。这为固流体波面板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空冷式换热器翅片管腐蚀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空冷式换热器翅片管失效的原因、特征、产物及机理,对工艺流程过程中脱硫、控制进入温度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强化换热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水为介质的轴对称数值模型。应用计算流体软件CFX对光管及2种强化换热管(缩放管、波纹管)的传热特性及流动规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光管总传热系数数值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很好。与光管相比,强化换热管壁面结构改变了流体的流动状况,对流道的流场产生重要影响。在相同流动条件下,缩放管与波纹管的总传热系数数值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强化作用明显。为此类产品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效异型强化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崔海亭  汪云 《石油机械》1999,27(7):48-50
高效异型强化管的传热机理是通过各种细微加工,在管壁上形成凸起,或将管壁沿轴向制成波纹或螺旋凹槽,建立无源扰动来增大传热系数,强化传热效果。分别论述了螺旋槽纹管、横纹管、缩放管、管内插入物、波纹管、旋流管、高效沸腾传热管、锯齿形翅片管和花瓣形翅片管等各种结构的高效异形强化管的研究现状。这此强化管的传热和流阻试验关联式局限性很大,工作介质基本上是水和空气。为准确确定物性的影响,应扩大试验介质的范围,应以水和油为工作流体,将试验数据整理为传热因子与摩擦因子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6.
在空温式气化器翅片管内加装套管,将翅片管与套管作为整体建立传热计算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空温式气化器的传热过程,获得不同内径( φ6、φ8、φ10 mm)套管气化器流速、温度、气含率、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搭建套管结构空温式气化器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模拟的气化器出口温度和实验结果误差为4.75%~6.46%,翅片表面的温度误差在7%以内,验证了数值模拟所采用假设的准确性;套管对传热管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具有扰动作用,并提高了其换热能力;3种规格套管中  φ6 mm套管翅片表面温度最高,其气含率比无套管结构提高4%,强化传热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7.
某无折流板热交换器的换热管采用扭曲扁管,其扭曲扁管截面短长轴比bi/ai=0.6,扭曲比S/de=13.22、扭矩S=230mm。以水为介质,对此无折流板热交换器管、壳程传热和流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光管热交换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扭曲扁管管程传热系数比同型号光管提高32.18%,管程压降也迅速增加;壳程传热系数有所下降,压降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应用FLUENT对异型热管在热管热交换器的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研究了异型热管混排对热管热交换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然后应用正交实验,以Nu最大为目标函数研究其传热性能,对混排热管在热管热交换器中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优结构形式组合,并用Table curve拟合出热管内部Nu在热管热交换器位置上变化的精确函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19.
对流与薄层蒸发对水平管束沸腾传热增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与传热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区分了对流与薄层蒸发对水平管束沸腾传热增强的贡献。试验结果表明,薄层蒸发传热的相对贡献随热负荷或操作压力的增大而降低,而对流传热的相对贡献则随热负荷或操作压力的增大呈增加趋势。管所处位置愈高,其薄层蒸发传热增强的相对贡献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