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配电网台区缺乏统一的规范性来约束和指引,导致“烟囱式”应用越来越多,各应用之间通信复杂,改造成本较高。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化的配电网台区综合服务管控平台,建立网格单元与对应用户、设备、指标、工单等的相互关联,以面向服务的架构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空间服务及可视化展现,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应用的网格划分管理、网格服务资源管理、网格协同服务、网格服务监控、网格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舰船复杂产品为例,分析了全寿命信息以及与全寿命协同设计及其动态联盟组建过程的相关性。把基于灰关联聚类数据挖掘的数据网格技术应用于设备故障规律的发现,根据舰船全寿命信息共享要求,提出了一个多层次和交叉的、以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动态联盟共享结构及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资源和信息发现流程。已开发的原型系统实现了两个数据网格服务中心的信息共享,并用实例验证了用灰色聚类算法来发现某设备的故障规律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网格服务的结构和网格服务的流程及虚拟现实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在网格环境中实现虚拟现实Web发布的结构框架。以室内装潢为例,实现了虚拟现实在网格环境下的Web发布。  相似文献   

4.
有限元网格生成技术对有限元法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效果关系重大。该文在分析大量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文献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探讨了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制造网格--网格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网格技术的发展,将对制造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将出现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制造网格。分析和总结了制造网格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制造网格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网格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并能降低信息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动力设备管理提出了"系统+网格"的信息化管理概念,对如何实现设备的系统加网格的信息化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优化烟草行业动力设备的管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持续提升动力设备的基础管理水平,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群贵  邓达华 《机械设计》1997,(4):10-12,30
有限元网格生成技术对有限元法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效果关系重大。本文首先对当前诸多的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比较,探讨了有限元网格生成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我们开发的基于智能化和可视化技术的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冰箱冷冻室抽屉的结构特点及成型规律,在模具制造之前,结合选用的材料和设备,经过冷冻室抽屉模型导入、网格划分、成型设备参数输入、原料选择、注射速度初步设定等步骤,在计算机上进行填充、流动、冷却等CAE分析,确定了理想的浇口位置,设计了其冷却系统,结合成型工艺窗口分析模块,预测了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成型工艺条件范围。  相似文献   

9.
基于仿真建模的设备网格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网络共享,分布在各地的仪器设备可以显著提高资源的易访问性和利用率。针对目前实现设备资源网上共享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真建模的多层设备网格体系结构,介绍了设计原理、基本框架,并给出网络层、资源协议层、资源封装层、中间件层、仿真建模层、应用层、网格门户和安全机制等具体实现技术。其核心是建立共享仪器的仿真模型作为其虚拟映像,通过仿真模型实现设备资源远程访问、管理以及优化调度,克服了通过网络共享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困难。在“211工程”项目——全国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效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设备网格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支持协同制造的制造网格平台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支持虚拟企业间的协同,借鉴网格技术和网络化制造运行机制,讨论了制造网格的定义,提出了制造网格体系结构及制造网格协同制造平台模型。通过采用Globus Tookit3提供的元计算目录服务和各种组件,设计了制造网格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制造资源的封装、发布、搜索、信任评估、优选评估等管理。结合Agent技术开发了制造网格任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制造网格制造任务的分解、分配、调度等管理。建立了应用原型,说明了制造网格平台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茂生  姜周曙  王剑 《机电工程》2011,28(2):220-223
直流融冰为500 kV及以上高压电网融冰的唯一方法.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融冰装置SVC(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散热问题,通过对主流冷却方式、SVC运行环境的研究,研制了一套基于PLC、触摸屏、ModBus通信的密闭式纯水冷却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SVC冷却的远程、就地自动控制,同时系统引入抗干扰技术,克服了周边恶劣的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柔性直流输电是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它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以电压源换流站为核心。相对于传统的直流输电以及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柔性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综述了柔性直流输电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现状,并结合我国新能源及电网的发展特点,探讨了柔性直流输电在新能源并网,构建城市供配电网,孤岛供电,构建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推广应用柔性直流输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未来电动汽车(EVs)普及所带来的能源供应紧缺及其接入对电网的影响等问题,将车辆入网(V2G)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中。简要综述了V2G概念及研究现状,探讨了在中国实现EV入网的几种模式,提出了在未来中国智能电网环境下EV通过微网并与大电网进行融合的框架结构,从电网技术操作与电力市场经济两方面,对所有参与EV入网过程与活动的参与者作了描述,最后给出了需要开展研究的技术重点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该V2G技术及其体系框架可充分利用车载储能系统与电网功率进行双向互动,支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及稳定性,加快电动汽车普及。  相似文献   

14.
重点对复杂的低压电网系统中有效减少电网闪变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具体通过对DZQD电器智能控制装置的功能及参数设置、调试方法的阐述和分析,以确保在出现电网闪变造成停电时保能及时的恢复供电。通过低压中心配电室的实际使用,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明显提高,设备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基于ZigBee网络用电状态的无线监控系统,以C8051F340为核心处理器,利用电力专用计量芯片ATIT022B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等各项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处理和故障报警,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与监控设备通信。重点研究了ZigBee无线网络在电力监控方面的应用。系统在性能、结构、功耗以及精度上都优于传统监控设备。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是这一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简要介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以及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应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区电网EMS在风险实时评估、预警和策略应对上的问题,研究了基于交流潮流与直流潮流混合校核技术和Web交互式风险发布技术的电网风险评估与运行方式安排辅助决策系统。结合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重点对电网检修方式和正常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网风险评估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模式,包括确定检修设备、确定薄弱设备、制订风险库、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发布等关键节点技术,提出了适合地区电网应用的系统构架。现场运行情况表明,电网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式方法适用于地、县两级调度系统的风险控制分析和电网运行方式安排校核,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可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较好地提升用户对电网风险管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都军民  孙卓 《机械强度》2011,33(6):850-854
针对一种栅格形缓冲装置的动态冲击工况,采用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试验系统对相关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获取相应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采用动边界及动网格技术,建立基于流固耦合的缓冲装置仿真计算模型,并根据能量等效和速度一致的原则开展缓冲装置压溃试验,对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系统检测问题,笔者介绍了几个方案能有效地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测试问题,即以标准数字信号源为基础的计量系统测试方案、以同步采集和同步比较为基础的互感器校验方案、以GOOSE协议为基础的智能DI/DO装置测试方案、以数字化模拟信号和GOOSE协议为基础的保护测控装置测试方案、以基准向量为基础的相位核查测试方案等。实际工程应用表明,以上方案对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20.
节点球夹紧装置夹爪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栓节点球是球节点网架的最关键件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网架的质量和安全。由某大学承接国家计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空间过球心任意分布轴线螺纹孔及端面数控加工设备研制而研发的一种新型的节点球自动分度夹紧装置,可实现节点球自动化加工,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装置通过使用,其工作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节点球夹紧装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受力分析,找出浮动夹爪的接触角度和加工力及加工力矩的关系。以在约束条件下的承受外载大小为目标函数用MATLAB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较为合理的接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