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晓慧  罗嫣  于小焱  于涛 《广州化工》2011,39(20):88-89,91
研究采用乙醇沉淀法测定葡聚糖浓度实验方法,结果表明:乙醇与葡聚糖溶液体积比大于等于1∶1时,溶液产生较大浊度;反应时间在30 min以上时,溶液浊度相对稳定;但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葡聚糖溶液浓度与浊度之间线性关系不好,且溶液产生的浊度重复性很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因次分析和实验数据回归建立了新型微旋流沉降器的无因次准数模型。用模拟悬浮液通过改变流体流量?原水浊度?絮凝剂量?沉降器波纹板斜槽的直径进行沉降实验,测定进水流量、絮凝体沉速、进出水及澄清器内各点溢流水的浊度。结果表明:絮凝体沉速对出水浊度的影响最大;流体流速较小时,增大流速出水浊度减小,流速较大时,增大流速出水浊度增大;波纹斜槽直径越小分离效率越高。实验数据回归的分离效率准数模型与实验及工业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中主要运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使用该方法时,水样的浊度会对总磷分析结果产生干扰,浊度越大,干扰越大。本实验使用直接取上清液分析和混匀取样消解后过滤比色两种方法比较消除水样浊度干扰效果,经过实验证明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相近,直接取上清液实验过程简单,中间环节更少,降低操作误差。  相似文献   

4.
以高浊度河水为实验用水进行常规混凝沉淀和磁加载混凝沉淀实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助凝剂以及磁粉投加量对浊度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水浊度在200 NTU以下时,磁加载混凝反应PAC、PAM和磁粉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0.2、75 mg/L,浊度去除率大于97%,出水浊度小于3 NTU,PAC的投加量与常规混凝相比减少50%以上;通过测定反应体系的ζ电位、观察絮体结构特征初步探究了磁粉影响混凝反应的机理,磁加载混凝形成的磁絮体结构紧密,有利于沉淀分离;在小试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设计5 m~3/h磁加载混凝沉淀中试装置并进行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当磁加载混凝沉淀表面负荷为10 m~3/(m~2·h)、原水浊度在200~500 NTU时,出水浊度均小于3 NTU,去除率达到98%~99.4%,出水浊度达到GB 5749-2006。磁加载混凝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水质好的优点,适用于高浊度原水的应急饮用水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析浊度与腐植酸共存时的超滤膜污染行为,分别进行了浊度、腐植酸及浊度-腐植酸共混溶液的膜污染实验,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自制膜材料探针和污染物探针定量测定了不同浊度、腐植酸比共混污染物与膜及浊度-腐植酸之间的微观作用力,并系统考察了不同污染膜的表面形貌特点。结果表明,浊度物质-腐植酸之间的力明显大于腐植酸-膜之间的作用力,使得浊度物质与腐植酸共存时,腐植酸分子优先吸附在浊度物质表面,降低了其与膜的接触机率。且浊度物质的尺寸远远大于所使用超滤膜的平均孔径,所以浊度物质对腐植酸的优先吸附使得腐植酸进入膜孔内的机率减小,相应的膜污染减轻。此外,与腐植酸污染膜相比,浊度-腐植酸污染膜表面的污染层结构较为疏松。  相似文献   

6.
氯化银比浊法测定水泥及原料中氯离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0引言用氯化银浊度来测定水泥当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目前已被许多实验室采用,特别是经过加入糊精之后〔1〕,浊度稳定性有很大提高〔2〕,操作人员可同时进行多个样品的测试工作。但是,由于浊度分析中生成悬浮体颗粒大小的不同,致使同样的溶液,同样的方法,未必能有同样的浊度〔3〕,这就影响实验结果的重现性和准确度。根据自己实验室的工作条件,摸索采用以下的一些实验条件,并注重其中的关键环节,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1实验条件优化11波长的选择根据文献介绍氯化银浊度测定的波长在360~420nm之间,我们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  相似文献   

7.
张红  谢灵  赖永忠 《广东化工》2009,36(1):98-100
用乙酰丙酮法测定地表水中的甲醛含量时,即使干净的水样,也存在一定的浊度,而浊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750nm处的吸光度(A750)反映出来;预实验发现纯水配置的空自和标准溶液的A750与实际水样间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实验发现,在实际水样的测定中,用414nm处的吸光度似。14)和A414-A750计算得到的结果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水样浊度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建议测定方法中A414去除浊度影响后再参加运算。  相似文献   

8.
高杰  岳海燕  蔺岩 《天津化工》2004,18(4):37-38
采用琼脂为混凝剂,对高浊度的陶瓷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从而使废水的浊度进一步降低(<10),因而可回用于生产,节省成本及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应用浊度计法代替目视比浊法测定三聚氰胺甲醛水溶液的浊度,并试验确定了浊度计量单位的换算系数,讨论了实验过程的影响因素。该方法误差小,定量准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胡科 《山西化工》2022,(6):176-177+180
结团造粒絮凝是对高浊度水有效的处理方式,采用实验分析的形式对处理过程中混凝剂及助凝剂的用量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确定选取30 mg/L的混凝剂用量及1 mg/L的助凝剂用量进行水质处理是最优的优化参数,可以降低高浊度水的浊度,降低水质处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哈尔滨绍和水厂的现场模型试验及该厂运行监测数据的研究,证明在出水CODMn的质量浓度不超过3mg/L的条件下,常规给水工艺能去除原水中约60%~70%的CODMn,认为强化常规工艺是不容忽视的除污染途径之一。通过烧杯试验就除污染的最佳混凝剂和混凝条件做了进一步探讨,提出应兼顾除浊与除污染的需要,合理选择混凝剂和混凝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常规工艺的除污染效能,从而以最经济、简捷的方式解决饮用水除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化混凝是指水处理常规混凝处理过程中,在保证浊度去除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控制pH值来实现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工艺过程。依据国内外进行过的试验研究及应用,综述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班云霄  杨庆  丁昀 《净水技术》2007,26(2):10-12
水旋澄清池中低温低浊及高浊度黄河水难以处理,主要是出水浊度难以满足要求。文章从动力学角度,通过对池中絮凝颗粒的受力分析,得出和浊度处理相关的公式,从而得出其难以处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工艺对残余铝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饮用水除铝的一系列实验,主要研究在给水处理流程中聚合铝(PAC)混凝剂种类、投加量、余浊等因素对余铝的影响。混凝剂性能优劣应从除浊和除铝两方面来评价。除铝最佳投药量要低于除浊最佳投药量。提出除铝可以分为降低溶解铝和去除颗粒铝两种途径。余浊和余铝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关系,此时除浊能同时有效去除颗粒铝。在此基础上对水厂生产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冷却水浊度是循环水装置运行中重要指标之一。对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有机生产装置循环冷却水浊度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给水中的浊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普霞 《净水技术》2004,23(5):22-23,41
文章介绍了水中浊度的来源,水环境中的浊度水平,供水水质与浊度的关系,浊度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分析方法,国际上供水水质浊度指标及我国供水水质浊度的现状及降低水浊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最经济沉淀水浊度的概念和解决优化运行问题的基本策略和运行模式。通过试验,研究了常规给水处理系统运行工况与费用的基本关系,证实了最经济沉淀水浊度的存在;且证明了该浊度值同原水水质条件等因素相关;试验表明虽然该浊度值同原水水质条件相关,但变化幅度不大,有利于优化运行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以沉淀池为例,讨论了系统优化与单元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过滤中的除铝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饮用水除铝的生产实验,主要研究了过滤过程中浊度对水中余铝的影响。提出了饮用水除铝可以分为降低溶解铝和去除颗粒铝两种途径。过滤水的余浊和余铝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关系,除浊的同时可去除颗粒铝。当控制过滤水的浊度分别为7NTU和0.1NTU时,过滤水的余铝可分别控制在0.05mg/L和0.02mg/L。  相似文献   

19.
该文首先介绍了浊度仪的构造设计原理、浊度仪的光源波长、光检测器的响应波长、水中悬浮颗粒特性、布朗运动、杂散光及测定人员的操作对浊度测定的影响。用统计方法对不同型号浊度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的结果认为:按ISO方法7027的光源波长为860 nm的浊度仪测定的浊度值当浊度低于0.5 NTU时,较其他各型浊度仪显著偏低。文章提出不同浊度仪测得的浊度的平均值X_T与相对标准偏差RSD_T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相对误差RE_T有相关关系但不够显著。对于低浊度水的测定数值最多只能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FT660sc型激光浊度仪与HACH公司其他型号实验室用及在线浊度仪的初步测定比较,前者的准确度及精密度都较差,应对该型仪器用于低浊水的测定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改性滤料强化过滤处理微污染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室制备涂氧化钛的改性滤料,对微污染水进行强化过滤处理,结果表明;其去除浊度、有机物、藻细胞等污染物的能力要比普通石英砂滤料强:与涂氧化铁的改性滤料相比,二者去除浊度的能力相近,但涂氧化钛的改性滤料去除有机物、藻细胞的能力要强。根据改性滤料的除污机理,滤料去除浊度的能力与其表面电位和其结合有机物的能力有关;而去除有机物、藻细胞的能力主要与其表面晶格金属阳离子价数有关,金属离子价数越高,其结合有机物阴离子基团的摩尔数就多,去除有机物、藻细胞的能力就强。这为新型高效滤料的研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