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针对煤矿井下狭窄顺槽巷道等受限空间工况,提出了矿用履带升降车的各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矿用履带升降车液压系统,介绍其工作原理并对关键液压元件进行计算选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能够满足履带式升降车的行走及作业要求且作业人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伸缩臂履带式起重机大功率、高效、高可靠性的要求,对起重机起升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起升液压系统回路.结果表明,通过对由定量泵、变量马达组成的常闭式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提高了起升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起重机重载低速、空载高速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连铸机液压系统主要用于扇形段铸坯的夹紧、引锭杆的夹紧、QC台的定位、脱引锭、切割移动辊道、切头推钢机、大包回转台臂的升降及加盖装置等,系统的工作压力为21MPa,最大流量为900L/min,过滤精度为10μm,采用阻燃介质,如水一乙二醇、脂肪酸脂等。管道的直径一般在18~168mm之间,每台数量约6000m,位置高差近20m。系统设有比例减压阀,油液清洁度要求高。因此在施工时,要紧紧围绕液压管道“压力高,清洁度高”这个中心,并把它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必须仔细认真,严防杂质侵入管道内。二、管道的加工、安装和焊… 相似文献
5.
6.
详细介绍了履带式挖掘机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挖掘机HDS00型、加藤HD770-Ⅰ型、PC400-5型工作中常见的整机故障、挖掘机的部分动作同时异常、整机动作迟缓无力、挖掘机的局部故障等为例,展开详尽罗列,逐一剖析. 相似文献
7.
8.
首先对某履带式液压挖掘机行走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已知的参数计算不同档位下行走驱动系统中各元件的动态参数,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数据绘制了行走驱动系统的牵引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9.
10.
液压系统长管道噪声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为某研究所设计制造了一台港池蛇形不规则波造波机,它是用于在实验水池中造出模拟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波谱的专用设备。设备采用电液们眼系统。设备由18个电液伺服闭环控制系统并联而成。造波机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18个伺服液压缸、18个电液伺服阀、18个位移传感器、9个滤油器、3个蓄能器和相当长的管道。压油和回油管道总管各长达50~80m,其中胶管各长达25m,压油和回油支管各6支,长3.sin,压油和回油分支管各18支,长lin。可见系统管道很长,而且管道布置也相当复杂。在造波机调试的过程中,系统管道曾产生强烈的噪声。用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重型车辆液压转向操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液压伺服转向操纵系统进行了设计。重型车辆实现使用方向盘电液控制转向,能够大幅度地减轻驾驶员的精神紧张程度和减少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当前国内对于液压伺服转向操纵系统的研究还较少,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国内履带车辆的自动化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履带车辆感应电动机驱动系统匹配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把以某15 t级装甲履带车辆的机械传动系统改装成双电动机独立驱动电传动系统,体现电传动履带车辆的优点,依据该型车辆的整车设计参数和动力性能指标参数,对驱动系统中感应电动机、侧传动性能参数进行合理匹配计算。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协同仿真与虚拟样机技术,借助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和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 Track-HM,对整车行走系统及电动机驱动系统进行了建模与协同仿真,并提出转矩控制策略。对加速性能、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和原地转向等四种不同极限工况下驱动性能的仿真结果均得到国内首台电传动履带车辆原理样车实车路况试验结果验证,从而说明匹配是合理可行的,协同仿真模型及控制策略是正确的。对提高国内电传动履带车辆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典型灾难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6自由度四摆臂履带式救援机器人行走系统总体方案和传动系统结构方案.该方案具有可迅速拆卸、方便携带和维修的优点,以及较好的越障性和机动性.基于救援机器人走廊调头和上下楼梯等越障过程的分析,设计了机器人的主要结构参数.以上工作为新型救援机器人实物样机的研制及越障性能的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LWC40T支架搬运车液压系统的组成和液压传动系统,分析DA控制装置在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及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中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为了对履带车辆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根据某型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特点,建立了履带车辆液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模式。基于踏板行程逻辑门限值的模糊控制策略,分别建立了履带车辆制动工况和驱动工况控制策略,构建了两种工况下的控制系统Simulink模块。对履带车辆辅助制动和辅助驱动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车速、系统压力和燃油消耗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设计并建立了系统模型实验台,对制动能量回收和再利用过程进行了原理性实验,计算了液压储能式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总效率。通过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系统总效率的因素,得出系统的实际可行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