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研究利用转基因棉籽壳种植食用菌是否会导致外源转基因片段从棉籽壳水平转移到食用菌中。从银耳生产基地与菇厂采集15份银耳样品与10份平菇样品(培养基质中转基因棉籽壳含量分别约为75%与92%),用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转基因棉籽壳中的外源片段CaMV 35S、NOS、CpTⅠ、Cry IA(c)。此外,针对可能会用含棉籽壳基质培养的市售食用菌,从上海市闵行区各大中型超市与农贸市场采集市售样品47份,用PCR扩增检测外源转基因片段。结果显示,不论是生产基地明确用转基因棉籽壳培养的银耳与平菇样品,还是市售的各类食用菌均未发现存在外源转基因片段向食用菌水平转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的非预期效应可以引起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甚至产生一些新的毒性物质 ,是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用常规的分析技术难以准确测定。利用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从蛋白质组和mRNA水平上比较转基因植物食品和非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基因表达差异 ,是检测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有效手段。文中对利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非预期效应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提高农业转基因成分检测能力和水平, 保证检测质量, 更好地发挥检测机构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方法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告的转基因检测方法的要求, 分别对编号为YZ180011、YZ180012、YZ180013和YZ180014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到所有样品外源基因CaMV35S启动子均为阳性; YZ180012和YZ180014样品中, 外源基因bar均为阳性; YZ180011、YZ180012和YZ180013号样品中, 外源基因NOS终止子为阳性; 而YZ180012号样品, 外源基因pat为阳性; YZ180012和YZ180013号样品中, 外源基因FMV35S启动子和NPTⅡ均为阳性; YZ180011和YZ180012号样品中, 外源基因HPT为阳性。结论 本次能力验证获得结果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0 0 1% ,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 10 0倍  相似文献   

5.
从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株系(NPTII基因是选择标记基因)对卡那霉素的抗性,及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表达蛋白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两个方面对转基因株系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卡那霉素抗性检测试验中,检测了13个T2转基因株系,其中9个株系被检测种子100%对卡那霉素(100 mg/L)具有抗性;T3和T4转基因株系各检测了10个,100%被检测种子在含卡那霉素100 mg/L的MS培养基上长成了烟苗。Western Blot检测了11个T2株系,检测结果表明,6个株系被检测植株100%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2个株系被检测植株80%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2个株系被检测植株50%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1个株系被检测植株19.05%含有外源几丁质酶蛋白。在温室内将转基因烟草与未转基因烟草密植在一起,种植2代,烟株开花期模仿自然风力对烟株吹风,进行了转基因烟草是否可以通过花粉进行基因漂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风媒条件下未发现转基因烟草可进行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性PCR技术,对棉籽壳培养基及栽培银耳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以棉籽壳培养基及栽培银耳的DNA为模板,设置棉花内源基因Sad1内参对照、转基因棉籽壳阳性对照、非转基因棉籽壳阴性对照和无菌双蒸水空白对照,利用不同的引物分别对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以及Cry1A抗虫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在棉籽壳培养基中可检测出35S、NOS及Cry1A的特异片段,而在棉籽壳栽培的银耳中仅检测出35S和NOS的特异片段,未检出Cry1A的特异片段。研究结果表明,棉籽壳培养基中含有外源转基因成分,并向银耳发生水平转移,而其外源抗虫基因可能未转入银耳中。对棉籽壳栽培银耳中基因水平转移的影响因素和潜在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于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日益增多,其安全性亦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为满足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本研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外源基因的方法。方法以转基因豆制品中存在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为检测目标,优化了二重PCR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引物比例和酶的用量;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并对聚丙烯凝胶电泳的银染条件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建立了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更好地区分出外源基因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目的条带的方法。结论本实验中的二重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适用于对转基因豆制品中这两个外源基因的检测,为转基因豆制品检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转基因产品中转入的目的基因以及启动子、终止子,设计了相应引物35SCP142、CPNOS165.通过对引物的调整,使PCR扩增产物的大小控制在100~170 bp,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可以检测到0.01ng的外源DNA.为了检测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类产品中的外源基因,我们又设计了NEST-PCR的两对引物35SCP318和35SCP114,并检测到了外源基因的片断.对新设计的引物进行准确度分析,即在不同的样品(包括转基因或非转基因产品)中进行检测,并经测序验证,新设计的引物35SCP142,CPNOS165及NEST-PCR的引物都有高特异性,可用于含有相应外源基因的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成分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迅速应用与发展,转基因产品的种类与数量逐渐增加,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世界各国有关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一些国家规定了转基因成分的最低含量阈值,因此相应的转基因检测技术体系也迫切需要持续的创新与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转基因成分分析检测技术及方法,目前转基因检测主要是基于外源蛋白靶标和外源核酸成分的检测技术及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技术、PCR技术、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及数字PCR技术等,并对相应检测技术及方法在国内外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应用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使人们对于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转基因食品标记的需要,必须检测鉴定食品中外源基因或其基因产物的有无。对转基因食品检测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拟通过系统开展食品安全"二四六"规划建设,即建设京津冀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技术集成和京津冀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协同创新两个体系,建设检测装备研发与协同应用、安全检测与防控技术研发、风险评估与预警科技支撑以及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信息化四个平台,优先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安全投入品研发科技促进工程、食品生产加工与现代物流技术升级工程、营养健康促进与功能食品研发科技创新工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科技保障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应急科技支撑工程和食品安全高通量检测技术研发科技提升工程六项工程,有力推动京津冀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产业升级,提升北京市风险发现、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越发关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市场初见扩大和成熟,要求食品安全检测更为准确、广泛、快速。光谱检测技术以无损高效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逐渐增多,其中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荧光光谱检测技术以及太赫兹波谱检测技术尤为突出。因为产生原理和特性的不同,以上几种光谱检测技术在不同的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不同的应用,且适用范围受穿透性、准确度、检测速度、对有机物的分辨能力等性能影响。本文阐述了以上几种光谱检测技术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对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并且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种类繁多,人们购买食品时,对于食品包装上的成分和含量的了解不充分,同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不到位,都可能间接导致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威胁,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更可能造成心理层面的伤害。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免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威胁,建立和完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快速检测方法的特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快速检测产品的生产现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在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由于本身的酶促反应以及微生物的污染,容易发生腐败变质,不仅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其产生的腐败微生物及毒素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食品腐败检测对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而食品腐败检测因其方法技术的限制,目前仍是食品安全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检测食品腐败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气体的技术方法具有便捷、高效、无损等优点,因此成为了当前食品腐败检测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将对气体检测在食品腐败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对比色法、荧光、电子鼻以及电化学传感方法进行分类总结,重点阐述纳米材料传感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与物联网、机器学习相结合的辅助分析方法,展望了气体检测在食品腐败检测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和即将面临的挑战,为食品腐败检测中气体检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快速、简单、灵活,应用于食品生产的质量控制,有利于食品安全防线的构筑。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已建立起强大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管理体系, 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到最终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但却不能做到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问题, 且目前的监管体系很难覆盖众多的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以及现场制售食品。食品快检技术主要针对这类食品, 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对这类食品中某种特定物质或指标进行快速定性定量检测。基于此,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家发展食品快检技术的相关政策, 并从化学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生物发光几个方面, 探讨了近年来在食品快检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快检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几个展望。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它对人体健康基本是安全的。尽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生态可能有一些影响,杀虫剂、除草剂等的使用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但其拥有的优点也很明显。可通过完善转基因技术,降低转基因食品的不良效应,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综述近几年来关于小分子半抗原的设计、人工抗原合成的研究,以及人工抗原合成中尚存在的问题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半抗原合成中的应用;介绍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卵黄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近年来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和新兴的免疫传感器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半抗原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极限、快速、方便、低廉等优势,是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方向。半抗原合成的可控设计、有效抗体的规模化生产,通过与新型免疫分析技术结合以期达到高通量、低成本、实时多重检测是今后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中重要的技术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实现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是一个历史性的世界难题。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着手,通过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存储、物流、销售等环节以及食品的检测、监管、法规、标准等多角度进行剖析,探讨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解决的途径;主张从科普教育着手,从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检测体系到检测技术服务,构建一个以风险管理为主的食品安全生态体系,最终实现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全民共治”,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s) 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FCMs能有效保护食品,防止其腐败变质,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从FCMs中迁移出的非有意添加物(non intentionally added substance,NIAS)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NIAS非常复杂,且相当数量未知,其检测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价的关键点及难点。在这篇综述中,以塑料食品接触材料和NIAS为主,介绍塑料材料中的NIAS来源、种类、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研究现状以及分析方法,最后对NIAS检测以及Orbitrap高分辨质谱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