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黄山毛峰茶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一些产区也出现了茶农户生产积极性降低,黄山毛峰茶叶生产减少的现象。以黄山毛峰茶原产地安徽省歙县初港村为调查点,从该村茶农户黄山毛峰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实地深入考察,分析了该村黄山毛峰茶产业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黄山毛峰茶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茶叶产业链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产业链是茶叶生产和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论述了茶叶产业链管理的必要性,从组织链、信息链、物流链和价值链四个方面归纳了国内茶叶产业链管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业链管理的对策,期望对茶叶产业链管理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山区是主要猴魁、黄山毛峰茶区,茶叶季节家家户户是制茶小作坊,茶季用电负荷增长迅猛,用电矛盾突显,解决农村茶季低电压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对农村茶区电网低电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闽南茶业从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市场体系及产业链条等方面已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水平高低不一、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文章从产业规划布局、产品科技创新、强势品牌打造、产品质量监控和文化市场建设等方面对闽南茶叶产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冲泡温度对茶叶中有效成分浸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铁观音、乌龙茶为例,采用不同的温度冲泡茶叶,来研究有效物质的浸出规律。通过不同冲泡温度和时间,对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浸出量和浸出率以及酚氨比做对比,探讨低温泡茶的可行性,以及四种茶叶的最佳冲泡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种茶叶在低温条件下其有效成分的浸出量和浸出率最高;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在常温和低温冲泡时,其感官品质较佳;乌龙茶在低温下,其感官品质最佳;铁观音在高温冲泡下,其感官品质最佳。因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乌龙茶都适宜常温和低温冲泡,最佳优化条件为8℃、3h、1∶50料液比。这种低温泡茶方式具有可行性,外出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     
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1998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南京、成都和郑州等八大城市抽查了70家茶叶经销企业经营的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碧螺春、铁观音  相似文献   

7.
三月的北京春意融融.本刊记者应世界华商联合会邀请参加了“2011世界茶产业黄山论坛”新闻发布会。会上有幸见到了原黄山市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政协主席,现任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徽州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山市茶叶经济促进会会长杨立威.原祁门县农委主任、县长、书记、市人大副主任.现任黄山市政协副主席、黄山市茶叶经济促进副会长项金如.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衣》2009,(4):2-2
早在10年前,中国制造业正在兴盛的时候全球的产业竞争模式就已经悄然改变:争夺“产业链”利润。从制造商品到物流到销售中间经历不下十几个环节,中国服装业只吃到这其中1/10的利润。所以,中国人以为自己“越来越赚钱”,外国人则暗喜:中国人赚的越多我们赚的就更多,因为我们的利润占据产业链上那其余的9/10”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叶深加工是指以茶鲜叶、成品茶、茶的副产物为原料,采用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生产出含有茶或茶叶有效成分的新产品的加工过程。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有效解决中低档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的重要途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现已基本形成以功能成分开发和有效组分开发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鼻对6个不同贮藏时间下5个等级黄山毛峰茶进行检测。首先获取反映茶叶香气的原始特征向量,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出前5个主成分作为主特征向量,然后以主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BPNN)的输入,建立黄山毛峰茶贮藏时间预测模型(称为PCA-BPNN)。通过对75个测试样本(每等级15个)实验测试表明:PCA-BPNN对于贮藏0 d的茶叶,最大预测误差为7 d,5个(6.67%)样本预测误差超过10 d;对于贮藏60 d的茶叶,最大预测误差为10 d,4个(5.33%)样本预测误差超过10 d;对于贮藏120 d的茶叶,最大预测误差为16 d,7个(9.33%)样本预测误差超过10 d;对于贮藏180 d的茶叶,最大预测误差为19 d,8个(10.67%)样本预测误差超过10 d;对于贮藏240 d的茶叶,最大预测误差为21 d,8个(10.67%)样本预测误差超过10 d;对于贮藏300 d的茶叶,最大预测误差为14 d,6个(8.00%)样本预测误差超过10 d。验证了PCA-BPNN预测模型用于检测黄山毛峰茶贮藏时间的可行性,同时与以原始特征变量作为输入的BPNN预测模型相比,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左丹  刘冬  李仕琪  秦亦飞  孙海燕  明建 《食品科学》2018,39(21):189-195
以黄山毛峰为原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其茶多酚提取物对肝药酶Cyp3a11及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的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瞬时共转染报告基因技术进一步验证是否通过PXR实现对Cyp3a11表达调控。结果表明:黄山毛峰茶多酚提取物各剂量组(75、150、300 mg/(kg·d))均能显著调控小鼠肝Cyp3a11、PX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100、200、300 μg/mL黄山毛峰茶多酚提取物经PXR通路使细胞色素P4503A4基因荧光素酶活力分别增加(3.86±0.05)、(4.82±0.72)、(5.38±0.11)倍。研究表明黄山毛峰茶多酚提取物可激活PXR通路调控肝药酶Cyp3a1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赵玥  肖成杰  蔡宝国  李琼  崔俭杰 《食品科学》2011,32(16):283-289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吹扫捕集-热脱附(purge & trap-thermal desorption,P&T-TD)、搅拌磁子吸附(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动态顶空吸附(head space sorptive extraction,HSSE-1、HSSE-2和HSSE-3)4种捕集方式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山东崂山茶和福建乌龙茶进行分析,研究茶的挥发性香气组分。结果显示:茶的香气主要由烯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组成;4类茶均含有大量的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化合物,其中福建乌龙茶含量最高;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山东崂山茶属绿茶类,酯类、杂环类、芳香族类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通过HSSE-1、HSSE-2对茶叶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冲泡前后组分种类和含量略有不同。组分之间的差异使茶形成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茶叶的特有风味。  相似文献   

13.
黄山毛峰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浓度与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黄山毛峰茶主要呈味物质的浸出规律,按水温、冲泡时间双因子与水温、冲泡次数双因子正交对黄山毛峰茶做冲泡试验,并对茶汤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的浓度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次冲泡过程中,茶汤中主要呈味物质的浓度随冲泡时间的延长与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浸出速率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温度下有所差异;分次冲泡过程中,茶汤中各成分浸出浓度最大值的出现受冲泡温度与冲泡次数的影响,酚氨比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富硒茶叶的总硒含量,剖析硒含量和标示值存在的问题,梳理富硒茶的相关标准,总结潜在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富硒茶样品的硒含量,分别与普通茶叶测定值和产品标示值进行对比分析。梳理了食品中硒的国家标准和富硒茶相关的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指出了富硒茶产业关键标准的缺陷可能导致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结果富硒茶存在硒含量太低、达不到行业标准要求的问题,产品标示值不准确、不规范。富硒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其质量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关键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缺失,对其质量监测的检验和评估仍不足。结论富硒茶相关的标准不统一,尚缺乏国家标准的规范。应尽快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加大对该产业的监管力度,保证人们饮用健康。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名优茶产业结构合理,产量产值屡创新高,发展态势良好,但浙江仍面临采摘劳动力严重短缺、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附加值不高等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浙江省名优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推动其名优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产业是恩施州六大特色经济产业之一,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随着茶叶消费趋势的转变,当地传统的茶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背景下,为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将其转变成为产业优势,实现茶叶富民、茶业强州,杭州市与恩施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稳链、补链、延链、强链,完善当地茶产业链,从而促进茶产业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但因受不完善茶业体制和机制等因素影响,中国茶业一直未能完全摆脱来自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等方面的安全危害,造成茶叶出口量和出口产值与国内茶叶资源在国际茶叶市场占有额不对称。本文围绕茶场生态环境、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及贮运等方面阐述当前中国茶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品质危害问题,并通过对茶叶质量安全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危害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监管机制及人才培养等宏观体制、机制方面建设阐述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旨在为未来中国茶业良性、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汪琦  赵贵福  张续周  赵磊  夏涛  张新富 《食品科学》2016,37(20):102-107
以青岛茶区的4 个茶树品种的夏季茶鲜叶及春夏秋三季黄山群体种的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摊放→杀青→揉捻→干燥→提香工艺制得成品绿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其香气成分及组成比例,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青岛绿茶主要的45 种香气物质中除去各自特有香气成分外,共有成分中二甲苯、右旋萜二烯、芳樟醇、β-紫罗兰酮、萘、十四烷、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对香气类型起到关键作用;不同季节青岛绿茶主要的37 种香气物质中对香气类型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要是各自特有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设计获取茶叶生产链上各环节追溯数据的茶叶质量追溯系统的终端APP。方法通过对茶叶产业链分析,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包括种植基地、生产基地、检测机构和经销网络等茶叶生产链上的4个基础数据库,以及用于各基础数据库数据整合分析的中心数据库。同时结合EAN.UAA编码技术实现茶叶生产链上数据的统一编码与采集。结果通过茶农、茶企、检测机构和经销商4个不同登录终端的追溯APP,分别独立获取数据并存储到基础数据库。通过分析生产链上产销数据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实现了消费者获取的溯源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论通过追溯APP的应用,可以提升追溯数据的客观性,改善了追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