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从2007年起至2012年止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将逐步从156.0 m抬升至175.0 m,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防洪库容较初期规模增加110.7亿m3,较2007年汛期增加153.3亿m3,可以发挥正常运行期的防洪效益:兴利库容较初期规模可增加年电量147亿kW·h.较目前的运行水位情况可增加年发电量70.8亿kW·h:改善航道里程将增加约90 km,位于库区的万州、涪陵等港口将成为深水港,水域条件大为改善,综合利用效益增加显著;枯水调节流量可从目前的约4 400 m3/s提高到最终规模的5 860 m3/s.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起至2012年止,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正逐步从156.0 m抬升至175.0 m,对这6年期间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6.
继2010年10月26日三峡水库首次蓄至175 m水位后,2011年10月30日三峡水库再次成功蓄至175m。因电力系统调峰需要,库水位在未来一段时间(12月下旬以前)内将在174.9~175.1m之间波动,为今冬明春发电、供水、航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2012年10月30日8:00,三峡水库水位蓄至175 m,标志着2012年三峡水库汛末蓄水任务顺利完成,这也是连续第3年成功蓄满,为今冬明春发电、供水、航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根据国家防总《关于三峡工程2012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和《2012年度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长江防总统筹协调长江上游各水库蓄水进度,安排二滩、金安桥等 相似文献
9.
10.
11.
系统分析了2008年三峡水库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10年来,进出库水沙特性、库区泥沙冲淤情况、坝下游水沙变化与河道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入库沙量大幅减少、来沙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水库淤积量大幅小于预期、淤积形态良好,重庆河段未出现累积性淤积;坝下游河道发生大范围强烈冲刷、河道河势总体基本稳定;水库及坝下游航道条件大为改善;水库调度指标不断优化调整,试验性蓄水使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等方面提前5年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对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供水、发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与坝下游河道冲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累积过程,仍需长期跟踪观测与研究。建议:进一步优化汛期水库中小洪水调度等,研究形成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新模式;建立坝下游河道崩岸预警机制;持续开展水文泥沙原型观测与科学研究工作,为三峡工程安全高效运行、推进长江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设计水位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的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制定三峡水库正常水位运行期调度规程,从2008年开始,三峡水库进入设计水位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以积累经验和探索水库综合调度运行规律。在全面分析蓄水运行期间水库防洪调度运行方式及防洪效果的同时,对枢纽建筑物,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库区水质、地质、泥沙淤积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根据三峡工程3 a运行的实践,探讨了三峡水库汛期防洪调度方式、中小洪水相机调洪运用、汛末提前蓄水时机及分时段控制蓄水位、库水位消落以及对库区地质地震灾害与水质影响等问题,为三峡工程正常蓄水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掌握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过程中库区水位、流量、含沙量变化过程,通过三峡库区寸滩、清溪场、万县、朱沱(三)水文站实测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水面比降资料,分析了蓄水过程中三峡库区沿程水面比降、库区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含沙量变化、库区冲淤变化等。分析结果为认识掌握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库区水文泥沙的变化规律积累了资料,对探索三峡库区水文泥沙的监测方式和分析研究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电站机电技术》2013,(6):4-4
三峡工程2013年175 m试验性蓄水于9月10日在前期调洪的基础上开始,对应的水位为156.69 m。蓄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统筹考虑防洪、发电、航运、中下游供水等各方需求基础上,本着“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拟定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蓄水规律。中国三峡集团在长江上游前三季度来水总量较多年均值偏少12.9%、10月份来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少45.6%的形势下,充分利用流域水雨情系统,结合向家坝、溪洛渡等水电站的蓄水安排,实时调整蓄水计划。9月底蓄至167 m,10月底蓄至173.9 m,11月11日14:00蓄水至175 m,累计蓄水量153.8亿m3。 相似文献
16.
17.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9,(1):40-40
截至2008年底,三峡工程26台70万kW机组比原设计提前1年全部投产发电,三峡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2m,机组和枢纽建筑物经受了高水头的考验,运行安全稳定,库区水质、泥沙、地震、地质监测结果正常。三峡工程全面发挥了防洪、通航、发电和生态补水等综合效益。2008年,三峡电站全年累计发电803.1亿kW·h,同比增长31.O%。三峡水库在冬春枯水季节对下游实施补水调度,全年累计补水23.8亿m^3,有效缓解了三峡水库下游通航水深不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9月28日零时,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意见,三峡工程开始实施汛末试验性蓄水。此次蓄水综合考虑长江上游气候、来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下游航运、工农业用水等多种因素,兼顾各方利益,科学调度,分阶段进行。当蓄水至156米水位后,暂停10天,三峡大坝坝前水位一直维持在155.5米左右运行。在此期间,中国三蛱总公司对枢纽建筑进行了全面监测,在确定大坝运行稳定后,于10月17日零时开始第二阶段蓄水。目前,蓄水进展顺利,水库蓄水水位已达172米,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和地质灾害,三峡大坝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9.
20.
三峡水库156 m蓄水宜昌站水文特性与水情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1997年7月完成大江截流,2002年11月完成导流明渠截流,2003年5月25日开始关闸蓄水,形成库区.6月10日坝前水位蓄至围堰发电期水位135 m.2006年9月20日三峡水库再次蓄水,至2006年10月27日达到156 m蓄水高程.由于三峡水库属于年调节水库,该水库与葛洲坝水库联合调度对下游控制站宜昌站水沙特性变化有明显影响.对三峡大坝156 m蓄水后宜昌站的水位流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三峡水文局水情预报方案,实践表明,目前三峡水文局采用的水情预报方法预报精度较高,预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