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逆子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可以重复利用部分数据,此特点在需要重复进行振动噪声传递路径查找的场合可以有效减少工作量。基于此方法对一款车内噪声超过标杆车的开发样车进行了两次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分析,然后对动力总成悬置进行了相应的整改,使车内噪声达到标杆车水平。  相似文献   

2.
传递路径分析(TPA)技术是基于频响函数(FRF)的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此方法的模型中一般是把整个系统划分成几个较为独立的子结构,每个子结构都以频响函数来表征其结构特性,各子结构之间通过各种弹性元件相连接来传递信息。文中主要介绍TPA工况测量及结构声学传递函数测量,运用LMS TestLab对某动力总成进行贡献度分析,探寻动力总成悬置对车内噪音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车内噪声的产生机理和传递路径分析试验的基本原理.针对某国产试制SUV在怠速和三档急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偏大的问题,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传递路径分析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识别出车内噪声的主要传递路径,找出主要传递路径贡献量大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降低车内噪声的修改建议,为降低车内噪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车内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了指导汽车NVH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声学设计,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传递函数和激励力的测量方法,并以某型汽车发动机振动噪声向车内传递为例,介绍TPA方法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TPA方法可有效、方便地进行噪声源识别和贡献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列车低噪声设计,给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需要对列车车内噪声贡献来源进行探究,而目前对于各个速度下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贡献来源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全面分析列车车内噪声贡献来源对于实现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方法,以带有受电弓的拖车端部(转向架上方)客室内距离地板1.2 m处噪声作为目标响应点,建立列车客室内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车内噪声的传递路径贡献量以及声源贡献量。结果表明,列车低速运行时转向架区域贡献占主导地位,当高速列车速度高于300 km/h时主要贡献位置变为受电弓与顶板区域。车外噪声激励以结构传声的形式传播为主,空气传声对车内噪声影响不大。牵引拉杆振动在160~315 Hz的1/3倍频程频带内贡献量较大,受电弓区域振动在250Hz的1/3倍频程频带处贡献量最大,抗侧滚扭杆振动在630Hz的1/3倍频程频带处是主要贡献量。研究结果可为轨道交通车辆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水下航行器噪声源和噪声传递路径的识别、量化,利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OPA)并考虑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4个关键问题,选取恰当的工况数组合和参考振源,采用截断总体最小二乘(TTLS)方法,有效地避免了矩阵求逆存在的不适定问题,由此建立水下结构的OPA模型.进行水下单、双层圆柱壳体结构的振动-声辐射试验,实现了噪声与结构振动数据的同时基采集.基于建立的OPA模型编制程序进行水下单、双层圆柱壳体结构的噪声贡献量分析,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并从传递路径的角度找出了对壳外噪声起主导作用的环节.建立的OPA方法可以识别、量化水下圆柱壳体结构的主要噪声源和噪声传递路径,并且能够指导水下航行器噪声的实时预报和减振降噪措施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某纯电动汽车怠速空调开启工况时车内噪声,开展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传递路径研究。首先,采用Benchmark分析、整车-子系统性能分解、旋转件阶次频率分析等方法,获得了该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关键零部件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发现冷却风扇安装支架刚度和空调管路振动是引起车内噪声偏大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安装支架刚度加强方案和空调管路减振措施;最后通过试验数据验证,经过改进后该车型怠速空调开启工况车内噪声由46.2dB(A)降低到44.5dB(A),满足了目标值45.0dB(A)要求。上述研究方法可为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提供参考,亦可为相关车型空调系统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变速器产生啸叫噪声的机理,并通过变速器啸叫噪声测试分析了空气辐射噪声对车内变速器啸叫噪声的贡献量,判断车内变速器啸叫噪声主要通过结构传递路径贡献,最终通过优化变速器选换挡拉索支架和变速器后悬置主动侧的悬置支架,有效地降低了车内变速器啸叫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9.
使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农用车驾驶员座椅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驾驶室振动系统传递函数测试方法,通过传递函数实验和工况实验建立了完整的TPA模型。采取了一种快速的方法计算激励力,然后计算出了各传递路径贡献量。通过将路径合成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TPA模型的正确性。结合相位和幅值对驾驶员座椅的振动进行了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及路径问题识别。找出了引起振动峰值的主要路径,并通过分析找出了这些路径贡献量大的原因,为该振动系统的后期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预测机械系统的振动响应和计算不同振源的贡献,不仅激励力的实时测量非常困难,而且拆解系统的工作非常繁琐耗时。为解决该问题,在经典TPA方法中对每个振源均引入一组等效力代替激励力来表征该振源激励,并利用正则化方法解决导纳矩阵病态问题,从而改进经典TPA方法。通过搭建电机工作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正则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导纳矩阵病态问题,改进方法即振动的等效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振动响应和计算振源贡献。  相似文献   

11.
NOTAT1ONSR.--Mnged radius of cylinder bore center p.--Pressure in crankcase chamberR,--radius of piston m.--Mass of wObble plateRd--Arrnged radius of driving plate m, n--befficients of refrigerant's exPansion andro--AngUlar vdsitY compressiont--Time F.--Thrust fOrce on piston j from wobb1e platea--Nutating angle Fd.' Fd.' Fd.--Driving fOrce on wobble plate from drive6,--Angular opition of each cylinder bore center plateAb--Active area of pressure in crankcase chamber F.., F,., F..…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微位移定位系统的应用要求,设计由超磁致伸缩材料驱动的新型折弯型柔性压曲放大机构。在其他微位移放大机构的基础上,设计便于制作和使用的二维平面型折弯型机构,该机构在实现微位移放大的同时也使位移的方向产生90°转变。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优化折弯屈曲板的结构参数。针对超磁致伸缩材料输出位移与输入电流间磁滞非线性与其负载和频率的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分别构造磁滞上升半环和下降半环的逆模型,并通过输入信号对其进行选择从而进行磁滞补偿。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构建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驱动的压曲放大机构试验装置,采用该装置,分别对单环磁滞和多环磁滞进行补偿控制试验,获得了满意的位移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静态工作点选取原则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压阻力回路方法对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进行静态建模以求取最佳静态工作点。总结出了独立控制系统液导反向准则和能量损失守恒准则,分别从能量损失、速度敏感及压力范围三个方面,总结出了静态工作点的选取原则,从而为负载口独立控制阀与系统的设计和现场调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an organic-reagent-free method was describ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r(VI) and Fe(III) by double-system double-wavelength sequential injection technique with a single sample injection. In this approach, the determination of Cr(VI) was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a blue unstable intermediate compound resulting from the reaction of Cr(VI)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Fe(III) was based on the color reaction of Fe(III) with thiocyanate in acidic medium. 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SIA) parameters, including spacer solution volume, aspiration order, aspiration volumes, flow rate, acid medium, solution acidity, and reagent concentrations, were optimized. The linear range for the determination was 3.0–60.0 μg mL?1 for Cr(VI) and 1.0–40.0 μg mL?1 for Fe(III), respectively.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as 0.6 μg mL?1 for Cr(VI) and 0.2 μg mL?1 for Fe(III), and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was 2.0 μg mL?1 for Cr(VI) and 0.67 μg mL?1 for Fe(III). The total volume of the reagent consumed in each determination was only 0.11 mL.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r(VI) and Fe(III) in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and environmental waters. 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97.5–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