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国际计量局与世界计量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庞大而且通常是看不见的服务、供给、运输和通讯网络的基础体系。这一体系的存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却往往被忽视。计量学,即关于测量的科学,正是这种隐藏的基础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制... 相似文献
2.
1.国际计量局 国际计量局(在法语中简写是BIPM)是根据1875年米制公约的规定建立的,设在法国巴黎郊外.国际计量局是一个跨政府的组织,由米制公约成员国提供资金,在国际计量委员会监督下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3.
4.
自1875年以来,国际计量局(BIPM)和国际法制计量委员会(CIPM)作为米制公约的机构,一直肩负着双重任务:改进和扩展米制体系(现在的国际单位制),并保证它的国际化发展。目前,CIPM对如何实现其第二个目标给予了特别的关注。CIPM制定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关于国家计量基(标)准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证书的互认协议。在已确定的该协议的运作机制中,区域性计量组织被赋予了相当重要的责任。同时,也还在考虑如何将这种溯源性延伸至非米制公约成员国的国家或地区。下面就国际计量委员会主席Jeantovatesxy对米制公约及其计划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一、国际计量局和米制公约在 1875年 5月 2 0日的米制外交会议的最后一次会议上 ,17国在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 (见附注 1)。根据该公约 ,成立了国际计量委员会 (CIPM )和国际计量局 (BIPM)。根据公约 (见图 1 米制公约组织 )的规定 ,国际计量委员会接受国际计量大会 (C 相似文献
6.
8.
9.
国际计量大会(General Conference of Weights and Measures:法文Conference Gene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CGPM)是米制公约的最高组织形式.由米制公约成员国的代表组成。根据《米制公约》第4条规定,国际计量大会主席由巴黎科学院的时任主席(院长)担任。1889年召开第一届大会(17个成员国),到1960年第十一届大会,每6年举行一次,其中第五、六届之间及第七、八届之间,因两次世界大战,分别相隔8年和15年才召开:从1960年后到2003年,都是每4年召开一次。中国第一次参加的是1979年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计量大会。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末,法国创立米制单位,为近代计量学打开了新的一页。法国从1789-1793年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进程中,不断提出建立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政策法令。1789年8月初,制宪议会在通过“八月法令”的同时颁布了另一些法令,如取消行会制度、粮食自由买卖、废除内地税卡、统一度量衡和币制等。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掌握政权之后,开始国内改革,实行一系列加强统治的经济措施。采用十进制计量单位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法国在17世纪后期就开始地球弧长测量,1683-1718年,天文学家卡西尼父子(G.D.Cassini&J.Cassini)在通过巴黎…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计量对外交往逐渐增多,并且在国际相关计量组织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解国际计量相关组织及发达国家的计量工作,对于广大计量工作者开阔视野、改进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期大视角文章,如果广大读者喜欢,我们还将陆续介绍其他相关国际计量组织及其他国家计量工作的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国际计量大会是米制公约下最高的权力机构,在巴黎举行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由国际计量局会员国与非会员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派代表参加。大会主要内容是听取国际计量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讨论和审查国际单位制的宣传和改进等事项;对国际范围内最新基本计量学测定的结果和各项科学决议进行认可;决定国际计量局组织和发展、包括对国际计量局的捐赠等相关重大问题。第24届国际计量大会已于2011年10月17日至21日召开,本期将刊登此次国际计量大会中两项重要的会议决议译稿。 相似文献
13.
14.
亲爱的同事们:5月20日,1875年米制公约签署的这一天,是全球计量界庆祝世界计量日的一天。作为世界两个计量组织(国际计量局和国际法制计量局)的局长,我们纪念这一日子的宗旨,是要联合起来,并且与您一起,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计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发挥的那些通常不为人知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借此机会向所有计量界的 相似文献
15.
瑞士籍物理学家夏尔斯·爱德华·纪尧姆(C harlesE鄄douard G uillaum e1861 ̄1938),是一位杰出的计量学家。他不但在温度计量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研制出了适用于制造计量基准器的镍钢合金,因而获得了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国际计量事业的开拓者纪尧姆1861年2月15日出生于瑞士珠罗山区的弗勒里埃。他的祖父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离开了法国,在伦敦经营制表业。他的父亲埃多瓦德后来仍回到弗勒里埃定居。父亲不但有着制造时钟的技艺,而且有着丰富的知识,这给纪尧姆以良好的影响。纪尧姆在纳沙泰尔受早期教育,1878年进入苏… 相似文献
16.
《计测技术》2005,25(2):16-16
确定”世界计量日”是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时由计量学家提议的。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它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划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还成立若干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有的存在至今,成为世界计量学界的最高技术权威。现今,已有4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包括了所有主要工业国家。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签署了《米制公约》。计量单位制已由米制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单位制并被各国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7.
1875年5月20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计量组织米制公约组织。旋即,在国际计量大会上确立每年5月20日为“国际计量日”。我国的计量日活动旨在宣传计量,使社会了解计量,关心计量,支持计量,使计量成为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于1999年10月12日~15日在法国召开,期间于14日在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召开了第三次米制公约成员国计量院院长会议。出席会议的除了米制成员国代表外,还有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委员、区域计量组织(RMO)代表、区域计量组织与国际计量局(BIPM)组成的联合委员会(JCRB)代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我国出席的代表有计量院院长潘必卿、总工程师施昌彦以及CIPM委员高洁。 会议由国际计量委员会主席主持。他简要指出:米制公约在1875年签署时有17个成员国,经历了将近125年后… 相似文献
20.
国际米制公约组织(2007)
三、各领域的特殊需求和发展及其对贸易和社会的影响
本节概述了全球优先关注的若干领域的进展,它们既促进了创新和全球经济的增长,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