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武仕水库先后实施了多种大坝安全监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文章根据土石坝渗流理论,着重对东武仕水库大坝坝基渗透做了全面分析,对其提出了安全评估,对今后东武仕水库工程管理及大坝加固有现实意义,类似工程亦可借鉴。  相似文献   

2.
东武仕水库系我省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水库常年带病运行,被我省列为第二批病险库治理工程。东武仕水库1994~1995年相继完成了坝后出路、泄洪洞尾渠、右岸延长段等一期工程;1996~1997年6月完成了坝前水平防渗铺盖、泄洪洞引渠扩挖、坝后排水暗管及泄洪洞闸门、启闭机更换等二期工程。三期工程包括:大坝加高、下游坝坡压重、副坝加高加固等项目。目前经设计优化,大坝加高由贴坡培厚改为坝顶“戴帽”。此项工程共节约投资100万元。本期工程将于1998年11月开工,1999年汛前完工。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三期工程即将开工@季茂祥$水利部河…  相似文献   

3.
漫坝风险分析在水库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颖  黄文杰 《水利学报》2005,36(10):1153-1157
本文运用漫坝风险分析理论,综合考虑影响漫坝的洪水、风浪、库容、泄水能力四方面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东武仕水库大坝对抗洪水系列与风浪系列联合作用的漫坝风险模型,计算了水库在现行的防洪标准及调度方案下的大坝漫坝风险及安全可靠度,从而对水库漫坝安全做出评价。此外,在保证东武仕水库大坝漫坝安全可靠度高达99.999%以上的基础上,结合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淹没范围等具体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建议将水库的汛限水位提高1.5m,可使水库多蓄水1470万m^3,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00万元。  相似文献   

4.
十字街水库大坝工程于2009年进行过除险加固,大坝运行至今已过10年,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17)有关规定,对十字街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评价。文章结合东港市十字街水库工程安全鉴定经过及结论,探讨了水库安全鉴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补措施及建议,为类似工程安全鉴定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小型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并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依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对水库大坝运行管理、大坝渗流安全、防洪能力、结构安全等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定等级,保证水库的日常维修养护、除险加固项目安排符合工程实际,保障水库规范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东武仕水库是滏阳河上游一座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兼顾发电和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水库控制地表集水面积340km~2,地下集水面积约2400km~2,库容1.52亿m~3。建库30多年来对邯郸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近几年来由于干旱,水库常常处低水位运行,造成水库大坝裂缝多处。根据确保水库安全和向邯郸市供水的需要,经省政府批准,邯郸市决定投资2000万元对东武仕水库进行加固和扩建。为使扩建后  相似文献   

7.
八堆子水库大坝工程于2009年进行过除险加固,大坝运行至今已11a,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及《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17)有关规定,对八堆子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评价。文章结合彰武县八堆子水库工程安全鉴定经过及结论,探讨了水库安全鉴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修补措施及建议,为类似工程安全鉴定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河口水库是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对保证水库长期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结合现有的大坝安全监测经验和规范要求,对大坝安全监测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对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测方案设计是合理的,监测仪器选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坚定办法》要求,开展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期的首次大坝安全鉴定工作。该工程防洪标准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运行状况良好,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综合评价为“一类坝”。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鉴定作为首次由水利部直接审定的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开展大坝安全鉴定提供参考。对推动我国水库大坝定期安全鉴定工作的开展,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障大坝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后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加强了对大坝的安全管理,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投入.大中型水库的安全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小型水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水库大坝安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结合我国水库大坝安全及管理现状,分析了安全监测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中的作用,强调加强安全监测工作是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措施,并简要分析了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土石坝作为坝工建设的优选坝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经济性好等优点。渗流问题是影响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研究洋河水库黏土心墙坝渗流安全性态,对坝体渗流安全作出评价,文章基于测压管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基于AtuoBank软件进行五种不同工况渗流有限元计算,通过分析得出黏土心墙坝在当前工况下处于渗流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土坝坝体渗水是一种安全隐患,如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大坝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坝体防渗处理至关重要。对此,通过分析三洲塘水库坝体渗水的成因,按照"上截下排"的防渗处理原则,结合工程实际,选择砼防渗墙及高压旋喷的防渗方法妥善处理三洲塘水库坝体渗水问题,保证大坝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坝渗流监测工作中测压管与渗压计选择,渗流压力与浸润线的关系,测压管制作埋设,土石坝渗流项目监测布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大坝安全监测分析管理软件,大坝监测技术人员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部分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可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渗流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四明湖水库大坝的渗流安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土工膜对坝体起到了很好的防渗功效,坝体和坝基渗透稳定性满足要求,坝基渗流压力略有增大趋势,渗流量较小,左、右坝肩基本无绕坝渗流问题,大坝安全性态总体较好。建议加强对大坝巡视检查并在高水位下进行渗流观测,及时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保障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5.
故县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针对大坝渗流监测项目及运行情况,通过对该工程坝基扬压力、大坝渗流量和绕坝渗流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F5断层C445-3管水位持续升高,应该引起重视;河床坝段扬压力水位较低,河床坝段排水系统完善,运行正常;岸坡坝段、河床坝段扬压系数均小于设计值0.3,满足设计要求和大坝安全要求;坝基渗流量较小,没有产生较大的集中渗流,大坝帷幕灌浆效果良好,坝基渗流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寒山水库主坝高压摆喷灌浆前后渗流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坝高压摆喷灌浆后起到了一定的防渗作用,坝体渗流稳定安全,不会因渗流作用而危及主坝的安全,达到了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7.
石门拱坝坝基渗流性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门拱坝坝基渗流性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两个不同的防渗区域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渗流、坝踵裂缝等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不同防渗措施对坝基渗流影响的机理 ,对石门拱坝坝基渗流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并探讨了改善坝基渗流状况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渗流反分析在土石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蔚 《水利水电技术》2005,36(6):102-104
以土石坝渗流场中各测点水位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最优化拟合准则,建立渗透系数的反演模型,并以青山水库主坝渗流分析为例,根据多个渗流观测点数据,反演出大坝各个区域的渗透系数.在渗流反演优化过程中利用对数变换将有约束优化转为无约束优化.根据反分析的结果对大坝的渗透安全进行分析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大坝的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某水库大坝和涵洞监测断面的地基、换填砾质土、截渗槽的工程特性和土料特性出发,根据渗流监测成果,对中坝和涵洞部位渗流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这些部位的渗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渗径推断和平均渗透系数推算;根据监测的异常渗流过程,判断了异常渗流原因,对大坝和涵洞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目前,该水库大坝和涵洞仍处于渗流稳定过程中,经回归分析,坝体和坝基渗压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库水位,出现的异常渗流情况还不至于对大坝和涵洞的安全运行产生危害,有待继续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20.
土石坝渗流安全预测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土石坝渗流安全预测预警,依据土体渗透变形试验成果,采用重标度极差分析方法(R/S分析),阐释了渗流时间序列具有分形标度不变性,揭示了渗流时间序列具有趋势性和随机性双重特性。针对土体渗透变形的孕育—形成—发展—破坏全过程演变特点,结合时间序列性质强弱程度与渗流安全稳定状态,从定量角度提出了大坝渗流分维数指标、趋势性指标及预警等级划分标准,绘制了大坝渗透变形预警指标分布图,并应用于磨盘山水库工程,分析了土石坝异常断面渗流性态,预测了心墙土体渗透变形发展趋势,论证了土石坝渗流分形预警指标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为土石坝渗流异常原因甄别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