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继荣 《水泥技术》2010,(6):110-111
<正>我公司Φ3.5m×54m窑于2010年1月2日开始用无烟煤煅烧,无烟煤与烟煤比例为7:3。由于我公司地处西南,大部分人员都是立窑煅烧工出身,对于新型干法窑的煅烧技术还很陌生,因此在无烟煤的煅烧过程中出了不少工艺问题,刚开始使用时尤其明显,窑内25~34m段长长厚窑皮、后结圈、结蛋,严重时出现过窑尾漏料。产量低、质量差,篦冷机堆"雪人"等工艺事故时有发生。后来经过  相似文献   

2.
和玉平  回胜科 《水泥》2007,(2):35-36
我厂现有2条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窑规格为Φ4m×60m,窑尾采用带单系列低压损五级旋风预热器和带预燃室的TSD型分解炉。窑和分解炉燃烧器分别采用丹麦史密斯DBC型Duoflex窑用燃烧器和双通道下旋式分解炉燃烧器。煅烧用煤为烟煤。  相似文献   

3.
陈通 《水泥》2001,(9):10-12
我厂于2000年始逐步对1号和2号立波尔窑进行了燃无烟煤的改造.通过对篦冷机系统、煤粉磨系统及窑用燃烧器的改造,现已达到了无烟煤与烟煤配比为8:2的混燃、稳燃的阶段性目标,为100%燃无烟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生产调试实践中,我们针对无烟煤的特性及立波尔窑的工艺条件特点,对燃无烟煤条件下的结圈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消除结圈的方法,目前生产顺利,窑产量达820t/d,熟料28d抗压强度达64MPa.  相似文献   

4.
陈通 《水泥》2001,(9):10-12
我厂于2000年开始逐步对1号和2号立波尔窑进行了燃无烟煤的改造。通过对篦冷机系统、煤粉磨系统用窑用燃烧器的改造,现已达到了无烟煤与烟煤配比为8:2的混燃、稳燃的阶段性目标,为100%燃无烟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生产调试实践中,我们针对无烟煤的特性及立波尔窑的工艺条件特点,对燃无烟煤条件下的结圈形成过程和机理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消除结圈的方法,目前生产顺利,窑产量达820t/d,熟料28d抗压强度达64MPa.  相似文献   

5.
李天杰 《水泥》2015,(6):20
<正>我公司5 000t/d生产线于2010年6月建成投产,原设计采用100%无烟煤煅烧。因设计存在缺陷,在100%无烟煤煅烧时会出现窑尾温度倒挂、烟室结皮严重、二次风温低、熟料结粒差和f Ca O含量高等现象,投料量基本维持在250t/h左右,为此不得不掺入烟煤混合使用,长期以来无法实现100%无烟煤煅烧,用煤成本居高不下。公司从2013年开始对烧成系统  相似文献   

6.
吴全发 《水泥》2012,(10):13-16
笔者从事新型干法窑生产操作及生产管理多年,多次遇见或听到熟料生产线在冷态升温后的投料操作过程中发生跑生料、烧流、长长厚窑皮、结圈以及红窑等问题,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杜绝这类问题,有效规范投料操作的过程管理,笔者总结了经历和考察的几个公司的生产情况后,整理完善出了操作作业指导书,作为烧成系统中控操作标准的一个补充,使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陈增元 《水泥》2011,(2):33-34
某公司2500t/d生产线采用100%无烟煤煅烧,2010年5月一次检修后没有换砖点火升温,原计划点火后7-8h投料,但由于升温慢推迟了近4h。本文阐述了此次点火升温慢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友洪 《水泥》2006,(1):34-35
我公司2500t/d燃用无烟煤的二线于2004年12月竣工投产。在以往的生产中,鉴于无烟煤着火温度高、燃尽时间长的特性,为保证升温时无烟煤在窑内的燃烧,升温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在没换砖的情况下烘窑时间定为20h[1]。2005年6月21日因二线入窑斗式提升机故障停窑检修,计划于27日点火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七里岗水泥厂1 000 t/d新型干法线窑规格为φ3.2 m×46 m,预热器为五级低压损旋风筒结构,分解炉为DD炉串联1台NMFC炉。2006年2月在距窑口32-36 m处有后结圈现象,投料量加至60 t/d,窑尾即开始露料,窑内通风受阻,火焰伸不进去,频繁出现正压,窑尾温度高,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窑筒体温度测量显示此处温度仅200℃左右。我们对后结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工艺、现场看火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通过投标成为老挝万荣水泥厂7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燃无烟煤)工程设计、调试、年达产承包商。在第一次点火后,不到20天即完成了性能考核指标。在燃无烟煤过程中,解决了窑运转率低、火砖寿命短、预热器易结皮堵塞、点火用油多等问题。万荣水泥厂的成功,标志天津院燃无烟煤理论和实践方面走向成熟,是该项技术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