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7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2011年第10号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  相似文献   

3.
《美食》2008,(6):59-60
10月7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资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2011,(9):40-40
卫生部等五部门4月6日发布2011年第10号公告,明确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并强调,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检在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目前为止,三聚氰胺已作为蛋白质添加在食品中。但是根据相关规定,三聚氰胺为非食品添加剂。本文根据三聚氰胺的概述、三聚氰胺的检测现状以及三聚氰胺的检测分析结果有效认识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食品接触产品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的方法。样品采用水、体积分数4%乙酸溶液、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异辛烷和橄榄油模拟物进行浸泡。在优化色谱及质谱条件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能很好分离,且分别在1~100ng/mL和2~200ng/mL范围内,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在50ng/mL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2%~134.0%和78.9%~156.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44%~17.93%和5.95%~11.78%。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食品接触产品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  相似文献   

7.
Spectra-Quad实现三聚氰胺含量在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麦麸、奶粉或其他富含蛋白质面粉的生产中,进行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不法企业常利用三聚氰胺少量添加即可大大提高氮含量的特性,向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蛋白质含量的虚假增高,以达到产品蛋白质含量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三聚氰胺污染途径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探讨导致三聚氰胺污染的深层次原因,对确认没有人为添加但检出三聚氰胺的食物链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具有关联性的农产品、食品本底中含有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分析认为,三聚氰胺“联产”技术生产的化工产品的使用、环丙氨嗪药物的使用及代谢、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的聚合树脂中三聚氰胺的迁移等是导致环境、食品中三聚氰胺污染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性提出科学、理智控制三聚氰胺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乳品与人类》2009,(3):32-35
由于在中国食品中发现了三聚氰胺及三聚氰胺化合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2008年11月中旬下令,在全美范围内无需检查而扣留所有从中国进口的牛奶产品、奶品原料和成品含奶食品,使中国厂家要想把产品输往美国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0.
食品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聚氰胺是一种制造氨基树脂和塑料制品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其在食品及饲料中的非法添加,导致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三聚氰胺的性质、应用、来源、毒性以及分析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食品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制定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瑾娜  李方实 《食品科学》2009,30(11):276-279
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由于其较高的含氮量而被添加于食品和饲料中,对动物和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综述了近期的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 质谱法、液相色谱- 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等。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含氮量高,俗称"伪蛋白",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酸、甲醛等,经常被用作化工原料,对健康有害,我国明确规定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三鹿奶粉"事件影响恶劣,也给食品检验机构敲响警钟,三聚氰胺参数在乳品检测中成了必检指标,研究其检测方法尤为重要。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明确规定,测定三聚氰胺有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在食品中添加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瘦肉精等,不仅引发了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还使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和污名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竹纤维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规律,讨论影响迁移水平和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对该类产品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采集市场上不同品牌且明确标识含有竹纤维的密胺餐具14种(包括婴幼儿餐具),选择10%(V/V)乙醇和4%(V/V)乙酸,按照GB 5009.156—2016的方法浸泡餐具,再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04.15—2016和GB 31604.48—2016开展酸性条件下的迁移试验研究。结果 竹纤维密胺餐具在接触4%(V/V)乙酸时,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水平远高于10%(V/V)乙醇。对单个样品而言,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趋势呈正相关的规律,且长期重复接触酸性较强的食品时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两者的整体迁移水平逐渐升高,该规律在竹纤维添加量较高的制品中更为明显。结论 竹纤维密胺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规律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基本一致;其中三聚氰胺的迁移水平更能反映树脂的分解情况。该类产品长期重复接触酸性食品时三聚氰胺或甲醛迁移量超标的可能性更高,尤其对于婴幼儿产品。应加强标签标识及消费者指导,杜绝使用不合规原料,促进行业良...  相似文献   

15.
<正>1近红外光谱在牛奶三聚氰胺检测中的重要性三聚氰胺又可称之为密胺,还可称之为氰尿酰胺,呈现为白色结晶体,其分子中66.7%均为氮。在乳制品和生鲜乳制备中,加入三聚氰胺,可使牛奶中的氮含量得到提升,故不少不法商贩将其添加到牛奶中,以此来冒充高蛋白含量食品,实现对成本的控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的因三聚氰胺含量过高,导致儿童泌尿系统异常。自此,加强乳制品三聚氰胺快  相似文献   

16.
正针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华益精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业界带来了前沿的技术支持,和优良的解决方案。为此,《食品安全导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华益精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小江。近年来国内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多发问题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从三聚氰胺,到苏丹红,从漂白剂,到吊白块,这种事件一旦被曝光,就会立即通过各种信息手段发酵,成为社会舆论关注和声讨的焦点。政府相关监管也在一次一次  相似文献   

17.
《食品指南》2009,(1):49-50
中国老话讲:民以食为天。可当给婴儿喝的奶粉被添加不该有的三聚氰胺时.老百姓不得不开始仔细审视每天的“吃食”。食品中添加的各种成分——“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必需的吗?真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吗?健康与食品的色香味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  相似文献   

18.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测定不同样品 基质中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求不同样品基质中三聚氰胺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为快速筛查不同种类食品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奶制品(奶粉、液态奶)、成品饲料(鸡饲料、猪饲料)、饲料原料(鱼粉、肉骨粉、豆粕、麸皮)、肉类(鸡肉、猪肉、内脏)等样品基质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三聚氰胺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酶联免疫试剂盒对奶制品和肉类检出限均能达到1.0 mg/kg;对成品饲料基质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检出限可达到2 mg/kg,而对饲料原料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检出限都不能达到2 mg/kg.结论 对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检测完全符合我国的临时限量标准;对成品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残留的检测同样符合其限量标准(2.5 mg/kg),而对饲料原料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由于不同基质中检出限不同,不能直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快速筛查;酶联免疫法也适用于肉类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美食》2009,(3):70-70
食品企业三聚氰胺事件越演越烈,有报道称,韩国政府紧急叫停好丽友等公司生产的12种产品,原因是这些产品中含有超量的三聚氰胺。好丽友中国公司有关人士2月26日,表示,问题产品没有通过好丽友渠道进入中国,中国市场上的产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在食品中肆意添加的事件虽已淡去,但留下的却是人们对食品添加剂越来越深的恐惧。防腐剂作为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也令人谈之色变。读者马女士致电本刊,想了解究竟哪些食品中含有防腐剂,吃了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是否更安全。"我们先来看看防腐剂的定义:防腐剂是具有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