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油藏开发经济价值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武  钟水清  吴康 《钻采工艺》2004,27(5):22-24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油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油田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以油田经济产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油田油藏开发经济评价的方法,分别对老井、新井和措施井经济产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制定油田产量计划指标,使油田开采获得最佳效益,从油田开展单井效益评价出发,依据油田产量的经济特征,将效益产量分为新井效益产量、老井效益产量和措施效益产量。新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现金流量法,将新井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其经济性,求解净现值最大时的产能建设规模及当年新井产量;老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单井贡献值法,从单井的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对油田效益的贡献大小进行评价,求解老井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措施效益产量研究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法对措施产出的增量价值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然后求解利润最大时的措施产量。针对新井、老井、措施提出了油田效益产量计算模型,模型解决了油田配产中只注重产量指标、忽视油田效益的状况,实现油田效益配产。  相似文献   

3.
油田产量构成包括老井自然产油、措施增油、新井产油,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措施产量成本越来越高,如何建立经济措施产量模式,提高措施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运用经济评价理论--盈亏平衡原理,优化措施结构,提高油田开发效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油田开发中措施产量与措施效益分析,提出了措施效益评价及措施方案的优化方法,并应用胜利油田某油区的实例论述了措施经济分析的应用方法,对提高油田措施效益,优化产量构成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区低效井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从油田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目前开发经济效益状况出发,运用油藏工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建立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老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和经济极限产油量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胜利油区低效井的现状,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低效井存在的原因及其潜力,提出了不同类型低效井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油田产量预测在油田长远开发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Arps递减曲线及历年新井产量组成为基础,首次建立了产量预测新模型——无因次产量组成递减率法作为产量预测的新方法,即以各年老井、新井无因次产量递减率分别作为老井、新井规划产量递减率的依据,进而达到预测老井及新井产量的目的。为验证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将其应用于辽河油区某油田“十一五”规划中,并与典型的常规预测方法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课题包括根据区块历年各类开发数据,分析各类递减规律,并进行拟合,为确定次年的自然递减提供依据;对区块含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次年含水变化的规律;根据不同注聚阶段递减模型,预测聚驱区块的次年每月产量;研究一套通用性较强的注聚井合理配置的定量优化系统;预测水驱区块次年未措施老井每月产量;考虑新井总井数、措施总井数、措施有效率、措施平均单井增油、增液量以及区块总产量、年终含水等指标,安排全年的产量、液量、含水运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已有的产量递减规律的实际应用,对老井产量的组成分别进行预测,建立了产量构成法对老井产量进行预测,解决了由于新井投入的工作量以及油藏类型的不同而使预测精度低的缺点,通过对胜利油田三十几个油田的老井产量预测,与常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为老井产量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优化理论,结合马克维兹投资组合理论及风险效益前沿线等方法,综合考虑油田开发状况及资源的均衡分配,按照资金平衡原则,应用上市石油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建立了产量结构优化配置模型。产量优化配置总模型把成本函数、投资函数、效益及风险关系函数与价值评估原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确定无措施老井、聚合物驱油、老井增产措施和水驱新井4类井的产量子模型。应用建立的子模型给出了S油田产量优化配置结果,为油田开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老井复查技术方法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老井复查正在成为各油田新增储量的较好方法之一,日益受到勘探甲方的重视。从河南油田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老井复查的方法、程序进行探讨的同时,总结了老井复查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情况,并以圈闭对比、同井纵向对比、横向对比、动态资料分析、重新落实微构造、复查原始资料、建立新的解释标准、利用新井资料、老井复查与新井部署结合共9个方面的应用实例对老井复查技术进行了详尽介绍,强调新井与老井结合是成功开展老井复查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赵正琪 《石油学报》1982,3(1):69-76
本文对注汽井套管的受力与变形提出了简要的计算方法,包括:老井改为注汽井时有水泥环部分套管和无水泥环部分套管的强度计算方法;新井中深井采用预应力套管时,预应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区非经济产量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油藏工程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计算模型,找出了胜利油区吨液成本与平均单井日产液量之间的关系,简化了老井经济极限含水计算模型,统计出了胜利油区不同油价条件下的非经济产量,建立了胜利油区不同油价条件下的非经济产量百分数与平均单井年产油量的计算模型,对于确定油田的非经济产量、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具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田开发中后期加密潜力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发现,目前国内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只能作为油田开发初期井网密度测算的依据,而不能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加密潜力计算.文中在前苏联学者谢尔卡乔夫建立的采收率与井控面积关系公式的基础上,以加密井增加可采储量的投入与产出情况为分析对象,结合经济学原理,经过详细理论推导,得到了用于计算油田经济极限井控面积和经济最佳井控面积的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加密井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年变差,已开发老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成为油田开发决策的关键指标。在传统井网密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胜利油区15个典型开发单元不同阶段加密井平均单井控制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井网密度与阶段平均单井控制可采储量的关系,并结合单井控制经济极限可采储量的政策界限研究,提出了已开发老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的新方法。应用新方法计算了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胜坨油田二区沙一段油藏不同油价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结果表明,在高油价下具有一定的加密潜力,并且随着油价的升高,井网加密的潜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经济采收率的概念 ,并以油田投入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关系及谢尔卡乔夫公式为基础 ,根据经济学投入产出均衡原理 ,建立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经济采收率模型。在对有关经济参数进行详细讨论的基础上 ,通过实例分析 ,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经济采收率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海上油田的经济合理和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储量与油藏特性、开采工艺、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和经济极限单井控制储量,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陆上油田通常研究的经济合理和极限井网密度分析原理,提出和推导了基于海上油气田开发投资条件下的单井控制储量分析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区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计算新区钻加密调整井的经济界限,快速评估新区储量.根据影响单井经济可采储量的主要因素地质条件和油价、成本、投资等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利用资金的盈亏平衡原理.以原油采收率和井网密度的指数关系式为基础.通过确定钻新井必须满足的新增可采储量界限,建立了新区加密调整井的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的新计算模型。经大量买例检验,该模型各项参数容易求取,计算方便灵活,不但能够满足钻调整井的前期评价需要,而且能够评估新区储量.是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表4参12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产能分析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为  李晓平 《岩性油气藏》2011,23(2):118-123,132
水平井产能分析是水平井技术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水平井优化设计、制定合理开发方案、开发动态分析和调整的重要依据。目前,水平井产能计算的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模拟法。文中分别对常规水平井、分支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以及水平井井网的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回顾了水平井产能分析理论的诞生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水平井产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国内外最新进展,阐述了现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水平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oil development costs,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limits calculation of oi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duction optimal allocation to all the oilfields, was finish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of real development costs, a new method for oil well economic water cut and oil well economic rate are set up, the production optimal allocation is develope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