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炭砂滤池去除硝基苯等微污染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炭砂滤池处理受硝基苯等有机物污染的松花江原水,在保证水厂原运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50d的跟踪生产运行,考察了炭砂滤池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效果,同时通过活性炭对硝基苯等7种有机物的静态吸附试验,分析了活性炭去除各种有机物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当进水浊度为2.4~5.3NTU、CODMn为2.34~4.36mg/L时,出水浊度始终保持在0.6~1.0NTU、CODMn为1.72~3.54mg/L,保证了炭砂滤池优质的出水水质。由不同吸附时间下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率可知,在7h之前,活性炭对硝基苯的吸附率最低,这说明硝基苯较其他6种有机物的处理难度大,但只要保证一定的吸附时间,硝基苯也可被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深度处理工艺中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6℃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硝化能力受水中DO限制,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去除COD有较大影响。在水温较低时(2℃左右)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硝化能力下降50%。  相似文献   

3.
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反冲洗是保证生物活性炭滤池成功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不同反冲洗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根据反冲洗废水浊度变化及对滤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确立了合理的反冲洗方式,并给出相关的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洗历时参数,以期为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物砂滤池去除微污染源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邯郸市滏阳河为水源,研究了生物砂滤池对微污染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砂滤池对微污染源水中的CODMn和TOC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对TOC的去除率为18%~25%;温度对CODMn去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常温下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0%,低温下的平均去除率则降至15.9%;氨氮以及原水中CODMn的含量对CODMn的去除效果均有一定影响。此外,考察了微污染源水中CODMn与COD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者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生物砂滤池对COD的去除率可达33%~48%。  相似文献   

5.
梁再辉  刘洋 《城镇供水》2006,(3):12-16,23
实验源水取自密云水库,采用预加KMnO4对水体进行预氧化处理,利用其氧化催化的作用使得水体中的藻类提前分解、氧化,以达到良好的去除效果。气浮技术是现代水处理行业中一项很独特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在保证产品水水质的前提下。其排泥水量极少,可直接进入脱水机脱水。对于低温低浊及藻类含量高的水体,气浮工艺具有浊度去除率高、投药量少、操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对于藻类和水中颗粒杂质的去除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浮滤池去除高藻原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性炭深床滤料浮滤池是一种新型的给水组合处理工艺,它具有气浮过滤一体化、活性炭深床过滤、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一体化、节约占地面积等特点,在显著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省掉了砂滤池,运行方式灵活。该池对高藻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较理想:对UV254的去除率为54.3%,出水UV254为0.016cm^-1;对CODMn的去除率为63.6%,出水CODMn为0.78mg/L;对DOC的去除率为29.6%,出水DOC为1.608mg/L;对BDOC的去除率为42.6%,出水BDOC为0.120mg/L;对AOC的去除率为72.2%,出水AOC为52μg/L。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反冲洗是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合理优化反冲洗过程有助于改善其整体运行性能。为此,采用反冲洗废水的浊度、滤池运行中的水头损失变化、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出水细菌数等指标,比较分析了4种不同的反冲洗方式对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最终认为气水联合反冲洗更适合于生物活性炭滤池。  相似文献   

8.
采用TTC-DHA法测定曝气生物滤池沿程活性炭表面附着生物膜的活性.在将生物膜从炭粒表面剥离后间接测定活性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活性炭粒与所附着的生物膜一起测定生物活性的改进方法,结果发现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有明显不同使用改进方法测定的附着生物膜活性比传统方法高出25~193倍,测定结果更合理.用该法所得的生物炭内微生物的活性分布情况与炭柱沿程对基质的去除情况相关性更强.在研究生物膜活性的直接法过程中,发现在活性炭表面具有高活性的紧密附着生物膜层,紧密附着生物膜层的活性与炭粒的吸附性能以及附着生物膜活性的大小同时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DB12/356—2008((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ODcr≤60mg/L)要求,大港油田对原有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优选生物活性炭曝气滤池工艺作为工程改造的主体技术方案。现场实施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天津市标准的要求,对大港油田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由于受到悬浮物、微生物以及生化代谢产物等影响,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数天后其出水水质逐渐下降。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反冲洗,将活性炭上老化的微生物洗脱,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清除炭滤料截留的悬浮物,恢复炭滤池正常的“吸附-生化-过滤”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生物炭形成过程对溴酸盐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含有溴离子的原水经臭氧氧化后会生成具有致癌性的溴酸盐,因此研究溴酸盐的控制对策成为饮用水处理领域的热点。通过模拟配水试验考察了新鲜活性炭向生物活性炭转化过程中对溴酸盐和有机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炭滤池能有效去除溴酸盐,新炭在向生物活性炭转化的过程中滤池对溴酸盐的去除能力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待完全成为生物活性炭滤池后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较差。不过,活性炭滤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对CODMn、UV254、致色有机物和CCl4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果园桥水厂通过一年多的小试,筛选出两种活性炭,于2003年5月投入使用。就破碎炭和柱状炭对CODMnUV254、NH4^+-N、Mn、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对活性炭滤池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按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可生物降解性及其在活性炭上的可吸附性将其分为四类,考察了经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后水中四类有机碳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对有机碳分子质量的测定考察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对不同分子质量区间有机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滤池在运行初期去除的DOC主要为可吸附性DOC;在其连续运行6个月后,能够有效去除的DOC则为可生物降解且可吸附性DOC;可被滤池去除的DOC主要分布在分子质量为(3~10)、(1~3)及〈0.5ku的范围内。生物活性炭的生物再生过程只能保证滤池对可生物降解且可吸附性DOC的持续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重点介绍了桐乡市自来水公司果园桥水厂活性炭滤池的炭选型、填充及运行维护情况。通过对不同活性炭滤池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摸索出了活性炭滤池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对影响活性炭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活性炭在反应前后表面性质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阐述了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反应机理,最后对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铝业公司软化水站为例,介绍了当地城市给水处理厂引入黄河水后,软化水站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采取活性炭过滤措施的效果,说明利用活性炭进一步处理该类自来水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硝基苯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很好地控制了有机物的总含量,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主要使有机物的种类明显减少;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去除环境优先控制有机物的关键措施;松花江水中的硝基苯投加量与检出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助凝措施强化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不明显,说明硝基苯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异养硝化菌Y7和Y16对低温水的处理效果,构建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滤柱,其中A滤柱接种Y7菌株,B滤柱接种Y16菌株,C滤柱接种Y7+ Y16混菌,以不接菌活性炭滤柱(D)作为对照.在5℃下研究了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的积累特征以及进水DO含量和滤速对BEAC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EAC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GAC,其中C滤柱对氨氮的降解能力最强,运行期间并未出现硝酸盐氮与亚硝酸盐氮积累现象,启动期间对氨氮的最大去除率达到26.88%,对CODMn的最大去除率达到85.12%.进水溶解氧浓度对各滤柱去除氨氮和CODMn几乎没有影响;低滤速有利于BEAC对氨氮的降解,但对去除CODMn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