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张拉系统由液压系统、现场控制主机及远程管理平台组成。集成无线传感技术及大数据理念结合,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张拉施工操作智能控制、过程管理、监督系统,实现预应力张拉施工控制及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精细化、信息化、远程化、可视化,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预应力产业相融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预应力张拉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治理现状,提出后张法预应力智能张拉现场重点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是桥梁预应力构件制作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绍模板安拆、、砼浇筑张拉应力筋、张拉工艺、压浆封锚等施工关键的质量控制技术,作为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质量要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检测是重中之重。如果检测工作没有做好,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桥梁的各种问题,那么我们的桥梁自然不可以顺利的运行下去。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桥梁的检测工作。在进行桥梁检测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用得到许多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在这些技术当中,目前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就是桥梁的智能检测技术。文章中,我们将对桥梁的智能检测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分析桥梁智能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所谓先张法施工是相对后张法施工而言,就是在构件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对钢绞线进行张拉的一种方法。施工时根据设计规定的张拉力,在台座上先进行钢绞线的张拉施工,然后再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施工程序,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值时(一般为设计强度的80%~100%)再进行放张,此时钢绞线和混凝土通过握裹力,共同作用,使构件下部获得预压应力的混凝土加强了抗拉能力。文章阐述了桥梁工程中先张法构件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总结了较为规范的施工过程,为类似工程的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了解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RFID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将RFID技术应用到智能实验室建设的展望,详细分析了RFID智能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在各个方面的优势,探讨了影响RFID在智能实验室应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缑庆林 《金属制品》2011,37(4):1-4,14
介绍国外著名钢丝绳企业的预张拉设备及国内外相关企业或标准对预张拉使用的规定。钢丝绳预张拉有在线和离线2种方式。在线预张拉时,钢丝绳张拉与合绳同时进行,适用于小规格钢丝绳,使用规格范围小,张拉效果不均匀;离线预张拉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反复张拉,但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国内现有的钢丝绳预张拉设备及其使用状况表明,国产设备已可以达到预张拉工艺要求。国内离线预张拉生产线存在的问题:预张拉机组大都为U型布置,一次可张拉的长度不足300 m。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设和谐快捷的智能化社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实现信息的互信共享,安防系统搭建了融合主视频图像输入、内容解析和描述、存储应用等模块的智能分析云平台系统。中间件在底层系统和智能分析云平台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为二者提供通信服务,因此其重要不言而喻。文章着重介绍了中间件技术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中间件技术在安防视频分析云平台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域(郊)铁路的蓬勃发展,预制架设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也随之快速运用,而预应力张拉是整孔箱梁质量的控制核心,总结关键控制技术对今后形成规范性技术指南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文章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工程为背景,就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张拉过程控制以及张拉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控制技术,最后小结了实际张拉过程中控制效果,为今后市域(郊)铁路预制箱梁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各领域对电力的供应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庞大的电网又为其高效的管理和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国家近年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策略,配电网的通信系统智能化是建设智能电网的第一步,由于EPON技术具有成本低、容量大、兼容性好等特点,因而在配电网的通信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EPON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EPON技术具有的特殊优势,并以实际案例分析对EPON技术在配电网通信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剖析。工程实践表明,EPON在配电网通信系统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是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希望文章的研究可以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要闻链接     
《印染》2018,(13)
正·行业动态·加快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日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纺联)印发了《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大力推进纺织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建设指南》聚焦我国制造业优势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推进我国智能制造提供了标准指引,将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为纺织智能制造提供标准战略和技术基础支撑。《建设指南》明确,在纺织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是在新时代推动纺织工业智能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郭丽 《轻工科技》2023,(1):89-91+9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开启智能化建设进程。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问答系统具备全天候、智能化的特点,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探索智能问答系统与校园业务的深度融合,对校园服务模式创新具有实用意义。文章基于传统信息化服务模式的不足,从校园智能问答系统整体框架及核心模块展开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在智慧校园服务中的应用优势及后续发展方向,以探究其在校园智慧服务领域的更多应用潜能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纺织智能制造过程,服务于制造强国建设,从智能硬件、工业软件、物联网等方面就智能制造的核心——信息物理系统进行阐述,并围绕智能制造的发展、结合"两化"深度融合分析实现信息物理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并对产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强信息物理系统建设进行探讨;提出纺织智能制造过程中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生产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物理系统的构想。指出:信息物理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实现智能制造的综合技术支撑体系;"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是信息物理系统的四大核心技术要素;信息物理系统建设过程中,资源优化是目标、数据驱动是关键、工业软件是核心,工业云是智能制造的信息中枢;纺织行业应充分发挥物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推进行业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16]115号),决定推进钢箱梁、钢桁梁、钢混组合梁等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助推公路建设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智能楼宇管控系统的概念,分析多种网络技术在智能楼宇管控系统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展望智能楼宇管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跨越能力大等优点,所以其在公路工程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桥型对改善我国公路交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张法预应力砼T梁施工技术是目前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工艺之一,后张法预应力T梁的施工工艺包括:孔道预留、预应力筋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养生、张拉、孔道压浆等,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桥梁施工经验,并且查阅了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后张法预应力T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一下系统的阐述。论述如有偏颇,希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行业的大背景下,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向发展势在必行。其中,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是实现纺织行业智能转型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化纤工业在推动建立涤纶、锦纶智能化纺丝车间、数字化纤维工艺设计与制造、智能物流系统等领域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近年来,化纤行业已有30余个智能制造项目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立项,国产化纤装备在智能落筒系统、智能铲板系统、智能喷丝板检测和组装组件系统、在线质量监测及管理系统、智能包装系统、智能自动化立体仓库和输送系统等自动化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化纤生产在线监控、性能评估、工艺优化、品种切换、专家系统等全流程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柔性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宫丽 《纺织报告》2023,(5):31-33
在“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以“感知—分析—优化—决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正在改变传统纺织制造生产全过程,数纺智能生产目前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文章在工业数字化视域下阐述了智能制造技术的概念、特点及优势,结合生产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数纺智能系统,分析了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制造中的应用内容,并结合纺织行业发展前景,从生产规划、智能管理、操作规范层面提出了智能制造技术在纺织制造中的应用策略,为数纺智能生产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也得到深入发展和加强,智能配电网为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是我国未来电网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优势决定了其主要应用层面。本文主要对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做出详细阐述,并对其功能和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介绍了智能配电网如何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对输配电力损失的有效控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桥梁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带动经济稳定增长。桥梁钢结构制作是现阶段桥梁施工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安全优势,文章从刚桥梁结构的优点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其加工技术与安装技术的注意事项,为现阶段桥梁钢结构制作与安装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