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陈莹 《中国水利》2012,(15):30-33
"十一五"期间,水利部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为载体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推动了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西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南方水污染严重地区、沿海经济带的节水型社会建设,100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地区以点带面、以试点示范推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归总100个试点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试点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张掖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本文系统总结了试点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认真分析了试点后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拟定了试点期后目标任务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3.
2002年水利部作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部署.松辽流域共有4批次10个城市列为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经过试点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起到了经验探索和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松辽流域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我国在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2000年,水利部党组推出了水权和水市场的理论框架;2001年,正式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2003年,张掖等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实践经验直接推动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念的发展,试点建设经验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锋 《江淮水利科技》2009,(2):F0002-F0002
淮北市是安徽省重点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398m^3。据测算,2020年缺水3.03亿m^3。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4年,安徽省批准该市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2006年水利部批准该市为全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6.
廊坊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2005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3年来,廊坊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文就廊坊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中的一些做法、效益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曹炎煦 《治淮》2014,(12):41-43
平顶山市是水利部于2010年7月确定的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本文通过介绍其在试点期间的组织管理情况、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试点建设目标实现情况,总结平顶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当中取得的经验,为其他城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11月,水利部水资源[2008]477号文批准通过侯马市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2013年10月,侯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顺利通过水利部验收;2014年3月,侯马市被水利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试点建设开展以来,侯马市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  相似文献   

9.
2005年2月,郑州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六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之一。以此为契机.郑州市加大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力度.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利》2011,(6):172-175
2005年起,河南省郑州市作为水利部确定的南水北调东中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之一,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郑州模式",2010年被水利部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内容,建立公众参与的有效形式对于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张掖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示范市,通过多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公众参与基础。为全面了解公众参与状况,优化公众参与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在对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节水公众参与程度评价模型,提出了促进公众参与节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有四座城市被水利部列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选取已完成试点验收的三座城市,探讨其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经验及特色经验,以及在今后的节水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经验总结及问题思考,以期对我国北方同类地区节水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利部及上海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相关要求,嘉定区建立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政策体系、管理制度,形成了政府调控、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全面完成了县域达标建设中相关指标要求,于2019年底通过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本文对嘉定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存在问题、经验及亮点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达标建设中一些要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今后节水工作的持续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内容有三个方面: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灌区水权制度建设及用水户协会建设。黑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特点有:通过试点逐步完善水权制度建设;以水量方式体现水权,完成水资源从流域到区域的初始化配置;以节水工程建设带动管理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水权分配的保障能力;以水量分配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规模,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民通过水票获得配置水量的权利,促进了水权交易。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水利部将太原市列入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太原市通过多项措施,使水功能区这标率由2005年的30%,提高到2010年的62.5%,达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要求.通过探讨太原市水功能区管理及措施,认为:科学划分水功能区、重点保护饮用水功能区、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加大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水功能区监管及监测等一系列举措是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改善水功能区水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明  齐兵强 《中国水利》2007,(17):15-17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是“十一五”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本文简要介绍了《规划》出台的背景、《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的目标与任务、总体布局与重点领域、重点制度与重点工程建设、保障措施等,同时提出了落实《规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按照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思想,以市场理论探索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明晰水权、建立两套指标体系为核心,构筑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管理运行体系、经济结构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建立以制定规章和完善用水制度为主的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投融资体制不畅、资金总量严重不足的局面,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分析了以水资源费为质押杠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可行性.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操作思路,为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资金“瓶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