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使用CATIA软件建立典型小型车前保险杠及车架模型,通过LS-DYNA对钢制保险杠的碰撞过程、变形特点及位移特点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壁厚的铝制保险杠进行碰撞分析,获得不同优选指标的仿真结果,得到铝制保险杠的最优厚度。对质量块加速度曲线、保险杠应力云图和碰撞过程能量变化曲线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考虑汽车低速碰撞中的,使用复杂比例评价方法(COPRAS)对不同截面构型的汽车保险杠的耐撞性能进行综合评估与研究。首先,分别在对中碰撞和角度碰撞工况下,建立等质量的六种不同防撞梁截面构型的保险杠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选取碰撞加速度、碰撞时间、保险杠最大变形量和保险杠系统吸收能量为评价指标,然后,使用COPRAS评价方法对六种不同防撞梁截面构型的保险杠的综合耐撞性能进行评估,最后,得到具有最优综合耐撞性能的保险杠设计并进行耐撞性能分析。由此得出,COPRAS方法可以高效、合理地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3.
运用 ANSYS/ LS-DYNA 软件对复合板应用于汽车保险杠进行了仿真模拟,根据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规范-SAEJ2319,把不同厚度比的 PP/低碳钢复合板保险杠与单层的 PP 保险杠和单层低碳钢保险杠的碰撞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所得出的变形,加速度,碰撞应力应变,能量等特征参数后发现复合板的碰撞综合性能较好,其中厚度比为2:1的PP/低碳钢复合板碰撞综合性能最好。为 PP/低碳钢复合板运用于汽车保险杠的可能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LS-DYNA软件,分析了汽车保险杠建模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网格密度、时间步长、焊点布置和摩擦系数.建立了汽车保险杠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汽车正面碰撞的仿真.通过采用增大壁厚和添加内部加强件,优化了保险杠的吸能能力,对保险杠的防撞设计和整车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化汽车保险杠的横梁结构,提高了汽车的碰撞安全性。用ABAQUS软件应用有限元法对9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计算,然后利用MATLAB对模拟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拟合方程对钢壁厚度和轮廓半径进行优化,当汽车以时速8.0467km/h(参照IIHS低速碰撞法规)碰撞刚性壁障后,保险杠系统在最大变形和应力限制内单位质量吸能(比吸能)最大,提高保险杠低速碰撞时的耐撞能力。  相似文献   

6.
汽车前保险杠碰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国产车的保险杠吸能性较差,进行汽车保险杠的碰撞特性和碰撞过程中的吸能特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提高我国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款汽车前保险杠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碰撞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碰撞性能的结构参数,分析出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的评价参数,根据测试要求,对保险杠系统以及整车进行必要的简化,利用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HyperWorks建立了保险杠系统和整车的有限元模型,利用碰撞分析软件PAMCRASH对建好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碰撞性能分析,计算出评价参数,做出评价,并分析出主梁截面惯性矩对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汽车保险杠碰撞的有限元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有限元法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保险杠与刚性墙的正面碰撞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保险杠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其吸能能力.本次研究为保险杠的防撞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深入研究整车正面碰撞的模拟仿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颂京 《装备制造技术》2014,(2):103-104,141
以显式动态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对汽车保险杠的碰撞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用Solidworks建立了汽车保险杠与刚性墙低速碰撞的仿真模型,用ansys对模型进行前处理,调用LS-DYNA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用LS-PROPOSTD做了后处理,得到了保险杠的位移、动能、内能和应力等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保险杠能吸收大部分能量,对前围件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汽车保险杠设计中,需要注意保险杠的横梁强度、骨架刚度和保险杠系统始终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三点可靠性,以及对所设计的分层式保险杠进行了可靠性仿真与水平试验台碰撞实验,对比模型仿真实验与水平试验台碰撞实验,得出分层吸能式保险杠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较理想的可靠性,满足实际要求且保险杠系统始终在弹性变型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轿车保险杠耐撞性结构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型国产轿车保险杠为例 ,建立了保险杠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仿真计算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对保险杠系统进行了耐撞性仿真研究 ,指出了保险杠系统设计的基本准则。保险杠低速碰撞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前保险杠系统的轻量化可以减小能源消耗,降低成本,但须满足相关碰撞安全标准.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中构建前保险杠系统模型,进行低速正面碰撞仿真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定义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后,创建Kriging代理模型,验证模型正确性.通过NSGA-II算法对代理模型优化求解,选取最优解,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最优...  相似文献   

12.
结合非线性拓扑优化方法和连续变厚度轧制技术对汽车保险杠横梁进行了耐撞性设计。推导了基于板壳厚度插值的非线性吸能灵敏度公式,并把灵敏度约束在轴向与周向上。应用该方法对三点弯工况下的保险杠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保险杠的厚度分布。优化结果表明,等质量情况下,对比均匀厚度的保险杠,具有连续变厚度(TRB)结构的保险杠吸收能量值平均提升了近30%。  相似文献   

13.
以某微型客车的前保险杠为研究对象,利用CATIA软件建立前保险杠几何模型,然后采用Hy-permesh作为前处理器建立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有限元求解器的显示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在Hypermesh中通过对整个碰撞过程中内能的吸收以及碰撞力的时间历程曲线的分析,提出两种改进方案。与原始设计相比,最终的改进方案使得总体内能增加了26.85%,碰撞力减少了8.23%,取得较满意的改进结果,为该微型车低速防撞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能装于简易型保险杠横梁内部的分层吸能式保险杠,该保险杠具有较高的吸能能力,吸能曲线宽而平坦,是一种较理想的吸能结构。通过仿真分析和正交优化设计可知该保险杠各构件的壁厚是影响其吸能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保险杠横梁优良的碰撞性能,并使其质量更小和结构简单,研究了一种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使用LS-DYNA软件对保险杠横梁进行摆锤正面冲击数值模拟,经对比发现,钢铝双材横梁相比相同结构单一材料的横梁在正面碰撞中显示出良好的平衡性和碰撞性能;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发现,横梁前后帽的厚度和法兰的位置对其碰撞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设计的一种薄壁、中空且带加强筋的铝合金保险杠横梁的摆锤和台车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进行相关试验,与钢制横梁的碰撞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km·h-1低速碰撞条件下台车有限元模拟与实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铝合金横梁较原钢制横梁有更好的刚度和吸能性能;在相同的碰撞试验条件下,钢制横梁的吸能性有限,而铝合金横梁能够在较大的速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吸能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小客车保险杠低速碰撞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龙  金先龙  林忠钦 《机械》2002,29(3):6-7,24
在低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保险杠低速碰撞的法规要求,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元 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某型小客车的保险杠系统进行了低速碰撞仿真研究,通过对变形情况,速度,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该型保险杠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analysis model for bumper barrier impact and new IIHS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 bumper impact instead of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impact analysis. A dynamically equivalent beam approach was introduced to simplify the non-linear dynamic bumper impact. For a bumper barrier impact, the equivalent curved-beam element was substituted for the bumper beam and the bumper foam. For a new IIHS bumper impact, a modified curved-beam element of bumper barrier impac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contoured new IIHS impact barrier was used. The accuracy of this simple analysis model was tested by comparing its results with those of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ested bumper beam types were press type beam and roll forming beam used widely in the current car bumpers.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error between the two models did not exceed 1.95% for a barrier impact and 13.2% for a new IIHS bumper impact. This accuracy is good enough to be us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bumper beam design process. This simple analysis model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car development time and tests cost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塑性变形硬化模型对汽车5182-O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材料单向拉伸试验得到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于Hollomom、Krupskowsky与Power方程对曲线进行拟合,建立材料室温下塑性变形硬化模型,对厚度为1.5 mm和0.85 mm的5182板材进行冲压试验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分析冲压试验与模拟结果。试验与模拟结果显示,当板料厚度为1.5 mm时,板料冲压试验的成形力最大为42.95 kN,板料拉深深度为30.58 mm,基于Power方程计算得到的最大成形力为41.5kN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Hollomom方程计算得到的拉深深度为30.546 mm,板材成形厚度分布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当板料厚度为0.85 mm时,板料冲压试验的成形力最大为34.47kN,板料拉深深度为33.792 mm,基于Power方程计算得到的最大成形力为34.27 kN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Hollomom方程计算得到的拉深深度为33.636 mm,板材成形厚度分布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基于三种硬化模型铝合金冲压成形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结果,并通过与试验对比得到不同硬化模型对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形计算模拟的影响,进一步为汽车铝合金覆盖件在成形工艺的研究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