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目标评价已由盆地评价逐渐转移到以区带和圈闭为主的目标评价上。作为油气发现的主要勘探目标,预探区带是实现效益勘探的重点目标。油气预探区带评价存在勘探程度低、评价参数多并难以量化等问题。基于勘探风险分析技术建立了“油气发现概率-资源战略价值”的预探区带评价模板,提出了对应的评价参数、赋值标准、计算公式及结果分类标准,实现了统一平台下的预探区带评价优选。利用该方法对四川盆地通南巴、鄂西-渝东、南江和川东南下组合及知新场-龙宝梁陆相等油气预探区带进行了评价优选,指出了重点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
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技术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技术,主要对盆地、含油气系统、区带、圈闭以及勘探开发区块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和空间分布预测,并通过地质风险、工程、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决策分析,对有利目标进行评价和优选,对于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风险,实现油气资源动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技术在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目标评价现状,指出了我国油气勘探评价存在着数据库建设滞后、各种评价参数积累不够、参数选择随意性大等问题,认为我国石油公司应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主,适度引进”的思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勘探评价技术,以提高油气勘探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外常规油气勘探新项目地质、经济和政治等3个方面的特点,综合考虑这3个层面的决策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技术评价优选方法,并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评价目标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不同工程条件与不同地缘政治环境开展技术评价的关键因素与评价影响因子的参数体系。该方法是一种半定量技术评价优选方法,适合于不同地质构造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以及不同资料掌握程度的勘探项目类比优选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在油气勘探新项目评价中,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为先决条件;在具备勘探潜力的前提下,开展勘探潜力、经济效益与政治环境综合分析,将投资效益与投资风险突显;勘探潜力分析要以区带评价为重点;发挥专家组经验,开展海外新项目的快速技术评估,以满足海外发展中机会把握与快速投资决策的需求。建议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评价要重视有利区带的研究,区块的获取要尽可能连片,以追求有利区带的有效涵盖,从而获得高效勘探。  相似文献   

4.
含油气区带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含油气区带为研究对象,结合油气探明程度及勘探工作量密度,按勘探程度和油气发现情况将区带划分为评价、预探、区探3种类别。分别考虑油气发现概率和资源战略价值两类因素优选出评价参数,建立了评价、预探、区探3种不同类型区带的评价模板,并提出了对应的评价量化指标和参数体系。利用不同类型评价模板,实现了不同地区相同类型区带在同一平台上的统一评价优选。  相似文献   

5.
海外油气勘探往往需要快速评价、快速上钻、快速上产,开展地质风险评价有利于勘探决策、规避风险.基于蒙古国境内50个凹陷、35个区带和301个圈闭资料,借鉴海拉尔盆地、塔木察格盆地的勘探经验,建立了蒙古国勘探区块"凹陷、区带、圈闭"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认为:蒙古国对外放权的勘探区块勘探程度低、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目标隐蔽性强、...  相似文献   

6.
油气圈闭勘探决策思路和方法再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油气勘探工作的分阶段性,油气勘探决策阶段可划分为盆地选择决策、区带选择决策和圈闭选择决策3个阶段,各勘探决策阶段决策的性质、目的、原则和方法不同。油气圈闭勘探决策是短期、阶段性的战术决策,因此,它不考虑前期勘探的投入和后期的开发投入,从而避免了以前油气勘探决策工作陷入到"繁文缛节"的难于实际操作的境地。油气圈闭勘探决策只根据圈闭勘探阶段优选圈闭的目的,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储量为决策的原则,采用圈闭勘探投资极限确定、圈闭综合排队和圈闭钻探风险分析的方法,实现在给定的投资下,从已落实的圈闭中优选出一批勘探风险最小,能获得最多储量的圈闭。或在给定的储量任务下,筛选出一批勘探风险最小,勘探成本最低的圈闭,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钻探目标。应用油气圈闭勘探决策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圈闭勘探决策的实际资料,优选了位于绵竹-盐亭中部隆起带、龙泉山熊坡断褶带、鸭子河-平落坝隐伏断褶带和什邡-邛崃中央向斜带的10个圈闭,列为当前勘探阶段的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区块评价为油公司的勘探区块进退提供依据,在同一平台对多个目标区块准确、快速的评价优选成为各油公司发展的迫切需要。区块双因素多参数快速评价方法是以油气资源地质条件和勘探战略价值条件为主的多参数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效、定量、系统的优点,采用该方法对江苏油田勘探投入不足及拟登记地区开展区块评价,为这些区块的进退、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钻探目标评价优选和部署决策是油气勘探工作关键环节之一,以勘探风险分析技术为基础,借鉴金融领域投资组合理论,结合我国圈闭评价技术标准,构建了钻探目标评价优选决策系统:①建立了以基础数据管理、成果数据管理、图形管理和文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圈闭管理系统;②从钻探目标成藏过程出发,采用风险概率法,计算含油气概率,并根据资料置信程度建立了赋值原则和标准;同时,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资源量分布,建立了圈闭群资源量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参数合理性校验方法;最后,立足于勘探开发全过程,采用现金流法,重点关注油气发现风险和资源价值,针对圈闭和钻探目标分别提出预期收益计算方法;③采用“风险-价值”为核心的优选决策模型,建立了圈闭优选、预探井优选、预期收益-风险后价值排序以及投资组合优化和预探井部署方案油气储量规模预测方法,为预探部署提供依据。④建立了包括成藏规模对比、风险因素对比、含油气概率对比和失利因素分析4部分内容构成的钻后评估体系,首次引入了系统应用绩效评价,有利于加强预探项目的监督管理、提高评价人员的评价优选和部署决策水平。实际应用该系统,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钻探目标统一评价优选决策,为油公司规划编制和预探井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何科学评价油气区块、做到区块有序进退是矿权工作的重点。以前的区块评价是将不同勘探程度区块放在同一平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具有局限性,而利用风险概率法评价油气区块可以得到比较科学的结果。根据区块勘探程度不同对区块进行等级划分,计算区块勘探指数;对不同勘探程度区块采用不同油气地质评价参数,利用风险概率法计算其含油气概率;根据资源评价结果对油气区块勘探价值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勘探指数、含油气概率、勘探价值采用专家意见法进行综合优选排队,给出油气区块评价结果,为勘探部署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预探目标是指部署油气预探井的一个圈闭或者是纵向上叠置的多个圈闭。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预探目标评价优选决策是优化勘探投资、实现高效勘探关键所在。通常勘探家主要从预探目标的含油气性、资源规模、钻探工程工艺技术适应性和资源带动战略意义等因素决定预探目标。如何量化表征上述关键要素,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预探目标统一评价优选决策是油气勘探面临技术难点。文中建立了基于风险分析技术的“风险分析-资源价值”模型和指标体系,实现了预探目标的统一评价优选决策。对优选上的预探目标用其风险后价值指标由大到小排序。预探目标的钻探决策是根据油公司投资规模限定的钻探目标数目求出风险后价值门槛值,并在“风险分析-资源价值”模型上优选位于风险后价值门槛值弧线右上方的目标优先钻探。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油公司及地区的页岩气勘探选区评价方法及参数,在分析页岩气勘探选区评价关键问题的基础上,突出页岩气的富集性和可采性,建立了页岩气“富集概率—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及数值化计算公式,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类,应用该方法针对中国石化川东南部分区块进行了选区评价。   相似文献   

12.
侯连华  杨帆  杨春  杨海军  李勇 《石油学报》2021,42(9):1126-1141
随着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区带与圈闭的定量评价成为油气勘探走向精细化、提高评价精度的必由之路。基于中国49个石油开发区带、44个天然气开发区带和360个圈闭的解剖与控制因素分析,综合不同类型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控制因素,优选评价油气区带和圈闭有效性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基于评价参数网格化的油气区带与圈闭的无量纲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油气区带和圈闭的评价参数进行无量纲归一化和网格化定量处理,计算被评价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有效性评价参数,结合资源量可以确定油气区带和圈闭的有效性,实现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的定量评价。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1—克深2圈闭的勘探实践验证了天然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在新方法的指导下于秋里塔格构造带中秋1井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油气区带与圈闭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可大幅提高油气区带与圈闭评价的符合率,有效提高油气区带和钻探靶区的选择精度,为提高油气勘探的钻探成功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圈闭成藏的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群 《石油实验地质》1999,21(3):207-214
最大限度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一直是地质勘探家梦寐以求的目的。圈闭作为油气勘探的直接对象,其评价结果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的成败,可靠的评价会有效的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效益。本文在总结常规圈闭评价上,以油气成藏系统理论为依据,将可靠性理论引入圈闭评价,首次提出了“圈闭成藏的可靠性”及其评价思路,在对影响圈闭成藏的可靠性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圈闭成藏可靠性评价的地质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可靠性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运用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中国石化探区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面积大,而中石化探区工区小,且埋藏深、区块散,勘探难度较大。油气勘探表明,准噶尔盆地中石化探区目前发现的主要油层与中石油新疆局邻近油田的主要油层不好对比,发现的油层多不是当初设计的主要目的层,总体上所发现的主力油层都偏上。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可能存在4横4竖8条油气富集带,不同富集带的特征不同,其分布与深大断裂的发育方向与圈闭位置有关;其富集程度与主要油源区的位置及烃源岩的层位有关,尤其是不整合面与油源断裂的联合输导与油气富集关系更为密切。根据石油地质特征、成藏条件、主要油藏类型分析,中石化探区勘探重点近期应以西缘区块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次为准中区块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北缘及青格里底山区块的地层-构造油气藏是今后应长期关注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石油地质志》编撰为契机,在系统梳理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理论、勘探领域及勘探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回顾和钻井、地震、储量等历史数据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南缘地面地质调查与钻探(1954年以前)、克拉玛依油田发现和扩展(1955—1977年)、东部油气田勘探战略展开(1978—1989年)、腹部沙漠油气田快速突破(1990—2002年)和盆地富烃凹陷规模发展(2003年至今)5个阶段。以油气勘探各阶段重大勘探成果和里程碑式的勘探事件为依据,系统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勘探启示以及对勘探产生重要影响的油气成藏模式:逆掩断裂带构造含油模式、源外沿梁断控阶状成藏模式、源内自生自储型火山岩成藏模式、凹陷区源上扇控大面积成藏模式和南缘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模式,期望对以后勘探工作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2条不整合面及多套储盖组合,形成以下古生界奥陶系气藏、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气藏、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油藏为代表的3大含油气系统.深入分析盆地内部3条油气藏连井剖面(吴忠-米脂;固原-宜川;包头-澄城)可知:烃源岩控制油气藏的规模与展布;中生界油藏位于生烃坳陷内部或...  相似文献   

17.
在圈团含油气性预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勘探决策分析,研究不同勘探方案油气发现过程的动态保证,并从中选取最满意的勘探方案,是合理部署勘探工作的重要依据,经过圈闭勘探决策分析和区域勘探决策分析,为葵花岛构造下步勘探选出了最优先勘探的圈闭和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