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邮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及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复杂断块油藏特征,以油气成藏体系作为资源评价和分布规律研究的地质单元,将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划分为7个油气成藏体系,下含油气系统划分为9个油气成藏体系;运用生烃潜力法计算各成藏体系资源量,评价其资源潜力。指出北斜坡的沙埝-花庄-瓦庄东地区、联盟庄-马家嘴-黄珏、周庄-陈堡、竹墩-徐家庄地区,是勘探挖潜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广阔,通过系统分析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条件(烃源岩、储集层、盖层以及生储盖组合特征),总结了盆地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近源岩性远源构造控制成藏模式、近源岩性远源复合控制成藏模式和近源岩性远源构造及隆起潜山控制成藏模式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富集的3大主要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最新的油气勘探成果,应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和成藏组合快速分析技术,研究了黎凡特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划分了成藏组合并分析了其成藏模式,探讨了盆地未来的勘探方向。盆地经历裂谷期、被动大陆边缘期、构造反转期3期构造演化。以中新统、上新统和中生界储层为核心,划分为3套成藏组合。中新统成藏组合最重要,渐新统-中新统生物成因气、古尼罗河大型水系盆底扇浊积砂岩优质储层、构造反转期形成的大型构造圈闭和墨西拿阶盐岩区域盖层的良好配置是油气富集的关键;上新统成藏组合表现为中小型海底峡谷水道浊积砂岩控藏,油气近源成藏;以白垩系碎屑岩及侏罗系生物礁潜在储层为核心,推测深水区发育中生界成藏组合。三者为未来重点勘探方向,深水区中新统和深层中生界是最有潜力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简称柴西南)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较大,是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由于近些年来部分钻探井的失利,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等问题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通过重新认识该区烃源岩、主力生烃凹陷、古地貌及其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关键成藏期古构造特征,对比分析古今构造,结合对典型出油气井点的精细解剖,明确指出: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富集总体表现为“近凹环凹”特征,主要分布在远源沉积体系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滩坝砂储集体中,长期稳定的斜坡区及古今构造高点发生迁移且现今构造为含油构造的迁移带是岩性油气藏的主要聚集区。据此划分了该区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带,并针对重点区带的部分热点地区构建了油气成藏模式,指明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油气成藏条件、运聚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亚诺斯盆地LB区块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探讨局部油气富集的影响因素,预测有利勘探方向。LB区块是油气运聚的优势指向区,主力储层卡沃内拉组内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圈闭类型主要为与正断层伴生的低幅断背斜、断鼻构造;区块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构造与储层,它源油气沿C7层块状砂岩侧向运移,首先在层内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部分油气被后期断层作用垂向输导到C5层,并在该层底部紧邻断层的构造、岩性圈闭内再次聚集成藏,局部油气富集受构造背景、圈闭幅度及储层质量等因素共同控制;区内预测发育有C7层远离断层的低幅背斜型油藏、C5层断层下降盘岩性上倾尖灭型油藏。  相似文献   

6.
从天然气成藏机理研究出发,烃源岩评价入手,详细分析了油气来源及油气充注历史,建立板桥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表明:①沙三段中下部烃源岩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对天然气的形成有利;②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资源丰富;③油气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分2期充注,早期为低熟油,晚期以成熟-高成熟天然气为主。建立了该区近源断裂疏导及岩性砂体充注模式,总结出3种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近源-优相-超压,优选有利区带,为下一步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藏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Y1井、Y2井、Y6井侏罗系超压油藏钻探成功,显示了该区块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主要存在3种原油成因类型,其分别主要来源于下伏中二叠统乌尔河组和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或两者的混源。研究区良好的油源、运移通道、构造背景等成藏条件,使得该区成为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区,多期成藏和异常高压构成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8.
江汉盆地沔阳凹陷油气成藏关系复杂,存在众多的油水关系倒置现象。运用常规石油地质理论解释这些现象一直存在很多困惑。本文应用向斜成藏理论从向斜成藏关键条件、成藏机理、成藏动力学等方面探讨白庙向斜周缘油气富集规律,分析认为白庙向斜带是向斜滞留非常规油藏勘探的最有利区带,该研究对开拓沔阳凹陷隐蔽性油藏勘探新领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冀中坳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冀中坳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中的富油气坳陷之一,其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较大。对冀中坳陷古近系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坳陷发育3套区域性烃源岩、7种沉积体系、多期构造运动及多次沉积间断,为地层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按照圈闭成因及其几何形态,将冀中坳陷古近系发育的地层岩性油藏划分为岩性油藏、地层油藏和复合油藏3种类型。地层岩性油藏主要富集在沉积洼槽带和斜坡带中低部位,并围绕生油洼槽呈环带状分布。根据冀中坳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运用综合分析方法预测出了其有利勘探区带和方向,经钻探新发现了4个整装规模储量的地层岩性油藏,勘探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马西洼槽是饶阳凹陷油气最富集的生油洼槽之一,剩余资源量丰富。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且具备形成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的沙三段,成为下步勘探的重要层系。但沙三段沉积时期沉积特征复杂,勘探难度较大。重新分析成藏条件,通过构造背景研究,寻找有利岩性勘探区带;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确定有利岩性勘探层系;沉积相综合分析,构建多种岩性成藏模式;利用全三维解释技术进行精细解释,识别岩性圈闭;评价优选勘探目标实施钻探。在马西洼槽的西部斜坡带及东部断阶带构建岩性圈闭,设计钻探的西61x井、西64x井、马98井均获成功,2012年马西地区上交控制石油储量2696×10^4t。勘探实践表明,富油洼槽中深层是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的重点勘探目的层阿尔善组(K1ba)构造圈闭和油藏欠发育,以岩性圈闭和油藏为主,高资源丰度的有利区难以确定,制约勘探进程。信息集成法能够综合成藏地质条件和已钻探结果,是目前预测油气空间分布较为先进的方法,运用该方法预测研究区目的层的油气空间分布,取得良好效果。预测结果表明:有效烃源岩厚度、有利储层指数和运聚指数等是目的层成藏有效判别的主要因素;巴音都兰凹陷K1ba预测地质资源量6 306×104t,剩余资源量3 560×104t;断阶带-断槽带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及包楞构造带的陡坡近岸水下扇、湖底扇砂体和缓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含油气概率大,资源丰度高,应是勘探岩性油藏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组合具备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勘探程度较低,是重要的战略勘探领域。通过系统梳理中央坳陷西部下组合构造、源岩、储层及成藏要素配置关系,建立成藏模式,优选有利区带。研究认为:中央坳陷西部发育石炭系、下二叠统佳木河组和风城组、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3套规模烃源岩,其中风城组是优质碱湖烃源岩,生烃潜力大,与伸入玛湖凹陷内的下组合构造圈闭直接接触,源-储配置关系好。下组合发育火山岩、泥质白云岩和碎屑岩3类储层,在风城组区域性云质泥岩盖层的遮挡下形成有利储-盖组合。下组合普遍发育超压,埋深6 200 m以深油气相态以凝析油和天然气为主,易于形成高产。根据源-储对接关系,建立了源边披覆型、源边侧接型和源内叠覆型3种成藏模式,其中源边侧接型和源内叠覆型圈闭目的层与烃源岩之间发育大型供烃窗,成藏条件优越。评价优选盆1井西凹陷东北环带、莫索湾凸起、玛中构造带、沙湾凹陷西环带和达巴松鼻凸带等5个有利勘探区带,是下组合油气勘探获得战略突破的重要区带。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是重要的天然气勘探层位,相继发现了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隆起周缘中组合和马家沟组盐下等多套含气层系,证明了盆地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也揭示出深化古地理重建工作的急迫性。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早古生代重点时期的古地理进行了重建,进而提出了成藏区带划分的新思路。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太古宙—元古宙裂陷沉积、寒武纪—奥陶纪沉积-剥蚀、石炭纪—三叠纪拗陷稳定沉积、侏罗纪—白垩纪挤压成藏和晚白垩纪—现今调整定型等5大阶段。盆地下古生界古地理格局经历了早-中寒武世的古陆消减、沉积增长、边缘裂陷阶段和早奥陶世的隆-坳相间阶段,并控制了优质成藏区带的分布。结合近期勘探研究进展,依据源-储组合和空间分布,划分出了基于主控因素的4类成藏区带:潮缘滩白云岩成藏区、奥陶系盐下台内丘滩成藏区、西部双滩带白云岩和页岩成藏区以及岩溶-滩相白云岩成藏区。不同区带显示出了不同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勘探策略。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和威利斯顿盆地均以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为主要勘探层系。基于对构造沉积背景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两个盆地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的异同。威利斯顿盆地所处的北美板块规模较大,构造相对稳定,沉积主要受海平面升降的控制。塔里木盆地所处的塔里木板块规模较小,构造变动强烈,沉积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大。威利斯顿盆地发育了高丰度的烃源岩、良好的孔隙型储层和蒸发岩盖层。而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发育高-过成熟度烃源岩、岩溶型和白云岩储层及泥岩和蒸发岩主导的盖层。二者均发育有多种类型圈闭的古隆起,可作为盆地油气富集的主要区带。威利斯顿盆地发育的多套蒸发岩盖层使得含油气系统概念在该盆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而油气成藏体系则可以更有效地指导以塔里木盆地为代表的多源、多灶和多成藏期盆地的油气勘探。白云岩-蒸发岩构成了威利斯顿盆地重要的储-盖组合类型。以此类比,塔里木盆地巴楚和塔中地区的中、下寒武统白云岩-中寒武统膏盐岩储-盖组合是未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5.
伦坡拉盆地主要发育下第三系牛堡组烃源层系,主力烃源岩为牛二段及牛三下亚段,牛三上亚段也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烃源岩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主要发育于深-半深湖相区,蒋日阿错凹陷烃源岩厚度最大。烃源岩具有机质丰度中等,母质类型优良,成熟度主体偏高的特点。自始新世末期以来,伦坡拉盆地长期具有成藏的油源条件,早期的源岩为牛二段,晚期则以牛三下亚段为主。总体上看,伦坡拉盆地具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6.
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伦坡拉盆地主要发育下第三系牛堡组烃源层系,主力烃源岩为牛二段及牛三下亚段,牛三上亚段也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烃源岩受沉积相带的控制,主要发育于深- 半深湖相区,蒋日阿错凹陷烃源岩厚度最大。烃源岩具有机质丰度中等,母质类型优良,成熟度主体偏高的特点。自始新世末期以来,伦坡拉盆地长期具有成藏的油源条件,早期的源岩为牛二段,晚期则以牛三下亚段为主。总体上看,伦坡拉盆地具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发现规模富集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解放思想、创新认识,在新的地质理论指导下,2018年以来,先后在河套盆地西部陡带吉兰泰构造带、中部纳林湖构造带和北部兴隆构造带取得石油勘探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吉兰泰和巴彦两大油田,揭示了晚深埋、晚生烃、弱成岩、晚成藏的地质发育特征和油气临洼近源富集的成藏特点。2021年,基于洼槽区具有资源潜力大、勘探面积广、构造背景好的有利条件,在兴隆构造带临洼有利构造部署风险探井——河探1井,在6 112~6 120 m井段试油获302.4 m3/d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洼槽区碎屑岩领域超深层石油勘探重大突破。分析认为,晚期构造反转叠加大型滑脱断层控圈,晚深埋、弱成岩叠加超高压控储作用以及大型鼻隆构造背景汇聚控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是形成洼槽区高产富集的关键因素。河探1井的成功钻探有力拓展了河套盆地油气勘探空间,为河套盆地建成年产200×104t以上油田并保持持续稳产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对陆相断陷湖盆(超)深层洼槽区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成藏体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控论"是指导中国陆相沉积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但过去的研究在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和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完善源控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结合门限控烃和成藏体系理论,利用地质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了该区源控油气作用,划分了成藏体系并主要评价了该区的天然气资源潜力,进而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①该区源控油气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烃源岩控制着油气的主要成藏期次和分布范围;②南堡凹陷可划分为5个成藏体系,其中南堡Ⅲ号成藏体系天然气资源量最为丰富,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4 271.46×108 m3,最大气藏规模为381.66×108 m3,气藏个数为476个。根据改进的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将油气成藏概率大于70%作为该区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的标准,南堡凹陷最有利勘探区带主要有南堡Ⅱ、Ⅲ号油气成藏体系,并且上述2个成藏体系具备隐蔽油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勘探潜力,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相盆地页岩油资源丰富,页岩油作为国家油气资源接替的新阵地,加强陆相盐湖盆地盐间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可为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页岩油勘探提供重要依据。为此,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盐间页岩油为例,突出烃源层系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的有效性与创新性,优选出以TSM盆地模拟法为主,辅以体积法、热解参数法及资源丰度类比法的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进一步明确了页岩油资源潜力及有利分布区。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13个单韵律层、1个复韵律层,预测地质资源量8×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1.26×108 t,其中潜34-10韵律层资源量最大;平面上,预测潜江凹陷中北部是潜江组页岩油勘探有利区,其中,Ⅰ类地质资源量2.43×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0.38×108 t,Ⅱ类地质资源量5.57×108 t、技术可采资源量0.88×108 t。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的发现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东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英雄岭构造带东段,地面地形异常复杂,以往认为地质条件不利于油气成藏,始终未获重大发现。近年来随着山地三维地震及测井评价技术的不断提高,在2010年获得重大突破,探明了柴达木盆地单个油藏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物性最好、开发效益最佳的整装油气田,并建成产能50×104t。通过对英东油田的精细解剖,对成藏特征及技术难题进行了研究攻关,形成以下认识:英雄岭地区具有晚期生烃、持续充注的特点;新近系湖相砂体分布广泛,储-盖组合配置好;该区断层具备良好的侧向封堵性能,在中浅层易于形成断块圈闭;英东地区大型滑脱断层沟通始新统优质烃源岩,使早期聚集的油气藏发生调整,同时后期形成的油气持续运聚,深、浅断裂形成“接力式”输导,在浅层晚期形成的构造圈闭聚集成藏,具有晚期复式成藏的特征。针对英东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油藏特征,形成了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为落实油气勘探目标奠定基础。针对英东油田含油气井段长、流体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建立了长井段多油气水系统油藏开发模式、多条件约束复杂断块地质建模技术。通过研究,明确了英东油田的成藏机理,攻克了工程复杂关键技术,为实现英东油田的高效开发和快速上产提供了地质理论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