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攀钢烧结烟气脱硫制得硫酸为生产钛白的酸解原料,制备颜料钛白,并跟踪酸中有害元素在钛白生产中的走向,最终制得符合颜料钛白要求的偏钛酸,验证了烧结烟气硫酸用于钛白生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硫酸酸解钛精矿可以达到同等条件下硫磺酸的酸解率水平。脱硫酸可作为硫酸法生产颜料级钛白酸解工艺的原料,但由于脱硫酸色泽发黑不能作为硫酸法钛白洗水、包膜等工序的原料。使用脱硫酸生产钛白,产生的废酸、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砂磨工艺参数对金红石型钛白砂磨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中通过模拟立式砂磨机对某金红石型钛白辊压初品进行砂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砂磨工艺为砂磨时间30 min,砂磨转速2 000 r/min,浆料浓度300 g/L,填充率65%,锆珠粒径1.8 mm。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条件下试验重复性较好,砂磨浆料的平均粒径为236nm,且波动较少。粒径1.8 mm锆珠比生产现场使用的粒径0.6 mm锆珠砂磨效果好。试验结果对生产现场砂磨工艺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未浓缩低浓度工业钛液为水解原料,通过自生晶种稀释热水解的硫酸法钛白短流程工艺制备金红石型颜料钛白,研究了水解条件(底水量、熟化时间和水解时间)对偏钛酸和金红石产物的结构、粒径分布和颜料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及数学回归关系。水解条件对水解初始形成晶种的数量和质量、晶粒的生长和聚集等起重要影响,并最终决定产品的颜料性能;水解条件与产物的晶体结构、颗粒多分散度和颜料性能间存在数学相关关系。最优水解条件为:底水量比例为0.123,熟化时间为29.05 min,二沸后的水解时间为2.6 h左右。  相似文献   

4.
硫酸法钛白短流程工艺中,水解偏钛酸的性质结构(晶体结构、粒度分布、杂质含量等)对金红石型钛白的结构与颜料性能有重要影响,并存在内在影响规律。为制备结构良好、颜料性能优异的金红石TiO_2,优化条件为:控制偏钛酸的晶粒尺寸小于8.9 nm并接近7.9 nm,能有效促进金红石的晶型转变和晶粒生长,获得良好晶体结构和晶型完整的金红石;偏钛酸适宜的粒度大小及分布对获得窄粒径分布的金红石钛白影响明显,钛白的粒径大小影响其散射力,宜控制在0.20μm附近;可控制水解条件以减小偏钛酸的比表面积,进而减少杂质铁吸附。  相似文献   

5.
通过硫酸法钛白短流程工艺,以未浓缩工业硫酸钛液为原料制备金红石颜料钛白,研究了高温段保温时间对金红石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粒径分布及颜料性能等影响,采用TG-DSC、XRD、粒度测试和颜料性能检测等对钛白产品进行了表征。随着煅烧时间延长,金红石钛白的晶粒尺寸及金红石含量逐步增大,为正线性相关,而蓝相则逐步减小。最优保温时间为40 min,所得钛白晶粒尺寸170.8 nm,金红石含量98.2%,粒度大小适宜且分布窄,颜料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为水解原料,通过自生晶种热水解硫酸法工艺制备出金红石型颜料钛白。考察底水量、加料速率和熟化时间对金红石型钛白粒子形貌、粒径分布及颜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粒度测试、SEM、XPS、TEM及颜料性能测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操作条件为底水量22%、加料速率8.3 r/min和熟化时间30 min,所得金红石型钛白粒度适宜、粒度分布较窄,颜料性能优良;水解条件对颜料钛白性能影响顺序为:底水量加料速率熟化时间。  相似文献   

7.
选择硅酸钠作为氯化法金红石钛白的包硅原料,首先研究了包膜过程中调节pH的盐酸加量与包膜后钛白粉颜料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盐酸加量的增加钛白粉亮度、白度L值和蓝光白度等颜料性能指标降低,但Scx和b值等蓝相指标则逐渐改善.其次对比分析了包硅过程中硫酸和盐酸两种不同酸体系中钛白粉二氧化硅膜层均匀致密性、颜料性能和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钛白辊压初品为原料,不同粒径氧化锆珠为研磨介质,通过卧式砂磨机研究了砂磨次数对钛白初品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磨次数的增加,浆料的p H和黏度基本不发生改变,粒度D50逐渐减少,粒度≤1μm的百分比逐渐增加,浆料颗粒长径比缓慢减少,球形度逐渐改善,团聚体数量和尺寸减少,白度L值和亮度缓慢增加。氧化锆珠粒径0.4 mm相对0.6 mm和1.8 mm能获得更好的粒度、白度L值和亮度值。  相似文献   

9.
《钢铁钒钛》2006,27(1):49-49
攀钢钢铁研究院和攀渝钛业针对攀渝钛业原有产品白度、色相、消色力、亮度、金红石含量存在的问题。通过包膜新工艺开发、调整晶种制备参数、降低偏钛酸杂质、后处理优化等研究和工业试验,开发出通用型金红石钛白产品R-258成套生产技术,其产品主要指标与国外进口钛白R930相当,已形成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填补了攀钢高档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的空白,整套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定硫酸钛白工艺中水解偏钛酸的粒度分布,研究了不同分散方法和测试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散介质、分散剂及其用量,偏钛酸用量,超声分散时间及稳定时间等分散方法和测试条件,得到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定偏钛酸粒度分布的适宜分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蒸馏水为分散介质,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浓度为0.05%,50 mL分散水解偏钛酸浆料0.044 g左右,超声分散5 min后立即测定其粒度分布,此为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定水解偏钛酸粒度的最佳分散测试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项目简介该工艺采用硫酸法制取搪瓷用、涂料用(B—101型,R—820型)等钛白,其颜料性能及其他性能优良,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1987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以低浓度工业硫酸钛液为原料,通过水解、洗涤、盐处理、煅烧工艺制备锐钛型颜料钛白,考查了高温段保温时间对钛白粒子结构及颜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粒度测试、SEM及颜料性能检测对煅烧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条件对钛白粒子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粒子大小及分布和颜料性能等影响显著,粒子大小维持在300 nm左右,随煅烧保温时间延长晶粒生长满足一级动力学生长模型。高温段930℃保温30 min为最佳条件,所制钛白形貌规整,粒度分布最窄,消色力指标达1 450,相对白度100.23%,优于PTA120标样。  相似文献   

13.
吴健春 《钢铁钒钛》2012,33(4):24-27
以TiO2砂磨浆料和FeCl3为原料,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合成肤色二氧化钛。运用彩度对样品颜色进行表征,在实验室系统研究了包膜量、包膜温度、熟化时间、加料时间、煅烧温度等因素对样品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色相较好的肤色二氧化钛的较佳包覆工艺参数为包覆温度85℃,加料时间45 min,熟化30 min,铁包覆量5%,煅烧温度600~700℃。  相似文献   

14.
清洁度是影响钛白产品分散性指标评价的关键因素。为了找到影响硫酸法钛白粉清洁度的原因,对分散性测试过程中清洁度的判别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粗颗粒的存在是影响清洁度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国内钛白粉中的粗颗粒主要由Ca、Al、Si等组成,最大粒径可达210μm;国外质量较好的钛白粉粗颗粒主要成分为TiO2,粒径多小于30μm。通过对无机表面处理后的浆料拦截筛分,可以有效改善产品的清洁度,进而提高最终钛白产品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二氧化钛的产品性能,以硅酸钠作为包膜剂,利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二氧化钛初品进行了致密的二氧化硅包膜。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并研究了包膜过程中钛浆料浓度、pH值、浆料温度和硅的含量,对其白度、光泽度和吸油量的影响。得到包覆硅氧化物的优化工艺条件为:TiO2浆料的浓度为166.67g/L,pH值为10,温度为70℃,硅的比例占钛的1%。经过硅包膜的样品的白度、吸油量和耐候性等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国内某企业两种型号的硫酸法钛白产品RA和RB为研究对象,考查了钛白初品中Cr含量对初品白度和亮度的影响规律;对此两种产品对应的两种钛精矿原料所含Cr在工序中的走向和分布以及对钛白初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Cr含量不同的钛精矿对钛白产品白度和亮度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线RA和RB两种产品的白度、亮度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钛白初品的白度和亮度值随着其中C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Cr含量高于20×10-6时,初品的白度和亮度迅速下降。钛精矿中Cr含量越高,钛液中Cr含量就越高,但Cr在偏钛酸和初品中的残留量一定;钛液中Cr含量高,易造成Cr对偏钛酸的晶格掺杂,从而影响初品的白度和亮度。  相似文献   

17.
本工艺以攀枝花钛精矿(含 TiO_245%左右)炼制的酸溶性钛渣(含 TiO_275~80%)为原料,经硫酸分解生成硫酸氧钛,水解生成偏钛酸,经煅烧和后处理制成性能优良的金红石型涂料钛白。在试验过程中消除了设备材质对产品的污染,生产率显著提高,工业试验产品质量与日本 R-820相当。本工艺与钛精矿硫酸法的传统工艺相比,可降  相似文献   

18.
以硫酸法钛白二洗偏钛酸为原料,分别采用铝盐和锌盐为盐处理剂对偏钛酸进行处理,经过煅烧后得到钛白初品。对比分析了两种钛白的浆料黏度和Zeta电位差异,然后通过XRD和SEM对样品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相同pH和相同分散剂加量条件下,铝盐处理的样品打浆后黏度更低,分散性更好。Zeta电位分析表明铝盐处理的样品比锌盐处理的样品的Zeta电位绝对值高;XRD分析表明铝盐处理的样品经过煅烧后铝离子代替部分钛离子掺杂进入到二氧化钛晶格中,导致其晶胞参数变化,晶胞体积变大,同时由于三价的铝离子代替四价钛离子导致其更偏负电性从而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9.
《钢铁钒钛》2021,42(2):66-72
以偏铝酸钠、硫酸铝、磷酸为原料在不同pH条件下制备不同铝膜钛白,采用XRD、红外光谱、热重分析、SEM、BET、ZETA电位等分析了不同铝膜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微观形貌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不同pH获得的水合氧化铝ZETA电位均为正值,亲水性能不佳,而磷酸铝ZETA电位为负值,具有很好的亲水性能。pH=4~5时获得的水合氧化铝为近球形的无定型结构,在200℃和930℃时失去其结合水;pH=8~9时得到的絮状勃姆石结构AlO(OH),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在402℃失去结合水;pH=10~10.5时得到界面清晰、大小不均匀的颗粒状三羟铝石块,分别在297.5℃和513℃失去结合水。在偏铝酸钠中加入磷酸制备得到的是无定型的磷酸铝,其形貌为球形小颗粒团聚成的聚集体。所制备的铝膜在紫外区吸光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无定型水合氧化铝磷酸铝三水铝石勃姆石型水合氧化铝。几种铝化合物包覆在二氧化钛表面均能提高其颜料性能,但水合氧化铝会降低二氧化钛的水分散性。  相似文献   

20.
l前言美国的杜邦公司经营的钛白产业居世界首位,它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开发极大地影响着世界颜料工业,尤其是白色颜料工业的发展.铁白和铁矿物产业只是杜邦公司经营的一部分产业,由其下属的杜邦白色颜料和矿物产品公司管理.杜邦公司钛白产业的显著特点是经过长期研究和改进,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氯化法钛白工艺,下属所有钛白厂均采用江化法生产,而且可以生产不同用途的钛白产品;生产规模普遍较大,如位于田纳西州的新纳格森维尔厂其生产能力达到犯.5万软.该公司还根据市场产销状况,合理调整钛白价格,充分发挥规模产业的优势,大胆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