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岔河集油田属河流相沉积复杂断块油藏,一次加密结束后油田依然存在井间油层连通率低,油层水驱控制程度低的问题。在180-200m的井距下能否再加密,增油效益如何必须论证,1999年进行了旨在提高油水井连通率的二次加密单井组试验,区域油层连通率提高了17.1百分点、水驱采收率大幅度提高,为岔河集油田进行二次井网加密和下步产量接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低渗透油层动用状况分析方法,分析了进一步加密的喇萨杏油田低渗透油层的水淹状况,利用3次加密试验区对低渗透油层动用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井网加密,提高压裂完井比例,新老井共同考虑,减少层间干扰是提高低渗透油层动用程度的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提高3次加密的动用程度、井网远景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喇嘛甸油田层系调整和二次加密调整,都是在原基础井网开采的油层上进行的。层系调整以后,虽然各套都有自己独立的注水井(二次加密井除外),但大部分油井都是合层互采,这就造成了油田分层系产液量劈分,注采比确定,分层系压力系统评价,开发指标计算与评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给开发动态分析及高含水后期油水井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了解基础井网对葡14及以下和二次加密井各套油层的影响程度,于2000年开展了封堵试验,方案设计封堵基础井网葡I4及以下油层8口,封堵后,解决了四套开发层系8口基础井网葡I4及以下油层对萨尔图油层影响问题,8口同井场葡I4以下油层层间干扰问题,4口高I6及以下分流线上1-3个方向的二线受效问题和6口二次加密井主流线二线上的受效问题。  相似文献   

4.
油田水驱开发经历基础井网、一次调整、二次加密后,目前开始针对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实施三次加密调整,由于三次加密井开发的目的层岩性和物性较差,油层的纵向非均质性明显以及平面分布复杂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注水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油田某区块三次加密井油层动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动、静态资料,深入分析油层发育特点,剖面动用状况,结合生产实际,从而达到有效减缓产量递减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为今后开发此类油层提供技术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喇、萨、杏油田加密调整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在分析油田合理井网密度影响因素、非均质多油层油田井网密度与水驱最终采收率关系的基础上,导出了油田加密调整井的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求解方法。对喇、萨、杏油田各大纯油区和过渡带在完善一次加密调整后,进一步加密调整可行性及二次加密井网的经济合理界限和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指出了油田二次加密调整的有利地区,给出了不同价格体系下,二次加密井的数量界限。  相似文献   

6.
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现状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喇萨杏油田具有储层多,砂体形态复杂,平面、纵向差异较大及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这决定了储层不可能在开发初期一次认识清楚,需要在水驱开发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储层的认识,并不断调整、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调整、二次加密调整、三次加密调整和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基于喇萨杏油田萨中及以南地区多套水驱层系井网交叉的认识,提出对喇萨杏油田不同地区的油层实行"分类研究、分类挖潜",即对不同类型油层分别采用聚合物驱开采、注采系统调整与三次加密相结合等新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油田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7.
井网加密调整是动用油藏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一次加密已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次加密井网,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及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安塞油田长6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了基础井网及一次加密井网的实施效果,提出了缝网匹配是决定加密效果的关键,并对二次加密井网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加密时,可采取油井间缩小井距加密方式,原基础井网完全转变为小排距、小井距的排状注水井网。  相似文献   

8.
萨北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结合(简称"两三结合")试验证明,虽然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是2种截然不同的驱油方式,但从井网的相互利用、开采对象的相互结合等方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三次加密井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对薄差油层再开展聚合物驱能够进一步改善薄差油层的开发效果,提高薄差油层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2004年在萨北油田北二东密井网地区开展了"两三结合"先导性试验的区块选择、井网部署、开采对象的确定及层系优化组合等研究.在介绍试验区选择及井网部暑的基础上,重点对开采对象的特点及层系优化组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该课题主要是针对大庆萨中开发区油田处于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油田在采取了大量综合调整措施,并在采用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井和二次加密井等多套井网开发条件下,结合油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将动态研究成果和认识向进一步精细方向发展。量化油田油层组的可采储量和动用状况,为今后油田三次加密调整、二类油层上返注聚以及水驱进一步提高开采效果提供认识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萨北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结合(简称“两三结合”)试验证明,虽然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是2种截然不同的驱油方式,但从井网的相互利用、开采对象的相互结合等方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三次加密井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对薄差油层再开展聚合物驱能够进一步改善薄差油层的开发效果,提高薄差油层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2004年在萨北油田北二东密井网地区开展了“两三结合”先导性试验的区块选择、井网部署、开采对象的确定及层系优化组合等研究。在介绍试验区选择及井网部署的基础上,重点对开采对象的特点及层系优化组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窦让林  王磊 《断块油气田》2011,18(2):248-250
以深层高压低渗为特点的文13西油藏高含水后期井网不完善,二、三类层在弹性能童释放后得不到有效水驱动用,开发效果呈变差趋势.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充分认识不同类型储层剩余油潜力及分布类型,通过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积极探索储层水驱开发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托集成配套工艺技术的攻关及应用,重新构建与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注水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不稳定注水是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原有成果主要从油藏特性、注水制度等方面研究。随着水驱程度日益深入、地下注采状况更为复杂,有必要全面研究不稳定注水增效机理。根据现场实践,结合水驱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主要从井网、注采关联出发的不稳定注水适应性分析。研究认为,应优先选择注采关联相对独立的井组、选择位于油层边部及井网相对不完善区井组、选择层间差异较大的井组实施不稳定注水。实践证明,考虑井网后的不稳定注水,现场实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牛东火山岩油藏为异常低温正常压力系统的特殊油藏,具有火山喷发期次多、油藏规模小的特点。储集层裂缝发育,裂缝以低角度缝和水平缝为主;油层垂向跨度大,单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油藏开发初期,采用衰竭式开采的单井产量递减率大,开展直井井组注水先导试验,邻井日产油量略有上升,注水见效程度低,水平井注水吞吐先导试验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注水吞吐、井网调整和压裂进行不断优化,形成了水平井与直井混合立体注水开发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火山岩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后经推广实施,牛东火山岩油藏注水见效比例达44.4%,见效后单井初期平均日增油量为1.7 t,预计提高采收率5.7%,油藏立体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岩溶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目前单井注水替油已取得突破,但占储量80%的多井单元注水开发尚处于实验阶段。结合数值模拟和注水实践总结,开展了多井单元注水增油的机理研究,并初步总结出了“低注高采、试注判断连通实时调整、单元整体温和注水、井组差异管理”的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模式,在现场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适用于碳酸盐岩缝洞型断溶体油藏的井网,增大水驱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提高断溶体油藏的水驱开发效率,以塔河油田缝洞结构精细识别和刻画为基础,根据缝洞储集体发育和展布特征,裂缝连通状况及油水分布模式,提取出典型缝洞组合模式,建立概念模型.依据概念模型,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能反映断溶体油藏特点的数值模型,考虑其平面及纵...  相似文献   

16.
侯玮  郭杰 《断块油气田》2011,18(6):772-775
广义水窜是指注入水从注水井进入储层后没有有效驱油的现象,其危害主要包括:浪费部分注入水、增大产出液处理成本,甚至破坏井筒设备等.因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使得复杂断决油藏在水驱过程中极易发生水窜问题,所以,迅速、准确地识别单井水窜发生的时间并寻找其成因,是开展控水、增油工作的重要基础.文中引入新型水驱动态诊断方法,以其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通过大量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采特征研究,揭示了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规律: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特低渗透油藏会首先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注、采井间开启注水动态裂缝,随着注水压力的升高,或将开启与之成最小角度的注采井连线方向裂缝,导致注入水沿裂缝方向注采井无效循环,造成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很差。等值渗流阻力法计算结果也证明了面积驱替径向渗流转为裂缝线性侧向驱替平行流后可大大降低渗流阻力。由此提出了“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注水动态裂缝线性注水、侧向基质驱替”的井网转换模式。井网模式的转换避免了注水动态裂缝导致的注入水无效循环,消除了动态裂缝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减小了渗流阻力,扩大了水驱波及程度。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单井产能增加了一倍,平面波及系数提高了43.2%,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9.3%。  相似文献   

18.
水驱油田的稳产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大量的国内外水驱油田的开发经验,建立了水驱油田的稳产模式图。  相似文献   

19.
高能  赵健  何嘉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6):748-752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注入参数。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开展了减氧空气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减氧空气吞吐降水增油的机理是稠油注减氧空气后存在拟泡点,形成泡沫油流分散降黏,同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对减氧空气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单井注气量40×104 m3,注气速度4×104 m3/d,焖井时间8~10 d。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共实施减氧空气吞吐400余井次,有效率82%,单井平均初期日增油量4.5 t,综合含水率下降42%,有效期达168 d,有效期内单井增油量480.0 t。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是深层稠油的一种有效降水增油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MTS)及向量自回归(VAR)机器学习模型的水驱油藏产量预测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该方法在井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TS分析对注采井组数据进行优选,并将井组内不同采出井产油量及注入井注水量作为彼此相关的时间序列,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多个时间序列中提取出相互作用规律,挖掘注采井间流量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