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埕岛油田含水原油管线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埕岛油田的海三到海四φ426 mm×9 mm、17.8 km输油管线承担着我国最大浅海油田——埕岛油田上岸含水原油的输送任务,该管线原油含水50%~70%,粘度上升快,干线压力升高,局部出现游离水,水质矿化度高,输送温度高,结垢趋势导致阻力增加。针对干线压力升高原因,提出提高管线工作压力、合理控制输油温度、提高外输泵扬程、敷设大口径管线、管线防垢除垢、原油分水等措施和建议,提高含水原油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有效的消除混输管线结垢技术,分析了临盘油田L95站混输管线内的垢样和部分油井采出液水样的离子组成,研究了采出水中Ba~(2+)和Sr~(2+)在结垢过程中的相互促进作用与结垢机理。结果表明,垢样主要成分为BaSO_4和SrSO_4(摩尔比1∶1)。L95-1、L95-36等5口油井水样中的Ba~(2+)和Sr~(2+)含量较高,而L95-18、L95-12等3口油井水样中的SO_4~(2-)和Sr~(2+)含量较高,两类水样混输引起结垢。当SO_4~(2-)含量为1620 mg/L时,单一Ba~(2+)易结垢,单一Sr~(2+)较难结垢。Sr~(2+)对Ba~(2+)的结垢无明显影响,但Ba~(2+)对Sr~(2+)的结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Ba2+对Sr~(2+)结垢的促进作用是L95站混输管线严重结垢的重要原因。通过将L95站各油井水样输入结垢器中混合,同时加入SO_4~(2-)充分结垢,总结垢率可达89.87%数92.35%,可保证剩余Sr~(2+)和Ba~(2+)在混输管线内不会结垢。  相似文献   

3.
稠油含油较多胶质、沥青质,黏度高,流动性差,井站来液温度53℃,需要加热至69℃,才能保证正常输送、原油脱水要求。为了降低稠油集输加热费用,开展了王集1#集油站-稠油联合站集输管线参数优化,降低王集1~#集油站外输温度,控制外输压力。外输温度平均降低11℃,实现了稠油低温输送,减少了稠油集输加热消耗。外输压力由1.3MPa升高到1.5MPa,满足管线设计指标,外输压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2007年,胜利油田在纯梁采油厂高89区块开展了低渗透油藏CO2驱先导试验。对应目前CO2驱先导试验区,地面生产系统腐蚀严重部位是高890集输干线、后续的联合站和污水站处理系统。由于CO2驱采出液的混入,导致高含水输送介质中CO2含量大幅增加,目前含量在100 mg/L以上,造成高890集输干线、油站储罐出口管线和污水站沉降罐出水管线多次腐蚀穿孔。为此提出了缓蚀剂、耐腐蚀材料和防腐涂层联防的腐蚀控制措施,可将系统的均匀腐蚀速率控制在0.076 mm/a以下,确保纯梁高89区块CO2驱先导试验区高含CO2地面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延长集输管线和后续处理站点的使用寿命,节省地面工程改造投资。  相似文献   

5.
桥口油田12座计量站的原油通过水套炉加热后经外输管线输送至联合站。由于其油井含水率高,气液比较低,伴生气量不足,使站内分离器内液面过高,水套炉供气阀门难以控制,进而容易发生供气管线进油现象。特别是每年冬季,分离器到水套炉的供气管线经常因原油凝固而被堵塞,使水套炉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导致外输原油温度过低.单井管线及站内干线回压升高,站内无法取暖和正常量油,严重时会导致输油干线堵塞而全站停井。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必须用热洗车冲洗干线,同时将气管线卸掉用热水进行疏通,还要疏通炉膛及烟道,这样既浪费了生产成本,而且增大了安全隐患,又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1 腐蚀现状中原油田采油四厂南二集输干线于 1 983年建成并投产使用 ,其中 2 7#站至 2 9#站段管线因腐蚀穿孔于 1 999年 8月更换 ,长度约 1 9km。由于该段管线自运行投产时只采取了外防腐措施 (沥青—泡沫—沥青 )而无内防腐措施(完全裸管 ) ,致使投产以来因腐蚀穿孔累计达 2 9次。 2 0 0 2年 6月 2 9日因腐蚀穿孔在 64#站旁割下约 0 3m管线 ,穿孔数就有 3个 ,清除内垢腐蚀产物后 ,有 5处即将穿孔 ;最严重管段 79— 2 0 3井旁 ,已有 8处穿孔 ,且腐蚀孔径越来越大。该段管线输送着 70 #、 68#、 2 7#、 64#、 2 3#等计量站的油、气 ,目…  相似文献   

7.
七个泉集输站管线结垢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而且由于其存在结垢速度快、垢坚固难以去除的特点,对七个泉集输站的安全平稳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管线化学清洗技术就是通过对垢成分的仔细分析,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和科学的清洗工艺,在尽可能减少清洗对生产运行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去除管线结垢。通过该方法在七个泉集输站的成功应用,使集输站输送能耗大大降低,输送能力明显增大,产生了一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Scalewatcher电子除垢仪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电子除垢仪的应用意义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后 ,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 ,往往在采出的水中含有较高的成垢离子和钙、镁、钡、锶等。这些离子的存在 ,导致了集输管线和掺水管线不同程度地存在BaSO4、SrSO4和CaCO3 的结垢问题。又由于管线结垢严重 (结垢厚度一般在 5mm~2 0mm之间 ) ,造成集输管线内径缩小 ,甚至堵塞管线 ,致使 (集 )输油站及其集输管线的压力升高和生产管线的回压上升 ,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以往的解决办法只有停产除垢或者管线报废更新 ,致使有些管线仅用了一年就要报废更换。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某油田油井产液量、含水量、含气量差别大,计量站辖井多,部分井井站距大,井口回压高,管线腐蚀穿孔严重。针对这种现状与问题,采用一级布站,油井通过串接、T接到系统干线上进入联合站生产,可达到简化集输工艺的目的。传统集输流程单井管线平均长约1.3 km,优化后则为0.6 km,长度可减少50%左右。采用脱出水就近回掺优化方案,降低了系统掺水压力,减少了热损失,每年节约电耗约5 547kW.h。  相似文献   

10.
梁家楼油田硫酸钡锶垢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靳宝军  谢绍敏 《油田化学》2007,24(4):333-336
梁家楼油田集输站及其外输管线结垢严重。垢样含无机物约95%,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该垢成分为硫酸钡锶Ba0.75Sr0.25SO4。根据4个集输站21口油井产出水水质分析数据,产出水富含Ba^2++Sr^2+和(或)SO4^2-,一般而言,生产层为S层的油井产出水富含Ba^2++Sr^2+,生产层为H层的油井产出水富含SO4^2-,两种水混合引起集输站及外输管线结垢。在4个注水站的回注污水中,Ba^2++Sr^2+和SO4^2-浓度很低或较低,远低于产出水中的相应浓度。2口井S层岩心薄片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地层胶结物中含重晶石(BaSO4),且推论含天青石(SrSO4),这是S层地层水中成垢离子的来源,使一部分油井井筒或井口至集输站管线结垢,并造成该生产层不同油井产出水中成垢离子浓度的巨大差异。讨论了硫酸钡、硫酸锶的溶解度及温度、压力、含盐量的影响。将分别含4mmol/L Ba^2+、4mmol/LSr^2+、8mmol/L SO4^2-的3种溶液混合,生成的沉淀物经X射线衍射法检测,为Ba0.75Sr0.25SO4结晶,利用溶度积数据对该垢的生成作了初步讨论。表4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