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榜  黄槐轩  程康 《土工基础》2014,(3):120-122
分析了目前高速公路路堑爆破开挖施工方法,提出了岩石路堑爆破开挖必须综合考虑岩性、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状况,采用优化的爆破施工方法。参照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对路基岩石进行了分级探讨,坚硬岩石采用预裂爆破,软岩采用预留保护层进行光面爆破等技术措施,避免对边坡产生破坏,控制爆破飞石、爆破振动对周围行人和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岩溶隧道掌子面防突厚度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掌子面岩墙预留厚度是高风险岩溶隧道采用释能降压法施工时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本文基于弹性厚板理论,分析了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推导了边界条件分别为固支和简支两种模式的岩溶隧道掌子面岩墙安全防突厚度及临界水压计算公式。上述计算公式的参数化分析表明,两种模式下掌子面岩墙安全防突厚度随前方岩溶水压力、岩体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掌子面岩体质量越差,防突厚度愈大。临界水压力随掌子面岩墙厚度增加而增加,掌子面岩体质量越差,临界水压力愈小。掌子面岩墙安全防突厚度的理论分析及算例结果表明,固支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施工中普遍采用的预留厚度值较为一致,该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深圳地铁5号线怡—黄区间盾构接应段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在深圳地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条件下,暗挖隧道上半断面采用超前大管棚及小导管预支护、深孔注浆加固等辅助措施后人工开挖,下半断面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开挖这种特殊工法的施工过程。该工程按照"掏槽下压,左右侧墙分次落底,仰拱跟进"的分次爆破原则,同时下台阶采用斜掏眼的方式,核心掏槽采用抛掷爆破的综合微振控制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最大单段装药量及一次起爆用药量,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最终达到了预期的工程效果,大大减少了爆破施工对地表建筑及洞内结构的损害。通过对软弱围岩加固及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实现了软岩施工技术与硬岩施工技术的优化组合,为深圳地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嵌岩桩孔成孔采用的爆破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实践证明该爆破技术在嵌岩桩孔成孔施工中效果良好,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是目前优先采用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桥梁超深嵌岩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的爆破及安全施工技术,重点阐述了采用爆破技术在硬质岩石中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爆破技术进行人工挖孔,无论从质量、工期及经济效益方面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7,(5)
针对灰岩地区大跨度、高边墙含多种不良地址段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增设侧向超前锚杆技术;岩锚梁不良地质段增设超前锚固、支撑墙技术;高边墙立体相交段采用先洞后墙、复合型加强支护技术;精细化控制爆破技术等应用,有提前效减小岩体荷载,保证地下厂房开挖成型与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实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赵浩 《建筑施工》2023,(2):290-293
徐州市泰山路车站基坑开挖主体下覆地层中大部分是中风化灰岩,属于较硬岩地基。针对这一特殊地质情况,在西侧场地采取深孔爆破、浅孔爆破与机械破碎相结合的方法,在东侧场地采取浅孔爆破与机械破碎相结合的方法。为了防止车站主体结构受损,在围护桩往里预留3 m采用静态破碎的方法。在对孔内溶洞进行爆破施工时,针对溶洞内炸药布置,提出了溶洞直列装药的处理办法,对于较大的溶洞采用机械破碎,该技术解决了较硬岩地基的开挖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爆破施工下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地区某公路隧道的地质情况和施工条件,重点讨论了小净距隧道爆破过程对施工中围岩应力、位移和间距的影响。提出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每步开挖围岩的应力应变状况,以此优化设计方案。爆破荷载以均布压力荷载的形式垂直于洞壁方向作用在隧道洞壁上。结合本隧道台阶法开挖过程提取8个关键点应力应变值。模拟结果显示,开挖前期拱腰受力明显,此后边墙底部应力增长迅速,两洞的内侧边墙应力都普遍大于外侧边墙应力,而应变矢量和最大处主要集中在洞顶。中岩柱左侧的应力应变始终大于右侧说明开挖过程对先行洞侧的中岩柱扰动影响最大,同时左洞中台阶开挖完毕后中岩柱两侧位移差逐渐增大说明中岩柱有膨胀破环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碳破岩技术的作用机理介于爆破开挖和静态膨胀剂胀裂破岩之间。二氧化碳破岩技术目前主要用在非煤矿山中,在水电工程中还极少采用,福建永泰白云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工程建设中爆破施工众多,爆破作业区紧邻114县道,作业环境复杂,采用二氧化碳液—气相变膨胀破岩技术进行岩石破岩试验。介绍了其二氧化碳液—气相变膨胀破岩技术试验成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梯子岩隧道是新建渝黔铁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隧址区地质条件复杂。该隧道能否顺利安全施工,关系到渝黔铁路的如期竣工通车。文章在详细分析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总结该隧道台阶法施工的爆破技术,提出针对梯子岩隧道不同围岩性质的光面爆破参数,包括周边眼间距、周边眼抵抗线、炮孔深度、相对距离和装药集中度等。根据该隧道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爆破施工放线布眼时要考虑预留下沉量,为了严格控制超欠挖,提出正确的炮眼位置和开挖周边轮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