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油田堵漏剂微胶囊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吸水性固体颗粒吸水后体积会增加几十倍乃至更大,所以以它为芯材制备微胶囊有一定的难度。本实验就是以高吸水性固体颗粒为芯材,选择合适的壁材来制备微胶囊。实验以流化床喷涂法(现今已被广泛应用)制备油田堵漏剂微胶囊,结果证实了壁材的可适用性。此外还探讨了壁材的流量、压缩空气的流量、喷嘴高度及颗粒大小对微胶囊壁厚及表面形态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流量Q=122mLh-1,压缩空气流量q=0.76m3h-1,喷嘴高度H=11.5cm,芯材粒径为dP=0.454mm,在此条件下的最佳壁厚度为:190~200mm。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和密胺树脂预聚体为壳材、双环戊二烯(DCPD)为芯材,制备了两种DCPD微胶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并将其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脲醛树脂包覆DCPD微胶囊呈球形,粒径为40~80μm,壁厚为1~2μm;密胺树脂包覆DCPD微胶囊颗粒分布不规则,粒径为15~20μm,壁厚为2~5μm。两种微胶囊的FTIR谱图除了具有壳材料脲醛树脂和密胺树脂的特征峰外,在1 251,3 051 cm-1处均有芯材DCPD的特征峰,证明DCPD芯材已被两种壳材料成功包覆。随着微胶囊用量的增加,EP/微胶囊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在微胶囊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0%时达到最大值,在相同条件下,加入密胺树脂包覆DCPD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好于加入脲醛树脂包覆DCPD微胶囊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Hs)为基材,用乳液蒸发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荧光颜料/PSB微胶囊。用粒度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微胶囊的粒径和形貌,用测色计和荧光光谱仪测定微胶囊色度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颜料与PBS质量比例为1:1、2:1、3:1时,所得微胶囊M1、M2、M3平均粒径分别为12.3μm、10.5μm、12.5μm,颗粒外形规整,分散性较好。相比于纯颜料,颜料微胶囊M1、M2、M3在塑料中分散后,艳度(△C)均增加,荧光性能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次以乙基纡维素为壁材,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得艾叶粉水溶液微胶囊。正交实验得出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基纤维素:芯材:乙酸乙酯:水相=1:25:13:130(质量比),搅拌速度:1500r/min,乳化时间:15mim,水油两相混合搅拌时间:10min。通过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微胶囊固体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粒径在20-200μm范围内。实验制得微胶囊最大载药量为48.07%,具有良好的包覆效果。透析缓释实验表明,微胶囊在3.0℃恒温生理盐水浸泡60h后,仍有艾叶药理活性成分存在,较好地延长了储藏时间和药物有效作用时限。  相似文献   

5.
原位聚合法制备玫瑰香精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用原位聚合法对玫瑰香精进行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影响微胶囊包埋率、粒径及其分布、微胶囊结构的影响因素。优化的缩聚反应条件为:在壁材质量分数为9%时,以NH4Cl做酸性催化剂,酸化4h,终点pH值1.5,60℃~70℃固化,固化2h。可制得包覆良好、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小于3.5μm的流动性固体微胶囊。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功能性热流体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贤  王懿  徐军  程博闻  郭宝华 《塑料》2006,35(6):11-14
相变材料微胶囊以其特有的蓄热性能在热能存储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四乙撑五胺为壁材原料,以相变点为20℃的石蜡为芯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和tween60为乳化剂,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应用于功能热流体的相变微胶囊,分别用相差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测定了微胶囊的形貌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其直径约为1.7μm。芯材含量约为92.4%,颗粒均匀,相变热124.47 J/g。相变微胶囊热稳定性高,具有好的致密性和不溶胀性。  相似文献   

7.
张伟  辛毅  张纾  王红美  于鹤龙 《化工学报》2008,59(6):1595-1599
采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自修复微胶囊。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微胶囊壁厚、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借助纳米探针对微胶囊及其壳材进行压痕实验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自修复微胶囊包裹完整,表面粗糙,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0μm,平均壁厚为10μm,微胶囊修复剂芯材含量约为75%;纳米压痕分析显示微胶囊的弹性模量比环氧树脂的略小,说明了当环氧树脂基体内裂纹扩展时,裂纹更易于向微胶囊扩展,证明了环氧树脂微裂纹打开微胶囊释放修复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蜜胺树脂为壁材的相变储热微胶囊致密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立新  苏峻峰  任丽 《精细化工》2003,20(12):705-708
采用原位聚合法用蜜胺树脂包覆了一种相变点为24℃,相变热为225 5J/g的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并对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的致密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得微胶囊在密度为0.79g/mL乙醇中的渗透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压力法观察微胶囊在受压后的表面形貌,对其强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相变储热微胶囊呈均匀的球形,表面光滑且致密,平均粒径110μm;由于蜜胺树脂有大的交联密度,微胶囊在乙醇中渗透缓慢,证明芯材包覆效果好,同时发现双层壁材微胶囊的致密性优于单层壁材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μm的优于平均粒径为1μm的;随着壁材用量的增大,渗透性减弱,但为了保证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储热效果,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以3为好。所制备的微胶囊可以承受1 96×105Pa的压力而不破损。  相似文献   

9.
溶剂蒸发法制备磁性微胶囊及其相关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苗  罗艳 《精细化工》2012,29(9):844-849
将共沉淀法所得纳米OA-Fe3O4(油酸改性Fe3O4)分散于不同介质中形成磁流体作为芯材,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壁材,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磁性微胶囊。对不同芯材及乳化剂进行筛选;考察乳化剂用量、m(芯材)∶m(壁材)及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通过XRD、FTIR、TEM、SEM、光学显微镜、VSM(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纳米OA-Fe3O4和磁性微胶囊的有效成分、形貌、热性能、磁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颗粒有效成分为Fe3O4,且可形成稳定磁流体。OA-Fe3O4粒径在3~15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43.3 emu/g,具有顺磁性。以分散在n-C16H34的OA-Fe3O4磁流体为芯材,w〔SDS(十二烷基硫酸钠)〕=2%的水溶液为乳化剂,m(芯材)∶m(壁材)=5∶1,乳化转速800 r/min条件下可制得外形规整,壁厚1~2μm,且粒径集中于(10±2)μm的磁性微胶囊。该胶囊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6.9 emu/g,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10.
磁泳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涂膜显示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凝聚材料、含磁性颗粒与TiO2颗粒的悬浮液作为内相,制备出粒径在200~300μm的囊壁透明、光滑、具有一定韧性的微胶囊.所制微胶囊经涂膜干燥后,形成柔性且可重复使用的磁性显示膜,能显示磁粉探伤用国家A1型标准试片中宽100μm、深15μm的刻痕.阐述了微胶囊形成过程,分析了囊壁凹陷的原因及漏磁场分布和磁性颗粒的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1.
毒死蜱的微胶囊化及其长效毒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二甲苯、毒死蜱为油相,聚乙烯醇、水、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水相,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出高稳定性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通过扫描电镜照片研究了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平均粒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微胶囊对毒死蜱的初期包封率及其释放特性;壁材及微胶囊的热行为通过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用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了生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是平均粒径为10μm左右的球形颗粒;壁材热稳定性良好,微胶囊的初期包封率均高于95%,在低于45℃的水相中毒死蜱在微胶囊中能长期稳定储存,微胶囊化的毒死蜱具有持久的生物毒杀性。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以聚乳酸(PLA)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储能微胶囊。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微胶囊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PLA已包覆到石蜡上,该微胶囊的粒径为5~10μm;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300℃以下无质量损失;微胶囊的储热能力高达170.52 J/g。  相似文献   

13.
金铉镇 《广州化工》2014,(23):104-105,132
研究中采用了正十八烷石蜡相变材料( PCM)芯材,密胺树脂作为囊壁材料,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成微胶囊材料。通过改变芯材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探讨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中O/W乳化液的相稳定性,并采用SEM, FT-IR,粒度分析仪和DSC对微胶囊的形态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芯材增大O/W乳化液的相稳定性下降,微胶囊数量平均粒径和体积平均粒径均减小,当芯材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 Core/Shell)为1.5:1时,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平均粒径为3.6μm,相变焓为98.6 MJ/mg。  相似文献   

14.
脲醛树脂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涛  张光业 《塑料工业》2015,(2):73-76,98
以脲醛树脂为壁材,以被苯甲醇稀释后的E-44环氧树脂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E-44环氧树脂自修复微胶囊。探讨了不同的乳化剂对环氧树脂乳化的影响,观察了微胶囊的形成过程;并对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热稳定性和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乳化剂可以良好地乳化稀释后的E-44环氧树脂,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的圆形,表面粗燥,粒径分布小,平均粒径为232.884μm,壁厚为3μm,热稳定温度为248℃,成功制备了脲醛树脂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pH、复凝聚反应时间、芯壳比、交联剂用量等对微胶囊包覆率及包覆效率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组成及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pH=4.5,复凝聚反应时间20 min,芯壳比1.5∶1,交联剂用量2 m L)制备出的微胶囊粒径2030μm之间,包覆率为52.84%,包覆效率为56.27%。壳聚糖/阿拉伯胶壁材对石蜡起到保护作用,使其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金铉镇 《中国橡胶》2014,(16):11-12
研究中采用了正十八烷石蜡相变材料(PCM)芯材,密胺树脂作为囊壁材料,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成微胶囊材料。通过改变芯材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探讨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中O/W乳化液的相稳定性,并采用SEM,FT-IR,粒度分析仪和DSC对微胶囊的形态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芯材增大O/W乳化液的相稳定性下降,微胶囊数量平均粒径和体积平均粒径均减小,当芯材和囊壁材料的质量比(Core/Shell)为1.5∶1时,微胶囊表面光滑致密,平均粒径为3.6μm,相变焓为98.6 MJ/mg。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开发了一种以蓝风铃香精为芯材,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三乙醇胺为壁材单体的芳香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分别表征了芳香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研究了乳化剂种类、芯材和壁材比例对于微胶囊工艺的影响,得到了优选工艺,粒径分布分析(DLS)测试表明其D50粒径为2.694μ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相似文献   

18.
以紫胶树脂铵盐为壁材,红霉素为芯材,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了红霉素-紫胶树脂铵盐微胶囊,采用SEM、DSC、FTIR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紫胶树脂铵盐为壁材的微球表面光滑致密、形态圆整,粒度分布较为均匀,酸化过程中部分紫胶树脂铵盐在微球表面析出,形成致密的树脂膜对芯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芯材与壁材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对微胶囊载药率和模拟条件下体胃和体肠环境目标药物释放特性的研究表明,微胶囊载药率为1. 19%,在模拟体胃环境中,70 min内,红霉素释放量仅为载药率的2. 07%;模拟体肠环境中,微胶囊能够在10~120 min内实现红霉素药物的均匀释放,累积释放量达到79. 75%。可见,紫胶树脂铵盐在亲水性肠溶性药物包衣材料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石蜡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pH、复凝聚反应时间、芯壳比、交联剂用量等对微胶囊包覆率及包覆效率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组成及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pH=4.5,复凝聚反应时间20 min,芯壳比1.5∶1,交联剂用量2 m L)制备出的微胶囊粒径20~30μm之间,包覆率为52.84%,包覆效率为56.27%。壳聚糖/阿拉伯胶壁材对石蜡起到保护作用,使其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次以乙摹纤维素为壁材,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得艾叶粉水溶液微胶囊.正交实验得出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基纤维索:芯材:乙酸乙酯:水相=1:2.5:13:130(质量比),搅拌速度:1500 r/min,乳化时间:15 mim,水油两相混合搅拌时间:10 min.通过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微胶囊固体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好,粒径在20~200 μm范围内.实验制得微胶囊最大载药量为48.07%,具有良好的包覆效果.透析缓释实验表明,微胶囊在37.0℃恒温生理盐水浸泡60 h后,仍有艾叶药理活性成分存在,较好地延长了储藏时间和药物有效作用时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