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都位于地震烈度?度以上的高危险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软硬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也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城市对灾害具有放大效应.而且城市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灾害的放大效应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王莉萍 《中州建设》2006,(12):22-23
由于诸多非理性因素.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华而不实的城市广场。弃之如敝屣的老城区原有建筑物等.像一块块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深深烙在城市发展的记忆中。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发展阶段的制约性.经验与参照系的缺乏上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寻找借口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城市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创新或衰落的源泉么? 城市生活方式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吗?环境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吗?人们很可能从有关城市问题最寻常的阐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高层住宅让人疏远.城市中心富有生气.绿色空间使人放松.大城市充满了默默无闻的人.邻里营造了识别性.贫民窟制造了犯罪.新城创造了社会安定.等等。  相似文献   

4.
河北教育出版社期望建筑达到基地规划要求允许的容积率.是在满足自己空间需要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从经济出发的考虑。然而.对出版社自用以外的建筑面积的使用策划便转化为建筑设计的问题,同时也触及到建筑与城市关系:私有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是如何界定?哪些空间是可能提供给城市?哪些空间可以向城市开放?采用何种形式?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分野在哪里?如何给综合楼定义?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城市景观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几乎所有城市的景观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变化中有些有价值以及尚未未得及认识其价值的独特景观遭到了破坏,耸立起来的是千篇一律的西方发达国家式的高楼.金碧辉煌的假古董民族建筑及海市蜃楼般的大广场.大住宅区……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是美的?显然我们这个曾经创造过人类伟大文明的民族.在城市景观的追求上,似乎正面临着审美标准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夜亮就美吗?月亮呢?星星呢?神秘呢?我们需要美丽的城市之夜.但需悠着点儿.有钱可以干.没钱,慢点儿干。  相似文献   

7.
《北京规划建设》2007,(6):118-135
随着填海和基建工程不断发展.陆地与海洋、人与大自然之间原有的密切关系逐渐消失。怎样才能平衡我们对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我们可否把握这次机会.发掘出一套创新的城市设计思维模式.令香港成为一个有别于其他世界级城市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亦说 《中州建设》2005,(10):1-1
中国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淮.日前在上海就有关城市建设的话题畅抒己见。他说:“目前,不少城市的建设都在从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向以高端商务区为重点转变.新一轮城市建设在很多地方展开。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城市只属于现在的人们吗?我们到底要给未来留下怎样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在两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近年来长沙市在绿色建筑和两型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探索?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范焱斌。  相似文献   

10.
文静  张友 《中州建设》2006,(2):49-49
近年来,华盛顿特区成了美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地区。作为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其在城市规划和职能上有无中国可借鉴之处?作为联邦政府和联合国所在地之处.华盛顿如何经营城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非专业人士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数字城市具有的与现实城市相似的各种特性和功能。数字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的议题,同时也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宗教等各个领域。作者探讨了这些数字城市概念中涵盖的议题:城市的意识形态、城市结构和功能如何与数字城市找到交汇点?数字城市与实体城市的关系如何?数字城市应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城市对人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些相关联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框架。通过对各种关于数字城市的实现方式、议题和批评进行较全面考察,作者初步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以下三个领域的结合处:实体城市地区,实体城市地区内的居住社区,以及建立信息社会的可能性和障碍(主要有技术障碍.社会经济障碍和意识形态的障碍)。最后,作者论述了这些理论对数字城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欧盟十国乡村社区建设见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时,我们的城市规划师责无旁贷地站到了这场战斗的最前列。因为.在当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规划先行.需要深入研究城市和乡村建设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也是在建设21世纪的城市。事实上.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师已经随着城镇的扩张.有意无意地介入了农村地区的规划,特别是城市郊区的规划。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去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该采取怎样的规划模式把我们的乡村和城市一起建设成为一个健康、和谐、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城市?应该采取怎样的规划政策循序渐进地建设起一个生态文明的乡村社区?  相似文献   

13.
初到的士城市.客人最怕什么?怕陌生。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建筑,陌生的面孔,生疏令人处处加着十二倍的小心和不踏实。长期生活在城市,市民最怕什么?怕不便。生活的不便,工作的不便,休憩的不便.不便令人时时感到久居在城市中尽管忍着十二分的性子还有怨气。这陌生和不便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城市缺少了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14.
对话岳子清     
彭礼孝:为什么中国人在谈到高品质住宅的时候不仅会讨论建筑本身,还会大量考虑城市问题?中国的住宅问题与其他国家的住宅问题相比为何具有更多的城市因素?岳子清:我们讨论的住宅问题一般指城市住宅,尤其是建造在城市扩展区的住宅。原来的城市近郊现在都变成了城市核心区。这些住宅设计项目占地大.周边都是空地.往往是采取内向式布局的封闭社区。现在这些新区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像一个个孤岛并列在一起.还要摆姿态.也不凑近一些。所以说.对于住宅的城市问题我们谈得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跨江而居.南京长江大桥闻名于世.城市将跨江发展.新的城市越江通道应建在哪儿。新的城市越江通道应采用什么形式对南京的跨江发展最为有利?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长江两岸城市发展形势.对新的城市越江通道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座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来说.奥运建筑会对北京城市形象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奥运建筑的建成是否会改变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度?是否会得到城市居民的认同?在问卷调查中.很多人对北京奥运场馆的选址比较认同.对于奥运建筑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能够采取比较理性的认识态度.显示出城市居民对城市现象的关注以及保护古城风貌的意识,绝大多数人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北京交通状况的担忧。从问卷调查来看,北京具有一座国际化城市的包容性,人们对城市普遍有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商丘撤地设市十年来。昔日的农区小市逐渐出落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和享誉中外的华商之都.农业经济奏凯歌,工业立市创佳绩,城市面貌放异彩.社会和谐人心齐……令人瞩目的商丘成绩是如何创造的?它的背后凝结着商丘干部群众的哪些努力?明天的商丘又将呈现给我们怎样的美好图画?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同志。  相似文献   

18.
吴昊 《建造师》2009,(8):36-42
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才能使城市更美好呢?是建筑,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城市历史,城市管理等.还有最重要的是城市市民的素质.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等,只有这些是美好的,城市才能美好,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9.
丘建栋 《城市建筑》2012,(10):30-31
十多年来.国内大中城市进入了快速化造城运动。开发区、科技园、新区、CBD等字眼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尤其高强度、大规模成片新区的开发模式,越来越受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深圳的前海新区.珠海的横琴新区等。我经常也在思考.城市固然是人类最伟大的杰作.但国内城市的开发模式是不是人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人们对于城市最原始的需求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盛梅 《景观设计》2012,(1):82-87
城市发展是吾意味着自然的衰落?人类与其所栖息的生志环境如何达成和解与其存?这是设计师在参与城市建设工作时,难免会遇到的问题。该项目中.设计者和建造者面对这些问题.寻找着自己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